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均衡汇率理论进行简单评介的基础上,就均衡汇率的度量问题从基本要素均衡汇率(FEER)模型到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对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进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均衡汇率的理论发展与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水平适当与否,对一国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有关均衡汇率的讨论正是关注如何估算和评价一国的合理的汇率水平。近年来,人们对均衡汇率定义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并且提出了一些计算均衡汇率的新方法,其中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在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方法的比较中,行为均衡汇率(BEER)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中,建立动态调整模型,适当加入微观变量应成为今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是均衡汇率的测算方法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依据行为均衡汇率测算方法,以中国1978—2007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纠正研究技术,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余额占GDP比重等经济基本因素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估的状态,但随着经济基本因素的改变,目前它已经十分接近于均衡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兴起的基本均衡汇率研究较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更大的合理性。在对基本均衡汇率理论进行分析后构建了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 ,并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用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最终得出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明显高估或低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模型,然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汇改之前我国采取的严格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调整实际汇率使之趋近于均衡汇率有较大的约束,由此造成汇率一定程度的失调,而2005年及2010年的汇改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状况慢慢得到缓解,为人民币汇率调整到均衡汇率附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NATREX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对1981-2009年间人民币的均衡汇率研究,并通过与历年实际汇率的比较计算出汇率错位的幅度的实证数据验证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价值总体上是低估的。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适当上调人民币汇率水平虽然在短期内对一些竞争力比较弱的行业和企业产生调整的压力,从总体上看对我国宏观经济、企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有利的,我国应积极主动的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再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水平屡有争议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一个基于国情的汇率政策理论框架。本文从汇率既有比价属性又有杠杆属性出发,先以汇率和物价建立了一个基本模型,然后建立了汇率和以劳动生产率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汇率变动与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分析,初步构建了一个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理论框架。本文的许多观点、分析、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和社会调查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重新考察Elbadawi(1994)模型中吸收率的决定因素,认为Elbadawi(1994)模型只是从需求角度对吸收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论证.因而从供给角度运用Balassa-Samulson模型对Elbadawi (1994)模型做了改进,引入生产率因素,解决吸收率的内生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均衡分析的思路,得出均衡吸收率的决定因素,从而证明了相对生产率与Elbadawi(1994)的相容性,为均衡汇率的测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基于BEER通过1980-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了测算,证实了扩展的Elbadawi(1994)相对于其他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再探索"一文的进一步发展。在已经建立的基于内部均衡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框架下,引入外部平衡约束,进而将模型拓展到基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的长期均衡汇率模型,即"尖峰模型",并给出了尖峰模型的运用原理。  相似文献   

10.
汇率波动及失调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对1994—2018年的人民币汇率失调进行测度;同时,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选取我国同期的10类进出口行业年度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与误差修正(ECM)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失调对不同行业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轻微失调;人民币汇率失调对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且具有不同的时滞效应;整体上,汇率失调对进口的影响比对出口的影响大,长期汇率失调对进出口的影响比短期汇率失调对进出口的影响大,且二者对进出口影响的方向在不同时段不同行业间并非全部一致。因此,建议构建和完善人民币汇率管理长效机制和应急机制,开发多元化汇率风险对冲工具,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进出口行业发展策略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