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定时期的文学发展,有其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创作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的出现,也绝非偶然,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从重视儒家人才、学校教育、政治地位的转变、环境的改变、汉文著作翻译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孤独意识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李商隐由于出身孤寒,在政治上孤立无援,加之世无知音的寂寞以及感情上缺乏依托,因而具有浓厚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对其诗歌的句法、意象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商隐诗歌悲慨的情感底蕴,从而接续了汉魏六朝以来以悲为美的审美传统,在中国诗歌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4.
“当代彝文诗歌创作”,按诗体形式和艺术风格将其分为“旧体诗”和“新诗”两大块。“旧体诗”创作以“颂歌型”为主,明显带有传统“克智”艺术技巧及民间文学的色彩;而“新诗”创作则呈现题材广泛性、风格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两类母语诗歌创作都在开拓与超越上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清代蒙古族画家布颜图深受汉族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本源意识与审美感应理论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这一美学理念在当前后现代艺术创作语境中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庄子取法于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就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某些美学思想:其诗在审美对象上,直接取象于大自然;在审美心态上,取法于庄子"心斋""坐忘"的体道观,追求纯粹的心灵上的遨游;在美学风格上,承续了庄子法天贵真、明白纯净的素朴之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传统自然观是蒙古族先民对神秘自然最原始古朴的敬畏之情和神化意识。它倡导的是一种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伦理之道。蒙古族先民的万物有灵论不完全是由于认识能力低下而产生的愚昧观念,而是兼有生命伦理意义的有机自然观。当代生态伦理学,是建基于功利主义价值观、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范式之中,还是建基于前理性、前科学、非功利主义的生存论范式之中,这是事关当代生态伦理学成败的核心问题。彻底否定万物有灵论和人与自然生命同根的有机自然观,是不可能建构当代生态伦理学的。  相似文献   

8.
《尘埃落定》由于深刻批判了民族传统的缺陷而具有自觉、理智的民族自省意识 ,当代蒙古族小说则缺乏这种意识和理性。在前 17年的蒙古族小说中 ,阶级取代了民族 ,人物性格只有阶级的差异性却没有民族的相同性 ,民族性只是作为价值判断出现在小说中。 1984年后的小说开始对民族文化性格中的弱点作出反省 ,虽然更多还是表现在事物表面 ,但民族的理性与反省力开始觉醒。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时间和流派的顺序,对二战后澳大利亚妇女诗歌的创作发展历程进行宏观的梳理归纳,总结各个时期女诗人的代表人物及其诗歌创作的典型特征,从而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时期多姿多彩的妇女诗坛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0.
马头琴音乐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民族特色音乐,是蒙古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必须受到保护并加以传承.研究马头琴音乐就要研究它的核心——美的内涵.本文通过4个方面对马头琴音乐进行了美学探究.首先简略谈了为什么要对马头琴音乐进行美学探究;然后,再从马头琴音乐本身集蒙古民间各地域各流派的精华来进行美学探究;接着,从马头琴音乐作品的感性形式来阐述它的美学价值;最后,从马头琴音乐的美学论述得出它应该受到保护、传承、延续、发展的结论,从而使这项具有草原美、和谐美、自然美、特色美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音乐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超越意识和象征意识是现代美学的核心意识,那么,一千多年前的中世纪美学是否该重新估价呢? 当然,中世纪是一个超级宗教时代,是基督教的一统天下,在上帝剥夺了所有的真实之后,一切都幻灭了,包括艺术与美学。然而,历史的律则并不如此简单,人并未死亡,上帝却先死了。是人的存在和需要注定了上帝的生死,人是上帝的命运!当我们透过历史的摩耶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蒙古族对祖国的历史发展曾经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也勿庸讳言,它的历史、思想文化成就自难与汉族比肩。但蒙古族之所以伟大,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想不保守,法善不止,愿意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向他人学习过程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清代蒙族诗歌创作努力学习借鉴汉族诗歌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蒙古族是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众多游牧部落经过征战统一起来的民族共同体。在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前,它还处在原始或奴隶制状态中,逐水草而居,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它在文学创作领域不可能有书面文学作品问世。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  相似文献   

14.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当今的诗坛,便不难发现:近年来,诗这只在烈火中更生的凤凰,开始负载着沉思,朝着哲理这片为诗家所规避的天空有力地飞翔。铸造了它的刚健羽翼的,是时代熔炉的千度高温,以及出炉后冷静的淬火。因而,它沉稳、刚劲而气势恢宏,似乎在以自己的存在声言:诗正在向社会和自然的更深层掘进,以哲学的洞见——历史和现实的明镜中反射出的灼灼逼人的智慧之光,使人高瞻远瞩,或者抉隐发微。这样,如何在理性与感情的矛盾统一中增强富有诗意的论证性,就成为当前新诗创作中努力探索的新课题了。  相似文献   

15.
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西方科学理性主义文明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霸权理想还在推进与展开之中,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文明底蕴是否会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而从根本上被动摇,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课题。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必要重新审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又极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选本批评是当代诗歌批评的重要方式,其以选和编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诗歌场域的构筑中去。诗歌选本与诗歌创作现场之间构成一种语境上下文关系。就当代中国诗歌创作场域的构筑论,选本批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主体的呼唤;二是诗学观念的表达;三是诗歌流派的建构。相比小说等其他文类选本,诗歌选本批评的独特性在于它的敞开性、阐释性和有效性三方面的结合。这与诗歌选本所发挥的独特的“判断、分类、解释”等批评功能有关。从这个角度看,诗歌选本批评是批评作用的最集中呈现。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指出,中国第一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六朝时印度佛学的输入,第二次则是从晚清开始西学的输入。从文化的输入、吸收以及同化程度看,我们现在仍处于第二次大规模输入过程中,其间“五四”时期与新时期是两大高潮,尽管之间存在断层现象,但其精神实质仍是一脉相承。异质文化的侵入引起中西文化大规模的现代冲突,使中国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大胆怀疑。情感态度的转变、理性认识的深入以及中西文化价值的现代比较都逐渐将人们的目光导向文化本体的深层解剖及此基础上传统丈化与现代文化的贯通,中同丈化与异质文化的融汇。这个过程至今仍…  相似文献   

19.
黄仲则是清代特立独行的天才诗人.他空有满腹才华,却一生困蹇不得其志.但他的诗歌在乾隆诗坛独树一帜,以对苦难与命运的抗争,开辟出继屈原、李白之后的又一崭新领域.走近黄仲则,你会在禁锢个性的"太平盛世"里,听到个体生命体验的跫跫足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