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3月26日,对于宣恩县的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宣恩耍耍”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董兴林老人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名家赴湖北采风团要来对“宣恩耍耍”进行采风,并观摩学习董兴林老人表演的“宣恩耍耍”.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在神州大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决战全面小康压力凸显,在疫情来临的特殊时刻,应有特殊担当,荆州市闻令而动,坚持把宣恩人民的事当自己的事,不断加大对宣恩特色农副产品、旅游景点宣传力度,抓细抓实消费扶贫政策,深入推进两地企业合作,与宣恩人民一道同舟共...  相似文献   

3.
宣恩:庭院经济与联办开发共存彭顺秋为发展庭院经济,造福苗寨侗乡,宣恩民委实行以庭院经济、村级经济为突破口的开发,致富一方,造福千家万户。宣恩县星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自风俗、服饰、语言保持很好的小茅坡营苗寨,又有风雨桥犹存的侗乡。为使他们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名扬四海,香飘万家。远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宣恩知县刘澍(山东昌乐举人)将伍家台茶作为礼品送给施南知府廷毓,廷毓知府又禀奏与乾隆皇帝。于是,伍家台茶“碧翠银毫,献宫庭御案,赞不绝口而得宠”,乾隆赐匾《皇恩宠锡》。由此,“准赐恩禄”而得“贡茶“之美名,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贡茶产地伍家台地处宣恩县城东北16公里处的一脉紫色土山坡之上,总面积约5000亩,海拔700~800米,形成了“贡茶”生长喜温、好湿、耐荫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测定,贡茶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其含硒量为0.305PPM,具有防止癌症、贫血、冠  相似文献   

5.
宣恩县位于鄂西南,是东接大市场和西连大资源的结合部,北倚大三峡,东联江汉大粮仓,背靠大西南。占有长江经济带和三峡建设的优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抢抓机遇,奠定基础 宣恩处于已形成的长江经济发展带和正在兴起的大三峡经济发展带双重拉动的地区。以三斗坪为中心,宣恩正处于半径150公里的辐射圈内、三峡水电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冯万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民族小学校长,土生土长的苗族后裔,能说一口流利的苗语。从宣恩师范毕业后,他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10年前,他回到家乡——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成为该村民族小学的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他坚守在教育第一线,坚持汉苗双语教学,传承苗族文化,搭建起民族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行走宣恩城乡,捧出春意昂扬.2017年春节刚过,宣恩工业园区湖北巴楚风印务、嘉垣实业等企业便以开足马力投入生产,万寨、椒园等乡镇茶农抓紧进行有机茶基地春管,火热的生产景象是宣恩特色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2016年,宣恩县获得恩施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总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个增幅第一名,实现了“十三五”的精彩开局.  相似文献   

8.
正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各族人民30多万人,保留了较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丰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宣恩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半个兰州     
黄河穿经水草丰美、天苍地阔的玛曲草原、碌曲草原和舟曲草原.横跨高高的积石山脉、携带着大通河以及源头无数的小小支流上的气象:石块、格桑花、酥油灯盏、玛尼石、神祇以及鹰的目光,转身向东——将兰州劈为南北两半。与两岸的风光同驻的,则是泛滥蕾源头传说与奇迹的河水,以及羊群般美丽的民众。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新春伊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委、县政府作出创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的决定,并在《宣恩县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全州先行、全省示范、全国典型"的目标,这标志着"美丽乡村"创建在宣恩县被提上重要日程,并以此为重要抓手,掀起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热潮。起步民族民居建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并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  相似文献   

11.
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椒园镇向西,乘车沿着婉蜒曲折的乡村油路向前行驶约7公里处,一股淡淡的茶香迎面扑来,放眼望去是一片葱绿的茶园、别具特色的民居。这里便是宜居村庄——水田坝。水田坝村因地得名,曾以盛产水稻而远近闻名。近年来,水田坝村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和宣恩县、椒园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该村实际,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以打造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距恩施州城45公里,境内海拔呈垂直性差异,国土面积2740平方公里,人口35.5万人,是湖北省12个特困县之一。宣恩县境内农产品"贡品"云集,素有"中国贡  相似文献   

13.
宣恩:全力推进茶叶产业化文/周先旺坚持“四个不动摇”,树立建设贡茶亿元集团的信心和决心宣恩素有“贡茶之乡”的美誉,尤其以“皇恩宠赐”为品牌的贡茶系列,牌子响,名气大,曾经显赫一时。1986年后,我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宣恩县彭家寨旅游景区,坐落于武陵山腹地,土家族的母亲河之酉水河上游,距恩施机场、恩施火车站90公里、宣恩县城70公里. 景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家寨吊脚楼群为核心,以建筑艺术和土家文化为灵魂,以传统村落和旅游为载体,建成了一个活化的、动态的、再生的土家泛博物馆,再现和展示土家人原真的生产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5.
李忠斌  万享明 《民族论坛》2012,(16):63-66,78
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产业对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从理论上探讨武陵山片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性,然后运用实证分析就特色茶产业对宣恩县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宣恩县发展特色富硒茶产业建言建策。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0月31日,在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启动仪式上,一名来自宣恩县的基层民警,作为唯一的个人代表作了感人至深的发言.他就是宣恩县公安局国保大队52岁的土家族大队长——陈刚.14年来,他用一颗真心服务各民族群众,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被各民族群众视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土家族亲人.  相似文献   

17.
乙未年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记者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采访,有幸感受了一次当地少数民族沿袭至今的古老年俗——点路烛。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点路烛的缘故由来,已是语焉不详。只知道在宣恩县内,"点路烛"是多少年来生活在此的各个民族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地处湖北西南部,属武陵山区腹地,县内聚居着汉、土家、回、苗、侗等24个民族,全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6.56%.受历史原因、地理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宣恩县目前仍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尤为艰苦.  相似文献   

19.
坐落在武陵山余脉北麓的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沙道沟镇西南部。彭家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武陵山区土家集落的典型选址,以其美而集中的吊脚楼而享誉华夏。仲春之际,笔者走进彭家寨,领略了其美丽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湖南永州市道县一松树岭惊现石雕群,引得世人议论纷纷,推测不绝。有人认为,它可以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甚至年代更早;有人认为,它与神奇的女书文化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有人认为,它与“三皇五帝”之一舜帝有关,是崩葬之地、祭祀之所;有人认为,它是原始越民族与瑶族关系的文化遗存,等等。一座普通而平常的松树岭,邻近村民眼中的“鬼崽岭”,外界传说中的中国式的“复活节岛”,为何竟变得越来越神秘莫测起来了?近日,笔者冒着寒风冷雨,明知山有“鬼”,偏往“鬼崽岭”,去实地一探究竟。一片苍翠的松树岭车行在古老的永州大地,扑入眼帘的,除了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