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骆玉明 《社区》2012,(17):38-38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中国古代第一份“富豪榜”。“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现的两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灭吴之后,因为还有许多智谋未能用尽。于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换姓,经商聚财,至千金辄散去,世号陶朱公。后人又编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给他做伴,那可是风流倜傥,人生到此无憾矣!  相似文献   

2.
词书编纂在我国原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从中国历史上看,我国从秦汉时代起就有一些学者从事各种类型词书的编纂,是世界上编纂词书最早的国家之一。如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词源词典《释名》,都是在公元前约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之间编成的。在二千年前的历史条件下,这几部最早词书的成就,在中国词典史上曾经写下光辉的一页,留下了丰富的词典学遗产。  相似文献   

3.
我国淡水鱼类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溯至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早期池塘养殖主要是鲤鱼,因鲤鱼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可以在封闭水体中自行繁殖,苗种较易获得.汉代出现的《范蠡养鱼经》是我国古代养鲤技术的集大成者,对鱼池建造、鱼苗种的放养、养殖密度等均有记载.至唐代中期,由于政治避讳,传统养鲤业一时衰落.此后,鲢、鳙、青、草“四大家鱼”及鲮鱼等淡水鱼类养殖兴起,由于古代这些鱼类均不能人工繁殖,它们的苗种主要依靠长江及珠江流域渔民捕捞获得,其苗种培育技术至宋代开始见诸记载,元明时期有较大发展,至清代基本成熟.而野生金鱼最早见于唐代文献,主要产自杭州、嘉兴地区,家养金鱼见于南宋文献,饲养技术至明清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4.
“黄老”思想的起源与吴越战争有很大关系。在思想方面 ,有 16条范蠡的思想为黄老哲学所吸收 ;在历史事件中 ,有 9条史实与黄老思想形成有关。可以断言 ,《黄帝四经》的成书与黄老思想的起源与吴越相争这一历史事件 ,特别是与范蠡的谋略是分不开的。《黄帝四经》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中国智慧集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吴于廑先生所倡导的"整体世界史观",被誉为"世界历史新理论在我国的兴起"。这一整体世界史观的萌生,最早见之于1964年他所著的《时代与世界历史》一文。这在时间上与西方学者提出全球史观如英国学者巴勒克劳夫撰写《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1956年),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1963年),斯塔夫里阿诺斯推出《全球通史》(1970年代初),基本上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以人本学哲学为基础,提出泛神论是不把神与自然的或人的本质区分的哲学理论.泛神论的神不是在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的"具有人格的实体",而是"内在超越的实体". 泛神论是矛盾的.历史上既有把神视为与自然同一的泛神论,也有把神视为与精神同一的泛神论,但它们都是神学的无神论,无神论是泛神论的必然结论.有神论"必然过渡"到泛神论,其理论前提是理智与信仰的关系和宗教异化理论."泛神论是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的本质"的论点表明,费尔巴哈把人视为近代社会和近代哲学的本质.他主张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以神的存在为切入点提出了哲学上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范蠡与文子的师承关系及《文子》一书对范蠡思想的影响是范蠡思想渊源探讨中必须涉及的问题。文子其人的有无、与范蠡的师承关系是否存在、《文子》一书的真伪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 ,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一一进行考证 ,认为 :先秦时存在两个名为“文子”的人 ,可能为范蠡之师的文子在楚平王之时 ;今本《文子》虽经后人改易 ,但它与竹简本《文子》有关 ,不能视之为伪书 ;竹简本《文子》更为可信。所以 ,本文以残存竹简为依据 ,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它与范蠡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尚书》经典中蕴涵丰富的宗教哲学思想,文本所涉天命、鬼神、上帝、群神、神人等与"神"直接相关之思想概念与哲学范畴,是建构《尚书》"人神观"与先秦宗教神学思想体系不可或缺之内容。《尚书》文本论"神"与论"人",既弥漫着强烈的神性意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所论人神关系内容,蕴含天人关系、天神关系和天祖关系,是天、神、祖、人、上帝之间立体融合。《尚书》"人神观"反映了殷周之际思想世界复杂之人神关系图景,体现了"人本"与"神本"并行发展之态势,展示了"人神同构""天民一体""神人不二"与"天人合一"之理论特征,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以"神道设教"和"人道设教"为特质的历史文化思想面相。"神本"向"人本"转向之观点,并非完全真实反映历史发展轨迹与状态。"神本"与"人本"、"神道设教"与"人道设教"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张力中并行发展且互为补充,并成为社会稳定与人心安定的重要教化之道。  相似文献   

9.
《马克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于十三世纪问世后,在欧洲争相传阅和翻印,同时也展开了注释和研究工作。这部记述元代中国的名著,为中国人所知晓却要晚些。据向达先生考证,我国最早介绍马克波罗其人其书的文章,首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三月)映堂居士在《中西闻见录》第21号上发表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距今一百一十多年。经笔者最近查证,在映堂居士一文发表以前,《申报》同治癸酉十二月十三日(1873年10月22日)的第524号上,刊载有求知子撰写的《询意国马君事》。它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提到马克波罗其人其书的文章。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史学同样源远流长。从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春秋》到《清史稿》,各种体裁的史书为我们留下了四千年连续不断的历史记载。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这永远值得我们自豪。但是,中国的旧史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早在北宋王安石就曾批评《春秋》不过是一部“断烂朝报”,因为《春秋》中所记的都只是些朝廷上发生的大小事件罢了。王安石的批评是十分深刻的。戊戍变法以后梁启超对旧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活蚯蚓肉糜以及干蚓粉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对幼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活蚯蚓对鳖有明显的诱食和较好的促长作用,经30d养殖,活蚯蚓组、鲜蚯蚓肉糜组、人工配合饲料组的平均增重率分别为51.59%、49.78%、47.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温室养鳖水质变化和浮游生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水时间的延长,溶氧迅速降低,化学耗氧量和铵态氮浓度迅速增高,浮游植物、轮虫和桡足类的数量逐渐减少,原生动物和枝角类数量急剧增加。水质调控的基本方法是增加温室水体浮游植物的数量,使其保持较高的密度,以生物增氧的方式净化水体。  相似文献   

13.
《汉乐府.有所思》中“拉杂摧烧”当是四个动词连用。拉,折断;杂,乱(使之乱);摧,毁坏;烧,焚烧。全句描绘女子闻所欢负心而断簪毁珠付之一炬的愤激情状。今行辞书以及各种注本皆不得其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生态温室池中亲鳖越冬后期的部分水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进行r初步分析。讨论了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亲鳖越冬期适宜的换水周期应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5.
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士林认为,北方话语哺育了中国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从江南话语中则开辟出这个以实用著称于世的古老民族的审美精神一脉.江南话语是中国诗性话语体系的一个专门执行审美功能的元叙事.要使江南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在当代世界中澄明出来,一种关于江南话语的语言本体论意识是惟一的桥梁.徐雁平认为,以学术和文学为特色的江南世家图景的绘制工作,才刚刚开始,它的展开与深入,必须建立在对清人诗文集和家谱族谱等文献的梳理排比基础之上.只有在注意到每个诗学世家的不同性(如海宁查氏、德清俞氏)的同时,又能以多视角观照问题,才能绘制出细节丰富的江南世家图景.朱逸宁认为,在江南文化的发展史上,晚唐五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江南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文化现象和人物,江南的精神气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并从此开始取代北方成为中国诗性文化的象征.耿波认为,在明清时代的江南城市文化语境中,士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互利互惠的组织化.士人之间互通声气,互相援系,为了能在城市文化生产的逻辑中生存而结成了一个"共同体".江南士人在城市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那种在张扬个体和"士志于道"的事业之间寻求调和的深微刻苦精神心态是城市文化中最富诗意的因素.江南士人的情性状态是热力的,但同时又是深微的.它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的浪漫主义,而是呈现出一种情感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6.
被害人陈述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是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启动器,对于司法机关侦查与惩罚犯罪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被害人陈述真伪并存,必须严格审查。我国目前对于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审查其他证据相比不够严格与全面,容易使被害人陈述被轻信,导致错案。运用证伪思维这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被害人陈述进行审查,可以更好地全面认清被害人陈述,并对促进我国被害人陈述制度的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7.
经络和气功是养生的两个重要方面,都对养生产生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对经络与气功的研究,对于养生来说,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为此,对经络与气功的各个方面及共同作用探析,将最终明确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坚持办刊宗旨推进高校学报健康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办刊宗旨是期刊的灵魂,不仅为期刊的发展指明方向,为编辑组稿、编稿提供依据,而且也是期刊葆有相对固定读者群的基础。文章指明了坚持办刊宗旨的意义,同时对于高校学报办刊宗旨的确定,及高校学报如何坚持办刊宗旨提出了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小说《西游记》对舶来品龙王形象持贬斥态度,并多次质疑其"水神"的合法性。这种态度和质疑透露出作者可能是一位道士。孙悟空的本领是长生之妙道,种种现象表明这个道士来自于内丹派。内丹派常常采用春秋笔法来阐明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白族本主祭祀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本主祭礼仪式是白族本主崇拜中最活跃并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是白族文化的特殊形态,在文化人类学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本主祭礼仪式的象征体系,对准确理解本主崇拜的宗教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