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托收方式下买卖双方的履约行为依赖双方之间的商业信用,买卖双方就防范一方的故意或非故意的行为导致的钱、货两空的风险成为结算过程中重要工作。付款交单与承兑交单面临的风险不同,所以两者的风险防范工作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前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主要采用电汇、信用证、托收等三种结算方式。研究出口商在这三种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对于出口商能否安全收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舶出口企业结算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因其风险可能会给交易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三种常用的结算方式为汇付、托收和信用证,我国船舶出口企业使用结算方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因,应注意防范结算风险。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下,船舶出口企业要将多种结算方式结合使用,并大胆采用新型国际结算工具———福费廷和国际保理,以此更好地规避结算风险,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结算方式虽然较汇付和托收的风险程度小,但在它的使用中仍然存在着故意的风险和非故意的风险。为此,信用证有关当事人还是应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工作,以免给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汇付和托收等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出口企业在当前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贸易格局中应该增强竞争意识,通过灵活运用结算方式、综合运用结算方式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采用保理和投保商业信用险来转移或降低收汇风险,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之一是企业间相互拖欠形成的债务链。究其原因,固然由社会多年积累曲深层矛盾所造成,有待社会的综合治理;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清算中介的银行,也存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相互拖欠提供了方便。现根据我的调查,就几种常用的结算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想法:一、托收承付对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银行应行使监督与管理权。可有些银行来严格执行拒付审批制度,致使无理拒付情况大量存在。据对我市某行分理处所做调查,该处结算柜上半年发出托收承付凭证1368…  相似文献   

7.
从外贸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结算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信用风险和货币风险及其产生的后果,指出运用有理有效的预测方法对未来风险及其事故、后果进行科学预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最后从风险控制工具和风险财务工具等方面,提出了外贸企业应根据贸易伙伴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建立及时有效的预报系统,根据客户资信的实时状况选择D/P托收、信用证或银行保函等恰当的结算方式,充分利用保险制度和银行的融资功能等,以防范国际贸易结算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指国际间因商品交换而发生的、以货款为主要内容的债权债务的清算方式。不同支付方式有不同的支付时间、地点和方法。不同的支付方式对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不相同。现有的结算方式中最基本的:汇款、托收、信用证。还有一些延伸的结算方式,如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应从贸易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出发,用综合结算方式,从而促成进出口商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从外贸企业的角度 ,分析了国际贸易结算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信用风险和货币风险及其产生的后果 ,指出运用有理有效的预测方法对未来风险及其事故、后果进行科学预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最后从风险控制工具和风险财务工具等方面 ,提出了外贸企业应根据贸易伙伴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建立及时有效的预报系统 ,根据客户资信的实时状况选择D/P托收、信用证或银行保函等恰当的结算方式 ,充分利用保险制度和银行的融资功能等 ,以防范国际贸易结算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0.
国际商会最新颁布实施的UCP600明确了"相符交单"是指与信用证条款、本惯例的相关适用条款以及国际标准银行实务一致的交单。与UCP500相比,UCP600在审单标准上出现了宽松化的趋向,通过对UCP600相关条款的具体解析,论证了这种变化趋势并对制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了解UCP600关于"相符交单"的具体规定,有助于熟练掌握和运用UCP600,以利于在国际贸易中合理利用规则与减少结算风险。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结算工具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信用证采取的是纯粹的单据交易方式,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为了防范这些欺诈的发生,出口商和进口商以及银行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KD银行大连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指出目前该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信贷风险测量、信贷风险管理等,提出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风险意识等策略,提高大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亚洲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衍生品是在国际金融市场正新兴的一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品可以改变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使信用风险走向市场,减少风险集中度。但亚洲目前由于存在缺乏信用信息,金融法规不健全,缺乏债务交易的二级市场等问题,限制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信用衍生品市场在亚洲必定能迅速发展以促进亚洲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有日益加剧的倾向。在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日趋量化、系统化、信息化、动态化、综合化和法制化的新趋势下,我国很有必要从中汲取先进经验,开发出适用于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并着力于拓宽征信渠道、健全信用管理机构、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对风险的系统管理 ,体现在观念、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上 ;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上也明显落后 ,如VAR方法、信用风险模型和RAROC的使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趋势是量化管理和国际监管。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参照国际监管标准 ,加紧建设内部评级体系 ,发展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 ,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管理正日趋量化、系统化、信息化、动态化、综合化和法制化,这对我国银行业是一个重要启示。我国在金融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很有必要从此新趋势中汲取先进经验,开发出适用于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并着力于拓宽征信渠道、健全信用管理机构、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构建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消费信用制度作为社会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已超出在传统上只把它作为道德问题看待的范围,它往往牵涉到复杂的经济、法律问题。文章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信贷消费条件太苛刻,信贷消费机会不均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现状;介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国家在消费信贷方面的立法,从个人信用征集法律制度,个人信用评估法律制度,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的法律制度,信用风险救济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方面,对构建我国个人消费信用法律制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立了许多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本文在对这些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依照国情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研究设计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两种极为重要的风险,对它们进行综合的度量和管理是现代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风险整合的重要性,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以RAROC为基础和核心,探索风险综合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健全现代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体系。  相似文献   

20.
出口信用险的风险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口信用险的经营业绩逐年攀升,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出口信用险也暴露出未能完全适应我国商品出口结构改变、风险准备金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出口信用险经营机构应当建立更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发展中小规模业务,分散风险;参考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出口信用险经营模式,允许商业保险公司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同时经营,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注重国际保险业务合作,与国外保险公司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