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东北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作为新型现代化产业组织形式,是实现自主创新的载体,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扩散;自主创新是保证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东北三省作为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出现了以经济整体滑坡为特征的"东北现象",但东北三省制造业仍存在着相对发展优势。在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国内各省市的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差、企业研发能力弱是东北三省制造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因此,东北三省制造业必须采取政府干预式与原发式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人员和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产出能力不断提高、环境逐步优化,但还存在着缺乏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科技基础支撑能力弱、地区壁垒的制约与限制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重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等促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应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困境,而基础研究能力仍然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未健全和创新环境有待优化是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国制造业要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切实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但是就产业层次而言,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两大支柱行业,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这两大行业的R&D强度以及增加值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高技术产业技术产出水平(AI值)的下降。目前这两个行业正处在由组装加工阶段向自主创新引导的技术追赶阶段跨越的过渡期,自主创新是这两大支柱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杜晓静 《河北学刊》2014,(3):216-219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和提升盈利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进程中,面临信息化水平不高、人才供应不足、产业集中度低和创新能力弱的制约。为了推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河北省应从观念变革、政策引导、资源投入等七个方面着手,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激励方式的国内外现状比较分析发现,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各国政府发挥的作用较大,包括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实施产权保护、发展创新型集群产业等。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制造业也应在上述方面作出努力,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制造业自主创新激励方式的国内外现状比较分析发现,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各国政府发挥的作用较大,包括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实施产权保护、发展创新型集群产业等。借鉴国外经验,中国制造业也应在上述方面作出努力,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来自广东省336家制造型企业的调研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企业特征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柔性、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偏好、创新声誉,以及内部技术能力对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不同规模的企业,其自主创新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Rn指标、Gi系数和θi指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大部分产业为高度集聚、少部分产业为中等集聚,集聚化程度不断加剧,且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环渤海地区;集聚化程度加剧是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历史产业基础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但是,从经济运行尤其是工业运行的实际状况看,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仍然是制约济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运用山东省三大城市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济南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做一客观分析,并从中探讨加快济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体,因此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宜的自主创新动态联盟,是中小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分析,但是对于三者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则缺乏深刻认识。本文以科技企业为例,通过对治理环境、治理机制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作用模型,并提出基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科技企业治理机制设计应该与治理环境相适应,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在企业内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14.
技术引进必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内生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过程,并受经济系统相关因素的影响。辽宁作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努力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以河北省3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17年度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突变级数找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使用耦合度考查科研创新强度、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激励动力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分析三因素及其协同效应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的关键要素是科研创新强度,科研创新强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经营管理能力与创新激励动力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协同创新能更好地整合协调创新资源,最大化强化创新成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江苏省江阴市598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匹配江阴市制造业企业创新问卷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依次检验行业竞争加剧对整体层面企业协同创新,产品、工艺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三类协同创新意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加剧对竞争性企业协同创新意愿存在U型非线性影响;从国别属性、合作方式两方面分别细分产品、工艺协同创新;从合作对象在创新链的上、中、下游位置细分科技成果转化,发现这种非线性影响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其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建设。长三角苏、浙、沪三个制造业强省在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资源保护三方面各有千秋,而要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三地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消除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共同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FDI与浙江自主创新: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就FDI对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FDI促进了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FDI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受到行业本身性质(如行业技术密集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选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2000~2012年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五项指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趋势和国际对比及排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历年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较低,同时国际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后。针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形成和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人力资本、R&D投入对自主创新的不同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受教育程度、高管技术背景、高管工作经验、高管平均年龄等企业人力资本与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研发资金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人力资本驱动创新产出的有效性大于研发投入的作用;(2)非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R&D驱动自主创新的有效性比国有企业更有影响力;(3)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存在1-2年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