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很多媒体问我,你生产力那么强,干的事情那么杂,还都做得有模有样,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就说,因为从小爱玩,我妈天天打我也没把我打服帖,从小到大,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创造性思维与行动样式。我常听一些兄长姐姐说,当初就是父母让我们怎样就怎样了,现在真的后悔得不行。我说的玩,有五个层次。一是孩子的玩。家长、老师就是想让孩子变成不爱玩的乖孩子。一个孩子,会玩且学习上过得去是最好的,只会守规矩而不会玩就成了废孩子。因为玩才是孩子的  相似文献   

2.
这就是爱     
仁斌  洪峰  mari图 《新少年》2010,(1):10-11
翰墨小学的孩子,大多居住在凤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每天,他们都能看到城外的青山和穿城而过的小河。当大雁排成行追逐着白云飞过蓝天时,他们的父母也该背起行囊远走他乡,外出打工了。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许多孩子心野了,调皮胡闹再也不怕有人管教了。也有的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否则,他们怎会一走就是一年半载不着家?这些孩子心中备觉失落,学习时也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3.
正默多克是美国爱达荷州一家地产销售中介公司的员工,也是几个孩子的父亲。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默多克和妻子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上床休息,可是孩子总缠着他们,非要父母讲几个故事才肯入睡,这让默多克和妻子很头疼。默多克不禁想到,像他们这样辛苦的父母不知有多少?要是有人能替代父母给孩子  相似文献   

4.
贾慧 《新天地》2011,(11):345-346
记得一位英国教育学家说过:“幸福美满的家庭犹如港湾、沃土,畸形的家庭则犹如染缸和腐蚀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铺路石     
正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必须有"铺路石"的精神,即甘愿在"第一线"多奉献,但不要沾"第一线"的功劳。更明确地说,是让孙辈多记住其父母的"功劳",而不是父母缺位。比如,考虑到父辈忙于工作,祖辈学会用现代的记录工具,如照相机、DV等,多多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帮助父母感性地了解孩子、相对完整地看到孩子的成长足迹。祖辈要多陪孩子玩他们父母买的玩具、看父母买的图书,有意识地点明是他们的父母带来的"乐趣",让其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站住脚"。  相似文献   

6.
子言 《社区》2009,(9):1-1
牛年春晚,魔术师刘谦的两根皮筋让人着迷,过后有不少人学习和研究,果真也有不少人“练”会了。对于刘谦所表演的更复杂的魔术,也有人争着“破解”其中奥秘,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不少详解魔术的示意图。尔后,先是刘谦说这些破解方式与其魔术的“法门”相差甚远;再后来又有人说,甭解了,揭了魔术的“底牌”就没意思了。  相似文献   

7.
重视礼仪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 ,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 ,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 :出门时要和父母说一声“我走了” ;回来时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文明礼仪已成为日本孩子的习惯。重视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 ,大多数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 ;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 ;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重视抗挫折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摔跤了 ,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 ,父母就鼓…  相似文献   

8.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如何与子女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说是父母 们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 一种双向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孩子只有在这种平等交流 中,才会打开自己的心灵窗户,才会感受到自己是真正 被父母所理解的,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和积极 发展,才能焕发出主动向上的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柏顿·怀特指出:父母的教养态度,对 培养健康、自信、有创造力的孩子关系重大。在孩子身 上投资多少时间与金钱,送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以及 为人父母具有怎样的学历……都不是最重要的。唯有让 孩子感到被重视,并让他们了然于心,这才是关键所在。 而要让孩子能有此感受,沟通便是基础。 与孩子沟通有什么原则与方法吗?以下两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也许会对家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时下大多数家长都是把培养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学习成长优秀的标准,往往忽略了无法用分数检验的各种能力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场马拉松,不看起点看终点。"而时下有句话却让不少为人父母者奉为经典,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绞尽脑汁,拼  相似文献   

11.
蜜柚问问     
《可乐》2012,(4):57-57
觉得我的父母越来越不关心我了,做什么都说“忙”。而且爸爸从来没有开过我的家长会。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你的人就是父母了。但是在作为你父母的同时,他们还有一个身份,成年人。这个身份会让他们面临很多社会、工作的复杂问题,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作为孩子,你首先要理解自己的父母,谅解他们,相信他们对你说“忙”并不是一种敷衍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长期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都知道,要想驾驶车辆,尚需要到驾校学习三个月并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人父母,“驾驶“着家庭之舟远航恐怕不是三个月能学会的,何况连婚检都懒得做的现代人,根本没有可能去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培训,便糊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书,是一颗幸福的种子。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  相似文献   

14.
每个小孩生来就有一个人所具有的爱,甚至超过一个人所拥有的爱,所充溢着的爱。一个孩子出生就是爱,一个小孩就是用被称为爱的材料做成的,但是父母却不能给予爱,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遗传——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爱过他们,父母只能假装;他们能够谈论爱,他们会说:“我们非常爱你。”  相似文献   

15.
正最好的家教是什么?答: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言传身教,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一个爸爸对孩子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教育是一项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如果父母与孩子话说不到一块,你说你的,他想他的,怎么谈得上有效的教育呢?因此,真正地进入孩子的心灵世  相似文献   

16.
心语心愿     
《老友》2009,(8):43-43
我想对年轻人说:请你们像爱护年幼的孩子一样爱护年老的父母,因为父母就是这样爱护你们的,这是回报,也是在储蓄你们的未来。——潘相国(江西宜春市)  相似文献   

17.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长不大。所以,很多父母从小就无意识地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利,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情,以致孩子从小就缺乏自主意识,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推给父母,让父母帮自己拿主意。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聪明的父母,在孩子懂事后,孩子自己的事,应该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主,使他们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18.
元帅和士兵     
在我还依偎在爸爸妈妈身旁的时候,就从电视里听到:“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这样一句话。是啊!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影响着我,潜移默化地熏陶我,让我快乐,让我健康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达洲 《可乐》2008,(8):3-3
有风有雨才是真实世界。走向未来,就是走进风雨中。孔融是圣人之后,小时候既懂事又聪明。今天的父母教育孩子学会礼让,常会讲"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十岁时,孔融独自拜访名士河南尹李膺,被守门人阻拦。他说,他家与李膺有"通家之好"。见面后,李膺问:"两家祖上有何交情?"他说,自家  相似文献   

20.
章中林 《社区》2014,(25):55-55
如今,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被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但是惩罚依然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棵树没有经过风雨,它就扎不牢根,一个孩子没经过惩罚,他就长不健康。适当地惩罚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孩子找到做事的界限,成长的方向。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自我意识就会膨胀,为所欲为而没有规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和人交往,更不能适应社会。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惩罚孩子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