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军事部类是地方综合年鉴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年鉴军事部类的编纂,笔者就此问题谈点体会。合理设置条目。年鉴条目,要根据分目的内涵与处延及每个行业、每个撰稿单位业务范围的大小来设计。省级军事机关,单位大、级别高,所负责的业务面也广,工作职能比较繁杂,  相似文献   

2.
地方综合年鉴是一地年度信息之总汇。衡量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关键是看其内涵,即看其是否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有效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料。《江阴年鉴》在编纂实践中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结合,重视增强年鉴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特性,多年来年鉴编纂质量保持了稳定。总结这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渭南年鉴》的编纂工作中,十分注重对年鉴框架设计的探讨,逐渐形成了《渭南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一、多体并用,分类系事,简化结构《渭南年鉴》属地方综合年鉴,要综合反映渭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自然等全面情况,其框架设计也体现了多体并用、分类系事的编排原则。在框架总体上采用类目、分目、  相似文献   

4.
《绍兴年鉴》主编鲁孟河《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一文,在对地方综合年鉴质量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基本构想和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新阶段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实记载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年度客观现实。笔者结合湖北省及武汉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年鉴编纂实践认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要根据新  相似文献   

6.
县级综合年鉴是记载县级行政区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年度发展变化,按年度连续出版的综合性、地方性地情工具书,是县域一年的社会缩影,是我国综合年鉴大家族中的基层部分。搞好县级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发行是整个年鉴工作的关键和重点。《弥渡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扬州市年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开拓进取,以打造精品为己任,年鉴事业呈现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08年,全市共有年鉴21种,其中地方综合年鉴8种、专业年鉴9种、企事业年鉴4种,市及各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实现了“满堂红”。2000年,在江苏省第三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选中,《扬州年鉴》获特别荣誉奖。  相似文献   

8.
地方综合年鉴卷首彩页的编辑,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创新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无疑会使地方综合年鉴大为增色。本文根据《江阴年鉴》几年来的编纂实践,围绕如何编辑地方综合年鉴卷首彩页谈点个人看法, 欢迎年鉴界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9.
县市年鉴属地方综合年鉴,基本功能是什么?如何强化?本文就此问题结合《福海年鉴》编纂实践谈些认识,以和同行研讨。一、县市综合年鉴核心功能是服务发展 "服务发展"这一功能应当说为各类年鉴所共有,作为地方综合年鉴的县市年鉴,应当更突出,成为诸多功能的核心。对此可从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避免资料重复混杂,是地方综合年鉴编写中的一个基本要求,然而实际操作起来,这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由于县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指导把关不力,编纂者缺乏对于年鉴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容易受到某些想当然因素的驱使,因此,县级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资料重复混杂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年鉴编纂对于武警部队广大编史人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新兴的武警年鉴在编纂中既要按照年鉴的固有特点和地方年鉴的一般要求不断规范,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和武警特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叶少刚、王东晖《试论电视年鉴》一文,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的编纂实践,从电视年鉴的界定和内涵、电视年鉴的属性及特点、电视年鉴的栏目及内容、电视年鉴的编纂及要求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电视年鉴的特点与规律、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编纂年鉴贵在创新,而年鉴创新又贵在坚持个性化,即正确把握和准确体现特色。对于县市级年鉴而言,如何遴选、突显地方特色,从而赋予它强烈的个性化特质,这是年鉴工作者在年鉴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编纂2003年卷《靖江年鉴》的过程中,我们就此作了初步尝试,现将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为地方综合年鉴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则对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提出了新要求;全国新一轮志书的全面启动,使地方综合年鉴工作遇到了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应对?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4):I0004-I0004
《哈尔滨年鉴》1987年创刊。二十多年来,《哈尔滨年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编纂思想,力求准确把握城市综合年鉴的定位,正确处理规范和创新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框架,努力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哈尔滨年鉴》的整体编纂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在首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特等奖暨亿利达杯。1999年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一等奖。是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16.
在年鉴学理论著作中,我们将年鉴定义为:汇集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那么,在年鉴中收录富有信息价值的早期历史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综述,以鉴今世,以启后人,这样的栏目,是不是突破了以往的年鉴编纂原则?是不是有现实意义?是不是对我们的年鉴工作有借鉴作用呢?让我们走笔于《中国建筑业年鉴》的“史料”栏目后,再做结论吧。  相似文献   

17.
上海《宝山年鉴》副主编胡新力《地方综合年鉴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思考》一文,根据其多年从事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对地方综合年鉴的出版动机、读者对象、市场判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摘,这一样式应该是地方综合年鉴很有用的体裁之一,然而,目前年鉴中设立文摘栏目的并不多。笔者查阅了在手的近百部2006年卷省市级地方综合年鉴,只有约10%的年鉴设立了文摘栏目。《镇江年鉴》编写文摘栏目已经十年,实践证明,文摘虽然在年鉴中体量小、不起眼,但其作用并不小,如果编得好,也能成为年鉴里的亮点。本文就文摘编写的学习和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我市编纂《江阴年鉴》开始于1993年,到2000年8月,已经出版了8部。在8年的编纂实践中,编纂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编纂质量,还是出书速度,在年鉴界都得到过好评,其中有2部年鉴,荣获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另有2部年鉴,荣获全省评比一等奖和三等奖。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广大年鉴读者对年鉴期望值的日益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各类地情资料书编纂出版呈蓬勃发展之势,地方综合年鉴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省、地(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陆续启动,且编纂面越来越广,出版数量越来越多,成为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之后的又一类地情资料书籍。一批批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