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 关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从1956年起至1973年的18年间。这种说法是指1955年日本完成战后恢复工作后,实际上从1956年进入高速增长,至1973年底高速增长结束。  相似文献   

2.
阎莉 《日本研究》1999,(4):24-28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日本高科技的支撑,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据统计,日本在1953~1971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比例是:资本占23.8%,劳动力占21%,技术进步占55.2%。日本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对经济高速增长贡献程度之高,主要缘于日本特有的科技发展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政策。日本的科技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有明显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一、民间企业主导型的科技开发体制是日本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日本战后确立并实施的科研开发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是民间企业主导…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近年来增长缓慢据美国《亚洲纵览》杂志1996年第1期报道,从1994年初开始,日本经济开始逐渐恢复元气,但其经济增长率仍呈缓慢上升的态势。与1991年相比。日本1995年的经济增长率仅增长了0.2%,通货膨胀率也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日本仍没有...  相似文献   

4.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是所有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世界强国据以确立其国际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和作用的基础。本文从定量测定方面对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行研究。选定资源、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科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军事能力、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和外交能力8个方面共85个指标,选择1970、1980和1990三个时点,并同世界17个主要国家进行对比。从静态看,我国综合国力位居第10,从动态上看,我国在20年间位次虽未前移,但同前9位国家的差距已日渐缩小。  相似文献   

5.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间接金融结构分析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高平在战后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里,日本企业的融资方式以间接金融为主,依靠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日本资本市场不发达,直接金融工具少,这是日本金融战略人为倾斜于间接金融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官主导,还是民主导?──日本经济奇迹成因两部重要论著评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张光战后日本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堪称奇迹。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特别是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形成及其新发展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制定于 80年代初期。它是战后日本科技战略的第二次战略选择 ,是考察战后日本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战后以来 ,日本一直注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战后初期 ,日本在科技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欧美 ,为了缩短与欧美之间的差距 ,日本利用“后进国”优势 ,积极推行独具特色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 ,大力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 ,从而大大缩短了与欧美国家间的科技差距 ,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使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 80年代后 ,日…  相似文献   

8.
从不良债权的处理看日本经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日本政府的观点较为积极和乐观。小渊首相在1999年初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将1999年定为“日本的重建元年”,承诺政府将努力恢复景气,实现0.5%的正增长,同时他也呼吁国民要从“严重的悲观主义”转向“建设性的乐观主义”。直属于首相的智囊团“经济战略会议”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描绘了两幅图画:一种是通过彻底清算泡沫经济后遗症和大胆进行结构改革,两年内日本就可能走上自律增长的轨道,1999—2002年的增长率依次为0.5%、1.5%、2%和2.5%;另一种是若结构改革实施不力,日本经济可能出现长期停滞,在1999年以后的数年间,日本经…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研究三十年金明善一、概况:三十年的科研成果从1964年至1994年的三十年间,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先后有十六位同志从事过日本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八位同志已退休或调任其他岗位,现在经济研究室工作的有八位同志(教授一名,副研究员四名,助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日本经济困境探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李晓田中景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因“泡沫经济”破灭陷入衰退后,到1996年才开始出现好转,但其增长仍然很不稳定。历时如此之长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发生在战后曾以经济增长“优等生”著称的日本,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过去30年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性打击的日本现已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从1966年至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2.3%的速度增长,是同时期所有工业国中增长率最高的。在1973至1978年期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一番,成为自由世界中第二个最繁荣的国家。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生产率的提高。据日本人估计,1960—1979年的20年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提高8.2%,比同期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高出一倍半或两倍。要搞清为什么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会有如此非凡  相似文献   

12.
边恕 《日本研究》2008,(3):36-40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经济经历了十多年的低速增长或停滞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在此期间宏观经济在低水平上表现出周期性循环的特征。国民经济各部门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表明,各部门贡献度的此消彼长削弱了经济的恢复力度。财政政策的动摇不定及金融政策的失误都对日本经济摆脱低迷状态造成了负面影响,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难以复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阎莉 《日本研究》2002,(4):31-36
战后日本经济是在“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下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石油危机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日本政府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转向独创性的和基础性的科学技术研究上 ,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基础结构 ,以振兴日本经济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经济走向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研究日本“科技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日本“科技立国”道路选择的成因   1、经济发展原动力要素的…  相似文献   

14.
1955年体制与日本经济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宋绍英1993年8月,日本非自由民主党的8党派联合成立了新的内阁,这意味着维持了38年的自民党一党执政的所谓1955年体制的结束,成为战后日本政治史的一个转折。而正是在这个体制下,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其失衡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其失衡的原因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侯庆轩战后,日本的地区经济同其整个经济一样,经过了战后恢复、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的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虽然也出现过地区间差距相对缩小的局面,但是更多的是地区间差距长期呈扩大趋势,从而给日本经济带...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在恢复经济发展与实施“高速增长”计划时期,不但面临着国内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亦承受着来自外部的一些经济压力。其中支付战争赔偿便是日本无法迥避,而又必须着力处理的重大课题。令人惊奇的是,经过20年间的努力,日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对东南亚有关国家的战争赔偿,反而奇迹般地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人瞩目的经济大国。本文拟从战争赔偿与“赔偿景气”这一新的角度,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作一截面性探讨,以期引发研究之趣旨。  相似文献   

17.
均衡增长与政策选择——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项考察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莽景石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的发展进入了被库兹涅茨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一种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加速趋势。尽管如此,战后日...  相似文献   

18.
亚洲“四小龙”教育及作用的比较[美]保罗·莫里斯导言在1965—1990年间,23个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区快得多,其中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台湾(省)、日本、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的经济增长最为令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演变  日本是最早关心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之一,但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其中的四个问题使日本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关注:一是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市场条件日趋恶化;二是日本把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使资源贫乏的日本对资源需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条约》开始…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业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赶超”国家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战后日本由于成功地实现了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而备受世界各国的称道与瞩目。日本1956一1973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而完全失业率平均仅为1.14%,其中失业率最低的年份仅为0.8%。①由于中日两国存有诸多方面的可比性,尤其当时日本曾经历了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由不发达市场经济向发达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故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就业问题,当前对我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