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南非是世界上唯一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这种政治制度的反动性,是导致旧南非必然破产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种族隔离时期在白人范围内实行的政治制度相近于西方的民主宪制模式,这在某种意义上为新南非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南非延续三百多年的种族主义统治的结束,临时宪法的拟订和实施,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的成功进行,新旧政府的平稳更替,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以及新南非建立后的政治发展,表明南非正在向种族平等、民主和健康的社会进行着成功的历史性转变。南非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非共和国以其自身的地理、历史、政治因素造就了如今不同肤色、多个族群共存的社会状态。1994年,南非结束了长达48年的种族隔离政策,各肤色人群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然而,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并不等同于族群问题的消失,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族群之间的隔阂乃至分层仍然显而易见,在人口密集、社会交往频繁的城市地区尤为明显。当这一问题与城市中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其影响,开普敦城市中的有色人"镇区"现象就是一个典型。"镇区"这一城市空间规划从种族隔离时代残留至今,作为某一群组聚居底边社区而被人诟病。该现象的存在反映了南非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也表明其族群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南非种族冲突的化解与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未能消弭种族间的尖锐矛盾,反而引发激烈的种族冲突。在镇压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南非政府开始了民主改革的进程,历经沃斯特的政策调整、博塔的改革总战略和德克勒克的改革三个阶段,较成功地用民主改革的方式化解了南非的种族冲突,极大地推动了南非的现代化。南非民主改革和现代化进程表明:各种族间的宽容和解精神是南非民主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种族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领袖人物的个人作用在此过程中相当突出和关键;民主与法制是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各种族文化应当兼容并蓄,全盘照搬和彻底排斥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实现了种族和解的新南非,为弥合白人统治时期因长期奉行种族隔离制度而造成的社会分裂,迅速提升黑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改善黑人的生存状况,保护社会的宗教、语言多样性,通过立法、司法、行政及社会组织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种族隔离制度对南非这个多种族、多族群社会造成的严重伤害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治愈的。当前,黑人的贫困和失业、艾滋病肆虐以及周边国家大规模人口入境谋生等严重社会问题依然困扰着南非。  相似文献   

5.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最后作品《新生》没有沿袭她以往作品的反种族隔离主题,而是讲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在后种族隔离时代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故事。该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当下南非人的生活,尤其是白人家庭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批评视角,分析《新生》在特殊的伦理环境中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依存的三重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6.
乐渡苦难     
崔立 《百姓生活》2014,(5):20-20
2013年12月5日,95岁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溘然长逝。在这位伟大的民主自由斗士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勇敢无畏、坚忍不拔、永恒的信念、积极乐观、胸怀博大、善良宽容……曼德拉正是靠着这些品质,战胜了野蛮的种族隔离主义统治,让南非成为了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彩虹之国”!  相似文献   

7.
纳丁·戈迪默的第十四部小说《新生》,聚焦于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南非白人如何获得第二次生命的主题。随着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社会矛盾的隐匿化和复杂化,戈迪默从现实主义手法转向隐喻和反讽等手法的使用,以此探讨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下,白人的角色定位、赎罪心理和关系重构等社会问题及其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和乡村的恋人们:故事一》中,作者纳丁.戈迪默将南非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作为黑人和女性所承受的种族歧视以及性别歧视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女性悲惨的境遇与生存状况图景,揭示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残忍。  相似文献   

9.
南非曾经是世界上惟一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在争取种族平等与自由的斗争中,南非人民历尽艰难曲折,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了种族主义统治。1994年4月27日南非举行了首次多种族的全民大选,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曼德拉及其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积极推行民族和解政策,使南非避免了一场民族仇杀,终于完成了黑人解放的历史使命。它告诉人们,在解决民族争端的过程中,宽容、灵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劳动阶段的展开,平等劳动权将起点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以及递进平等关联在一起。从劳动权的现实形态看,平等劳动权始终与"基因"身份"契约"三个核心词紧密相结合。基因和身份既关系着劳动主体的界定和劳动概念的诠释,也是平等劳动权实现和保障的重要标准。当平等劳动权蕴涵在以劳动契约为介质的劳动关系中,它的实现有赖于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的共同调整,也成为促进劳资关系均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