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它从总体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然而,在异化劳动对其自身的否定过程中,劳动者有意识、有目的提高自身素质技能的活动积极,能动地推进了异化劳动的发展与消亡,使其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自然过程。其中,科技劳动与教育劳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与劳动中创造的艺术,同原始艺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它以浓艳为特点的色彩多重性与以夸张为主的造型多样性昭示出特有的个性与魅力,吸引着人们关注它,探寻它.  相似文献   

3.
诗经《幽风·七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年四季农事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一幅男耕女织的农乐图。它反映了我国奴隶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的农业生产关系及其社会形态,是一首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奇特别致、妙趣横生的生活和劳动的赞歌。过去不少注家由于受“  相似文献   

4.
古代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童谣扎根于民众的土壤,就必然和民众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在古代童谣里也反映着劳动人民受压迫图反抗的生活。换言之,劳动民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也就决定了童谣的鲜明的战斗性。这部分古代童谣,一般地已经超越了只在孩童之间流传的范围,它也在成人之间传播。有一些已经难以分辨童谣与民谣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所依赖的概念,诸如生产、劳动、价值等,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批判的效力,因为这些概念依旧没能突破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从而陷入了生产、劳动的意识形态镜像之中.因此,鲍德里亚对劳动力、劳动二重性、劳动与自然、劳动与需要、劳动与自由、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展开了系统的批判.鲍德里亚误解马克思的根源主要在于:一是缺乏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存在论内涵的准确把握,二是忽视了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批判维度,三是混淆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这使他最终在革命路线上走向消极的象征交换理论,即采用"暴死"的方式来抵抗抽象劳动的符号化及其对人的控制.究其根本,是因为鲍德里亚在理论基础上拒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揭示了抽象劳动的形而上学本质以及对人的统治,给出了扬弃这种抽象劳动的科学方案.马克思不仅把劳动理解为改变世界的基础性力量,而且开创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即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会创造出否定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6.
现实美的创造,即人类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直接进行的创造。在本质上,它是人类关于自身生活的创造。它包括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生产劳动——中美的创造(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美化),自然的美化,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的美化等等。人类的历史表明,现实美的创造是人类进行美的创造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领域,轻视和忽视现实美的创  相似文献   

7.
羌族民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羌族人民头脑中形象化反映的产物。它的内容是羌族劳动人民最熟悉和最关切的事物,与他们的思想、观点、道德、习俗、宗教信仰、劳动、斗争等血肉相连。它体现了羌族人民的利益,表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它是历代羌族劳动人民血汗和泪水的结晶和升华,闪烁着羌族别具特色的艺术光辉。  相似文献   

8.
煤矿歌谣是近现代历史时期中国煤矿工人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的韵文作品;是广大矿工劳动状况、生活境遇的客观反映;是他们思想情感、愿望要求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直接表现;是他们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结晶;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信度较强的原生态史料。煤矿歌谣伴随着中国煤矿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它真实记录了中国煤矿工人的心理轨迹、思想感情和斗争精神;表达了他们对当时社会、对职业、对自身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它对于历史学、社会学、行为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中国煤矿歌谣,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煤矿历史的小百科全书,展现出一幅形象的中国煤矿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一词乃是"纯粹之思",它由哲学中提炼而出,又沉淀在感性生活中。同时通过生命实践,或者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将它再现出来。亦即依托哲学性质的"纯粹之思",同时又沐浴在感性生活的光芒之中。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在其根基处是"知行合一"的,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现更是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是以全部的生命实践形式来展示自身的。  相似文献   

10.
"新文人画"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它是转型期文化中的一个比较特殊而矛盾的复杂案例。其"新"主要表现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半个文人画家对理想之美、生活之趣、时代气息的不倦追求。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较多的艺术手法,概括了从周代初年到春秋战国中叶五百年间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和各阶级、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在《诗经》中《国风》的成就最高。它多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宋代的朱熹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诗集传》序)十五《国风》从不同的角度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出于里巷由群众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把劳动生活和爱情生活自然  相似文献   

12.
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式,它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无论是复调性或是主调性多声部音乐都始发于民间,它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某些人的创造,它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劳动、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一文学创作也是一种劳动;既然如此,它就必须符合人类一般劳动的规律,即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主观的合目的与客观的合规律的统一。但是,文学创作又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它与人类的一般劳动——这里指物质的劳动——有着明显的不同。物质的劳动要求群体性,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劳动将无法进行。它又有强烈的目的性,即劳动是为了直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且这劳动目的是外在于劳动过程的,即目的必须在观念中先期完成,继之组织、检验、控制整个劳动过程。这样,劳动过程便  相似文献   

14.
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勤俭兴邦,奢侈覆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说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出”就是说俭朴是品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奢侈是万恶之首,也是万恶之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摒弃浮华、…  相似文献   

15.
人体律动 ,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 ,它是有目的的运动 ,在艺术中 ,它是一种有一定表现力的、有各种韵味的运动。古今中外对人体律动美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人体律动美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它可以强身健体、美化形体 ;抒发情感、调节心理 ;发展动觉、协调身心 ;训练动觉、发展智力 ;团结群体、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物质生产劳动与商业劳动同属于经济范畴。但物质生产劳动与商业劳动相比,它们的对象、性质、任务、劳动的有效成果及其产生的对社会的影响,则各不相同。前者直接使用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决定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社会现象。教育的起源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了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和人类社会一同产生,一同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教育,人类以自己的有意识的劳动积极地改造自然。逐渐地认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人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物化劳动与管理劳动的不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化劳动作为生产的物质要素只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发生关系,而与抽象劳动无关,因而,它只被具体劳动转移价值,与价值形成和增殖无关。管理劳动是发生在共同协作生产全过程的指挥、协调、监督的劳动,它与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一样属于生产劳动,而且是一种高档次、高水平、全局性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为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提供了公平高效的解决机制.然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固有的封闭性、争议主体的特定性极易诱使当事双方相互串通,提起虚假劳动仲裁,侵害案外人的正当权益.在劳动仲裁视域下,探讨案外人救济路径的选择,首先要对现有救济模式进行可行性梳理.仲裁框架内的司法审查机制立法薄弱、缺乏可借鉴性,诉讼法框架内的另行起诉制度易造成执行依据的抵牾,再审制度启动门槛畸高,案外人异议之诉救济力度有限,而第三人撤销之诉在立法理念、制度衔接等方面都与劳动仲裁中案外人权益保障的需求更为契合,由此构建劳动仲裁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无疑是回应这一现实难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20.
劳动经济效益就是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效益。它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劳动生产率、劳动效益和工资效益。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劳动生产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提高企业劳动经济效益,是发展企业生产,增强企业活力,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现实基础,也是企业劳动管理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下面对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