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前,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政治韬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谐社会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红芳 《理论界》2007,(3):146-147
生态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潮,还是作为以社会主义为终极追求的理论体系,都同实际的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本文力求从实践层面探求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本位的宗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启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构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启示,以及其关于社会运动和改造主体认定的某些思想对增进社会和谐的启示,以期深入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二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填补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空隙。和谐社会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际操作意义,并且深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力量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角度,阐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俊峰 《学术论坛》2006,2(3):134-137
构建和谐社会措施的提出,标志着“和谐社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主义已崭露头角。和谐社会主义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以科学理论和先进政党为指导、追求公平与效率为目标、创建和谐社会为理想的综合体。探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评价与借鉴市场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传统文化中"和谐"理想的现代翻版,而是根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无论从理论内涵、生成语境还是从时代条件、社会形态特质来看,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和谐"理想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都具有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这两种基本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建构和谐社会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根本尺度。由此观之,前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真实的社会和谐状态,开启并推进现代性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亦复如是。和谐社会具有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共产主义实践,就是要解决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引发而其自身不根除的社会冲突的历史运动。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其本质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和谐社会的总体性要求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曹延莉 《理论界》2009,(8):32-3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合理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了人、依靠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从六个方面归纳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内各要素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邱相君 《理论界》2006,2(6):18-20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必要的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和谐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系统的均衡,要求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维持均衡的政治系统,推动实现政治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宪政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维持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概括阐释,并从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中总结出其特点。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客观要求。最后本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的八个重要理论问题:广义上理解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狭义上理解和谐社会有利于人们自觉从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两个层次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和外在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共同点,但各有特点,从概念来看,科学发展观更适合于作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概念;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作为一个突破口或切入点;可以把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区分为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两大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必然联系。本文认为,理论界深入研究上述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立强 《南方论刊》2006,1(3):13-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概括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西方关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的生长土壤。  相似文献   

15.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无论是中国先人还是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根据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底蕴。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理念”和“和谐社会理论”三个最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6.
张举  王伟 《学术论坛》2005,(7):31-34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社会条件,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以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坚持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所采取的应对之策,是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和谐因素的根本途径,更是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必然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特色,和谐社会是特色与和谐的完美结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依据在于: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既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问题,又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鸣 《兰州学刊》2006,(1):124-127
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政治文明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当前国内理论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