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是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必须以人为本为我们工作中的出发点、基本点、落脚点,才能全面提高人的能力、激励人的活力;增强人的动力,凝聚人的合力,为人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江汉大学商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35人、讲师55人,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为46%;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硕士学位者65人,博士、硕士所占比例为84%。学院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3人、武汉市劳动模范1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3人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的物境 ,人与环境的关系 ,是人与物的关系。环境危机是相对于人的利益标准而言的 ,实际上是人的危机。环境科学应当以人为中心 ,也只能以人为中心 ,人类的利益是认识、评价、改造、治理环境的出发点 ,自然界本身无利益可言。认为自然界具有自身的利益和生存的权利 ,人类应当同自然界讲平等、讲道德的说法 ,实际上是混淆了人与物的根本区别 ,把物拔高为人。因此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物为用的原则 ,防止人与物关系的错位。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企业管理伦理的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理念经过了以人际关系为本、以人的需要为本、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以人的复杂性为本、以人的有限理性为本、以人的文化性为本等发展阶段,其基本含义是企业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企业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使企业目标和企业成员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的伦理道德规律,人本管理因强调充分尊重人的正当需要、大力促进人际和谐、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而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在具体操作中,它要求企业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利益相关者,公正、宽容、民主地开展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5.
人学探要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与宇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的确立,将会使人走上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确立自己历史观的出发点,指出了人是自然界和社会之“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以人为本”,落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本质和目的,重视人、依靠人、造就人、造福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否定和超越.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思想道德教育应立足于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进而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之生命完整性是人的肉体与精神,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使人从一个自在的存在走向自为的存在。人之生命完整性意味着人终极的圆满存在,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教育以人为出发点,不懈追求人之生命完整性,以实现人之生命完整性为终极目的,不断引领人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在职业领域是职业人,在经济领域是经济人,在公共领域是公共人.而公共人是职业人、经济人、道德人的整合,职业伦理教育文化应以利益为起点,以学会价值选择、学会职业自律为根本,以形成公共理性和公共善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其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坚持以"现实的人"为本、反对以"抽象的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物为本";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反对以"人的片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价值诉求是坚持核心立场,实现人的主体性复归;坚持重在为民,实现人的价值复归;坚持持续提升,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复归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朱绍侯 《南都学坛》2005,25(4):18-20
刘累是陶唐氏的后裔,在夏朝时给帝孔甲养龙,因一雌龙死,刘累惧罪而逃至鲁县(今河南鲁山县),并老死在鲁县。刘累的后人春秋时到晋国做官,封于范,称范氏。后范大夫士会因故奔秦,当晋国召士会返晋时,士会有一子留秦,因是刘累之后而姓刘,汉高祖刘邦是其后裔,这是祁姓之刘。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其后人亦姓刘,这是姬姓之刘。到汉代姬姓之刘与祁姓之刘混而为一,从此刘累就成为刘姓的共同祖先,鲁县就成为刘姓的祖居地。  相似文献   

12.
老子县籍考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子是先“相县人” ,而后“苦县人”。“相县”、“苦县” ,其县籍称名虽有变化 ,而实际指一地 ,即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辖地。所谓“老子为沛人”、“老子为涡阳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3.
财政"省直管县"不是简单的"县财省管",更不能草率地理解为"扩权强县"。2009年7月9日财政部颁发《关于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1],该措施对理顺各级政府财政关系,消除"市管县"对财政的不利影响,促进县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财县管"和集中筹措资金、促进县域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湖州市是历史上著名的物产富饶、人文荟萃之地,而此处梅花的自然分布,尤其是经济和观赏栽培也展示出明显的优势。南北宋之交乌程菁山梅景连绵十里,在古代梅花风景名胜中,出现时间仅晚于大庾梅岭和西湖孤山,而规模则远过之。其后武康烟霞坞、乌程栖贤山、长兴川口和合溪等地梅景也都以规模称胜。如此大规模梅景的密集分布、辗转出现,在整个古代州府一级的行政区域中极为罕见,由此形成的深厚产业传统亦传承至今。湖州地处江南腹地,介于苏杭之间,其梅花盛况构成了这一地区梅花种植深厚的地缘基础,大大丰富和促进了这一地区梅产业和梅花风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省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是从分析我国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存在的诸多的弊端入手,讨论推进"省管县"体制的积极意义,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改革路径,并研究了"省管县"体制改革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学者还对当前各地"省管县"体制的实践情况加以分析,指出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李岩,崇祯十七年被李自成冤杀。关于李岩的籍贯,史学界众说纷纭。以近期发现的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清康熙五十五年由李元善所修的《李氏家谱》为依据论证,李岩的籍贯应为河南省博爱县唐村。  相似文献   

17.
姜太公的里籍并非河南汲县和渭水上游地区,而是在山东境内姜姓国家中的吕国。姜太公归周的时间应在商纣赦文王以后。其归周后为灭商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商、周兴替的历史变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东莒县虽为刘勰祖籍,但在他数代前先祖就迁往江南。刘勰本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活动于南朝,死于南京钟山定林寺,从未到过莒县定林寺。  相似文献   

19.
在阐释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柘荣县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优势,提出了柘荣县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整体规划以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賨人之賨,本是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后,国家对南方少数民族(所谓“蛮”)征收的赋税名称。賨人,即缴纳賨赋之人;但纳賨赋之人,并非尽谓賨人,盘瓠之裔的武陵蛮虽纳賨赋,却不称賨人。据史料考证,巴人即賨人,又称板楯蛮,为廪君之苗裔。賨人不仅遍布古巴国,蜀境内亦有之。所谓賨国,则形同古之部落而已。秦汉时,宕渠即为古賨国活动之范围。在此范围内,賨城遗迹甚多。三国魏晋以后,賨人逐渐北迁或东徙,与其他民族融合。宕渠之风俗,以渔猎为专长,敬信巫觋,善歌舞,其文化颇具特色,对于当下渠县地方文化建设仍是一笔可资借鉴、合理利用的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