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白与谢安     
李白十分推崇谢安,诗文中出现次数很多,因为谢安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李白与谢安的气质相似,人生态度也有相似之处,生活理想也很相似。隐居待时、功成身退,是李白仰慕的政治理想;狂傲自负、志存高远、不慕荣华是李白钦佩谢安的另一方面。然而,谢安既有政治才能,又有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和特殊地位,建立了盖世奇功。李白富有政治热情而无政治才能,也缺乏政治家的素质;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但不幸的经历却成就了世界级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李白一生热衷于政治,迫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始终在奋斗和失败中生活.一生都处在痛苦和幽愤之中.可以说李白的一生,就是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悲剧的一生.李白顽强而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是在追求自己的特殊价值和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西京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开元、天宝时代,唐玄宗每隔一段时间,要来洛阳居住办公,朝廷大臣都要随驾前往,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国家重大的政令,都是在洛阳举行和发布的。如开元二十三年春,唐玄宗在洛阳亲耕籍田,发布大赦令,下诏在洛阳举行科举和制举等活动。而这些重要的史实,却被一些李白研究者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特别重视李白的长安之行,而对其洛阳之行未能深入研究,我认为,李白在开元年问的第一次入京,不应是西京长安,而应是东京洛阳。他生平的第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前后入洛阳欲历抵卿相、游说人主、献赋朝廷的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李白待诏翰林的学术观点上,现在通行的关于推荐李白的人皆不可信,真正发现李白并招之入宫的是唐玄宗;李白出宫的原因是唐玄宗对李白了解以后审时度势的安排,这也不失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5.
盛唐是自我意识普遍觉醒的时代.李白的思想、性格及其家族的漂泊经历对李白所具有的自我实现的生命力量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政治上的被遗弃感和失落感、世无知音的孤独感、家族出身所致的出仕艰难,使李白的孤独体验深刻而独特.李白诗歌对时代精神进行了情感化、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  相似文献   

6.
论女性与李白的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李白与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关系进行了情感分析、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和评价,认为在李白诗作中,许多美女形象是表达政治之恋的喻指符号;礼赞女性美质也大多是政治理想失落后得到的一种心理补偿,李白的“赠内”诗表现了他对爱情的珍视,即使是对婚外性爱的表现,也是为了求得精神的慰藉,而“宫怨”“闺怨”诗更蕴含着沉重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一提到李白,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将他归为诗人,并且给其戴上了一顶顶诗人的桂冠,诸如“诗仙”、“大诗人”、“千古诗人之冠”等等。但是,据笔者对李白生平的研究却发现,李白本人从不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诗人,更不以自己是一位诗人而引以为荣。李白一向具有远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8.
从李白不同时期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出发,对李白政治思想的主导因素作了分析与考察。指出在蜀中时期,李白的政治思想表现为“杂”与“稚”,三十岁左右逐渐确立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在以后大半生的经历中,他都致力于实践这一理想目标。李白复杂的政治思想在发展中也经历了变化,但始终以儒家因素作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李白发表有关他的文学思想的作品不多,并且大都比较零碎。从他的《古风·其一》和孟的《本事诗·高逸》的记载来看,李白推崇《诗经》,而贬抑汉魏以来的诗赋,表现了他文学思想中浓厚的复古色彩。究其原因,一是李白在特定场合下发表的言论,带有片面性;再则是受当时政治措施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谪仙"自我,是李白蓄谋深远的一种"政治"策略。李白自身的个性特点,原本就极易产生精神偏执的病症,而其硬要往政治上发展的人生定位,使其生成了越是走不通政治而越是要走的精神偏执。"谪仙自我"的自我设计和角色错位,则助长了他的精神偏执和人性扭曲。"谪仙"自视,这种宗教情感的支撑,让李白始终感到自己有一种超人的伟力,也进入了仿佛一夜卿相的政治迷幻。因此,诗人天马行空的狂狷,独来独往的漂寓,加之其诗神异浪漫的色彩,则将其"谪仙"身份演绎得恰如其分、真实而生动,也使其诗人的浪漫天真具有悲剧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诗人李贺才华过人,短暂一生却写了二百四十多篇诗歌.传说他的死是因为上帝爱他的才华,所以召他上天.这使得人们对他的早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读他的诗歌,并从中透视诗人的早亡.  相似文献   

12.
从《归田诗话》看,瞿佑因早年耽于诗歌学习而形成了良好的诗学素养。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流露出明显的炫才意识,将自己的诗学素养在小说中做了不遗余力的展示,从而使《剪灯新话》成为“有诗、有歌、有词”的“诗文小说”代表作,并使其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带有浓郁的自况意味。就题材而言,《剪灯新话》多“依红偎翠”之作,显示出瞿佑尚真主情乃至带有浓郁俗艳色彩的文学观念,而这与杨维桢在文学上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陆机在其父丧后,与众兄弟分领父兵.从治所乐乡接受使命出发,向西到信陵担任品级较低的牙门将一职.陆机之所以能够"播名上京",完全是因为他勤学十年积累的才学和表现出来的文学天赋.当时的朝廷重臣张华虽然与陆机并未蒙面,但已经为其文才折服而为之延誉.陆机于太熙末年接受杨骏征召担任太府祭酒一职而人洛,此时始访张华.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唐文学的研究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专题研究中,可谓佳作如林,然而人们对于一生经历了整个中唐,且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中唐诗人王涯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王涯的政治作为和文学活动的研究,让读者对王涯在中唐政治和文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有更新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蜂的代表。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师,雕塑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的线索,可以概括成为英雄气概磨难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他是杰出的画家,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他的建筑设计的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也显现出超人的才华。这位不倦的艺匠一生创作了无数杰作。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能够在史学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与他有着良好的史才是密不可分的。他既把史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更是当成一种责任,积极求是,敢于求真;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他有着出众的理论素养和对历史问题的洞察力;他具有较强的驾驭史料与表述史实的能力和才智。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于1928年执政东北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坚信国家富强之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他多次捐出私产,倾力发展大学教育。在张学良主办大学教育、推动东北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他吸引人才、厚待人才、重用人才之观念,他的努力最终使得东北大学这一地方大学在30年代初跻身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分析张学良的人才观念,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教育振兴东北的爱国爱乡情怀,并冀图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淹“才尽”之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郎才尽”与江淹自己宣布的一个梦有关,其时在建武四年(497),正当齐代政局发生变化、王融政变失败、萧鸾独揽朝纲大开杀戒之后。江淹此时表示要淡出文坛无非是为了降低知名度,远祸全身;同时也可以体面地解释自己创作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被公认为“大器晚成”的作家 ,他不为人知的早期杰作《鸡鸭名家》证明这是个误解。他“晚成”于 2 0世纪 80年代 ,仅仅是由于特殊的时代。然而他又并没有像大部分同时代作家那样被时代“耽误”,反而创作力勃发 ,这是由于他特殊的性格、学识、立场以及艺术天赋。也正是这一切 ,决定了他生趣盎然的大写意风俗画的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的变法涵涉诸多方面,而其注重对人才培养作为其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安石重视人才储备,提出"教、养、取、任"的人才培养观,同时在变法活动中大力倡导兴学校、"一道德"、改科举,为其变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