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苏格拉底的“善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善的原则”是他对“理性原则”的展开和深化。在“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原则中,苏格拉底强调,人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自知无知乃一切真知之始;然后,他又通过灵魂、理念和回忆给人指出了由“无知”到“知”的途径。在苏格拉底看来,这“知”绝不是纯粹的“知”(即关于自然的认识),而是同人的“行”(即德行)相统一的。因为纯粹的  相似文献   

2.
“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美德就是知识”、“要认识你自己”、“美德由教育而来”以及“精神助产术”,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本质、依据及来源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是西方教育理论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思想发展轨迹的源头之一,也是西方教学思想中崇尚辩论→鼓励创新→逻辑推理→科学论证的思想源头之一。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美德与教育的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人与社会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在没有弄清“人”或“人的本性”之前是无法回答的。自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先哲们才开始了对人自身的探讨,尤其是继普罗泰戈拉以后,苏格拉底进一步发挥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将哲学智慧之光照在人身上,明确指出:“认识你自己”,从而唤起了哲学家们对人的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题 一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要求做。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让多年的得力助手给他找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然而半年 过去了,居然没有找到。他的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苏格拉底的病床边沉重地说:“我 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 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 的,差别就在于你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 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请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将这句箴言纳入自己的哲学思想之中,用以解说哲学的使命。它使得哲学在苏格拉底这发生了转向,把哲学对象从自然转向了人和社会,使"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浅层面上得以升华,解决了关于哲学本质的问题。它也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人不能真正认识‘自己’,便不能很好的认识世界"这一真理的深刻内涵,并且也为近代哲学把认识论提升到研究首位提供了理论启发。因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危机的今天,重温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史晋 《社区》2014,(22):54-55
在特尔斐神庙中有一块被称为世界中心的圣石,在上面镂刻着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永远告诫着世人要时刻注意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你能完全做到吗?  相似文献   

7.
主体问题是贯穿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重要的哲学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随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而不断得以深入。人类对于该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从主张主体只是上帝保证下的认识客体面前的消极“沉思者”或“旁观者”的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大陆唯理论的主体观,与认为主体只是认识客体面前的被动“反映者”的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的主体观,到主张主体在认识客体面前是一个积极“能动者”的康德的批判主体观,再到认为主体的认识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结构,在这种动态的发展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达到融合统一的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主体观的演进,从而展现了一条认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8.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整个哲学发展历程的主题。"认识你自己"确立了人类的历史主体性,使哲学能够正确评估人类自己,培养人类的"自我意识",这对哲学和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曾精辟地指出,现代性始终面临着自我确证的任务,因为“现代性即使能够,也不能再从另一时代所提供的模式中借鉴行为的标准,他必须从自己中创造自己的规范。”也就是说,现代性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它的主体自己为自己创造规范并产生价值诉求的过程。这里的“主体”或“自己”,既可以指一个民族、一个群体,也可以指一个个体,过去我们在强调现代性主体的个体性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民族国家和群体的维度,或者说把非个体性的现代性诉求排除在了现代性视野之外。实际上,现代性主体本身即是多元的;同时由于现代性是一个过程,因之它也并不必…  相似文献   

10.
“善”同时是苏格拉底和伽达默尔各自的对话发生的动力和目的,对于“善”的不同理解和态度直接决定了二人不同的对话思想的发生结构。伽达默尔对苏格拉底的对话形式有着诸多继承和发挥,然而前者对于后者的对话思想结构进行了一种奠基性的超越,而且从伽达默尔的角度看,只有在前科学、前理论的生活世界中,以“善良意志”为前提的源始对话的基础上,苏格拉底式的以认识“善”为目的的对话才是可能的,“善的共同体”的实现也才是可能的。此外,二人对于“善”的不同认识也决定了两种对话各自所遵循的内在逻辑结构(形式逻辑与问答逻辑),进而决定着何种对话为一种源始的对话形式。  相似文献   

11.
<周易>这部思想巨著不仅总结了远古人们认识世界的一切哲思理念,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人文色彩.其中"与时偕行"的隐遁思想,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选择,特别是盛唐以退为进的隐逸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革命""国民性"与七斤--《风波》研究视角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致分析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以七斤为代表的村民们的个体意识和思维结构的发达程度 ,可以认为七斤和他的伙伴们不可能有革命的意识和观念 ,批判其麻木、愚昧的“国民劣根性”也失于简单含混。只有摆脱理论框架的束缚 ,贴近小说人物 ,才能准确把握鲁迅关于“立人”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3.
"气"是在西周初期就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独特的理论范畴."气"以其自身独具的内涵和命意昭示了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及其生发赓续、蓬勃旺盛的创造力量.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正由于"气"范畴的产生和发展,才形成中国美学和艺术特有的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才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范畴,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美学精神的途径,也是建构适合我们今天时代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一份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我与地坛》中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是不同于传统观念的,通过为自己活着、为别人活着和超越一般意义上生与死的参透人生的为活着而活着的三种人生境界的叙述,表达了史铁生对于人生、对于精神、对于生存的哲学、宗教层面上的思考与观照,完成了他对上述问题的神性书写。  相似文献   

15.
流行于北美的"TRUE COLORS",是一种集公共关系学、教育学、心理学为一体的学说."TRUE COLORS"是对人们思想行为、举止言行的一种表述,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规范分类.它采取教育--娱乐相结合的模式,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性中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自身的价值.通过"TRUECOLORS"方法,人们可以找到自尊、自爱、自信,不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学说首先是用来修身,维护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其次才是治理国家。世界的残酷和无道使生存而不是救世成为人们的最高理想。庄子哲学为人类个体生命漂泊的灵魂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我们通过解读庄子哲学可以确立新的生存理念、新的人生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贵和”取向与“致和”工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人多寄望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为均贫富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利益的杠杆作用固然必不可少,但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不可或缺。社会和谐的实现,关键在于辨明“贵和”取向与笃行“致和”工夫。“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中国古圣先贤对于“和”的体认,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惟其如此,在“贵和”的价值取向上许多流行的观念实际上是似是而非的。对此不进行一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工夫,和谐社会的建设便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贵和”的取向难免导致“失和”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论老年道德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并顺利进行退休期的角色转换是老年道德社会化的前提,以生养心是老年道德社会化的我向内场,养老、爱老、敬老的家风与国风是老年道德社会化的辐射外场.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菩萨行”既指道德修养行为之本身,又指道德修养之过程,还是道德修养之方法;“菩萨行”主要特征体现为“入世修证重于出世修证”、“利他重于自利”、“中土圣贤即大乘菩萨”;“菩萨行”精神的意义在于它带给整个社会的价值,是一种以失去小我而赢得大我、失去有限而赢得无限、失去有形而赢得神圣的道德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以《论语》为原典,集中分析和讨论了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生死有命"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等人生哲学思想,指出:孔子重视"生"并不意味着忽视"死",强调人之"知生死"就是"知命",即明白"死生有命";面对"求之在天者"而非"求之在我者"的生死问题,人所能做的就是以"践仁"来实现生命的永恒价值,并借此获得对个体生死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