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红梅 《学术探索》2003,3(10):91-93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潮流。邓小平时刻关注着世界形势的发展,本文围绕着他对发展主题的全新认识,阐明他的发展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它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总特征、总潮流、总趋势,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两股伟大潮流,体现了国际关系体系发展的总方向和根本性质。和平与发展这两股时代潮流决定着世界命运,人类不可能在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中生存和发展,也不可能在充满饥饿、经济萧条、贫富悬殊的世界中维护真正的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是当代不同制度国家繁荣昌盛的催化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和平与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3.
任何时代都有时代潮流.时代潮流标示着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势和方向.当今国际社会形势虽然云波诡谲、变幻莫测,但社会主义发展仍是一股汹涌澎湃的世界性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潮流仍在继续发展中,社会主义已经溶入世界性的时代总潮流中,并且在改变着世界.  相似文献   

4.
游仙访道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论是他的心理结构、性格特征,还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除受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之外,都一无例外地要受制于一个时代主要的思想潮流。换言之,一个时代主要的思想潮流必然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无孔不久地渗透到作家的心灵和行为规范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其生活中的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从而构成这个作家一定心理结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唐朝奉道教为国教,道教与皇权两相结合,奉道之士享有优越的政治地位,朝野上下吹拂着浓厚的崇道之风。作为唐代思想主流之一的神仙道教思想不能不影响到李白…  相似文献   

5.
任何时代都有时代潮流。时代潮流决定着世界发展的主流和基本方向 ,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根本影响。处在特定时代之中的社会主义 ,也会受特定时代潮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那么 ,当今时代潮流之中的社会主义有什么变化 ?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当今时代潮流中的社会主义仍在发展2 0世纪后期 ,世界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冷战的结束 ,世界在总体上处于和平格局中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些基本事实说明 ,和…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己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人们在理论求索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不断得到完善。我们认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主观世界改造的进步、理论求索的成就与人格完善的程度,是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本文拟就理论求索与人格完善的双重影响作一分析,以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一,在真理的求索中总是蕴含着对善与美的渴望。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内含着对理想的追求,这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对此曾进行过分析。他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纪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就要着重领会和把握谈话所蕴含的科学的思想路线、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按照他指引的方向,顺应“新全球化时代”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股时代潮流中奋勇前进,促进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刘铭传在台湾的国防建设是台湾近代化道路上重要的一步。他在台湾办防的具体举措,一方面是他国防思想的实践,另一方面又折射着他的国防思想。他的国防思想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潮流。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艺术家,不管他生活于哪个时代,也不管他本人愿意或是不愿意,都无可逃遁地要受到他所处的时代精神的熏陶和制约,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因而,在同一时代产生的众多作品中,往往体现着某种时代的共性。而一个具有较高成就的艺术家却总是不能满足于仅仅表现这种共性,而是努力地有时甚至是执拗地展示和张扬自己的个性。在一部《樵歌》中,我们可明显地看到词人朱敦德创作的两重性:一方面,他受当时的时代精神和词坛风气的影响,而发出一种雷同的歌唱;另一方面,他又受自己的生活、气质、思想、修养…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创作渗透着“类意识”,这种“类意识”有着特定的内容。“类意识”主导着沈从文的创作,这是他契合世界文学发展潮流超越时代,超越一般中国现代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沈从文的“类意识”的确立来自于五四新文化人道主义思想影响,得力于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另外又得力于他对人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是在流浪公演的过程中,田汉认识到民众在阶级斗争年代的现实需要和观剧期待,转而冷静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创作配合现实斗争的话剧作品。从首期公演的“民众之声不能不听”,到第二期公演的“我们的叙事诗时代要来了”,再到第三期公演“自觉我们对于时代的使命”,田汉每次呼喊的背后都是对民众需要和时代形势的考量。他的浪漫诗性也终究在理性现实面前得以纠偏,其剧作现实主义特征的强化促使他更加靠近民众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12.
艾青是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有良知的中国人,他的人生走向就是要为时代和民族做些什么,所以其诗论也就很鲜明地体现着他的这一人生方向,带有明显的致世实用的色彩。他的诗论紧紧地服务于他的人生的方向,两者有着鲜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和诗人,都是他自己民族的和时代的产儿。他的思想和创作,既是对前代进步的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继承,更要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状况的制约。也就是说,作家所处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政治态度,决定着他对传统文化吸收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着他对同时代的思想和艺术进行取舍的范围与标准。所有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作家特有的世界观。凡是进步的作家,都能站在他生活的时代进步的潮流的前头,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的周作人研究的关注点、言说方式与时代思想、文化潮流保持着密切联系,自有思想史、学术史价值,这变化中又隐含着研究者不变的思维方式与立场.研究者借助研究对象参与到时代思想、文化大潮中,隐含着潜在的政治与事功诉求;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时代转型中,知识分子参与现实的观念、方式几经调整,但舒芜、钱理群的周作人研究始终保留泛政治化特征,体现一代中国学人仍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徘徊.中国学人积极的事功心态和非学术本位的学术观念,在周作人研究中有迹可寻,二者学术研究中隐含的自我社会角色认同的困境与偏颇,体现的乃是一代中国学人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就当前大学生困惑的表现、成因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 一、当前大学生困惑的表现 应该说,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困惑。特别是今天,整个世界处于改革调整潮流之中,各国青年都在上下求索认真地思考着人生、社会、未来,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迷惘和困惑。我们通过在浙江农业大学生中的问卷抽测,广泛地与社会各层次大学生接触、座谈,并在有关部门协助下进行调查研究,把当前大学生的困惑粗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诗人对于诗人的形象,我们较早而强烈的印象来自屈原,他给我们留下了刚正不阿、独立不迁、怀才不遇、上下求索的动人记忆。陶渊明与屈原不同,屈原在天问无对的时代人生悲剧面前,把自己的身躯投进了泪罗江,写下了一首无字的最悲壮的诗;而陶渊明在不得志的人生中返归本真的自然田园生活,在人与自然的无言交流中.产生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恰然与静穆。李白最大的特点是不愿作一个庸人,他狂放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内在地透露出一种盛唐气象。而唐代另一个诗人杜甫,则又是一个“穷年忧黎元…  相似文献   

17.
权威的失误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一股反对科学有益于物质和精神进步的潮流。令人费解的是,这股潮流的中心人物不少是有名望的科学家或权威人士。这里,举例介绍在过去100多年间信口开河发表的专家意见。令人沮丧的是,这股潮流给各个时代  相似文献   

18.
论基督教文化观念对周作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基督教文化观念对周作人的影响高秀芹周作人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存在。他既受到渊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又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洗礼,还与佛教思想结下难以解脱的奇缘。在他身上深深铭刻着第一批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向外求索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这是那...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在其晚年以劳动为本体展开了对社会存在模式的本质性探讨,以期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进行创造性构建。由此,对劳动的分析就在卢卡奇的思想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他的劳动理论中又彰显着不客忽视的人学思想。他在对劳动的揭示中设定着人的那种社会性存在,诠释着人的社会生成,提炼着人生存中的自由指向,探讨着人发展的现实路径。可以说,卢卡奇对劳动理论的思考以及内含着的对人生存的关怀,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匈牙利伟大思想家卢卡奇·捷尔吉(1885——1971)的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论最多、也许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卢卡奇的世界观是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初步形成的,而这是一个思想极其混乱、旧的价值观念沦丧殆尽,新的价值观念尚在艰苦求索中的时期。青年卢卡奇受到当时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影响,其中既有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也有西美尔的文化哲学、麦克斯·韦伯的社会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年中,卢卡奇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资本主义看成是毁灭文化的异化社会,要完全予以否定,与之彻底决裂,然而他丝毫看不到现实的出路。这是一种对世界抱有纯粹空想观念的浪漫的反资本主义。战争爆发后,卢卡奇从德国回到匈牙利,开始参加反战运动。现实促使他去探寻一种能有助于改变世界的哲学。他的目光转向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卢卡奇在中学时代就接触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现在又开始对他们的著作进行细致的钻研。不过,这时在他的思想中黑格尔还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是通过黑格尔的三棱镜来了解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