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政府规模扩张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规模扩张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招致人们的诸多批评。本文从分析政府规模的扩张及其危害入手,探讨政府规模扩张的原因,并借鉴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界定适度政府规模的边界,进而提出政府规模扩张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政府规模的过度膨胀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与政府机构的特性有关.与市场组织不同,政府组织处于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地位,往往具有“预算最大化”和“职能强化”的倾向,这使得政府 规模的增长呈现出“内生性”的特征.克服政府规模“内生性”扩张问题,应着力优化政府组织的治理结构,并在强化外部监督和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推进公民事务的自治.  相似文献   

3.
姚静 《兰州学刊》2005,(2):24-25
政府规模问题是我国推进政府改革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政府规模的概念入手,通过阐述政府规模增长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提出如何科学界定政府规模,稳步推进政府改革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慧勤 《学术探索》2001,(Z1):190-193
高等教育规模是影响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理论和供需角度分析,扩大云南省高等教育规模有极大的可能性.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云南省高等教育规模.  相似文献   

5.
论适度政府规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量政府规模影响的标准很多,政府的行政成本是其中之一;而影响行政成本的原因诸多,政府规模也是其中之一,二者相互的关系如何协调,如何在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前提下,建立适度的政府规模;如何在保持政府规模适度情况下,起到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效果,这是本文试图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房价的全局性上涨,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仅造成经济持续增长的乏力,同时对人力资本的跨区域配置结构和效率、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如何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结构变迁、化解房价上涨和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两难,已然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全国要素统一大市场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构建了两区域一般均衡框架,对劳动力流动造成的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房价变动和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模拟了地区老龄化程度改变这一政策情形;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主要取决于由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土地融资渠道,而非老龄化造成的财政收支渠道。上述理论机制得到了中国省级数据的完整验证,同时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地区老龄化程度及其隐含的劳动力结构差异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自从人类有了政府以来,政府规模的非理性膨胀,就陷入了周而复始的运动中.社会对政府公共供给的需求是政府规模膨胀的基本原因,而政府自身的体制、权力运行机制和政府职能发展的历史趋势也必然促使政府规模膨胀.政府规模的膨胀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而限制政府规模膨胀的一切理论设计和实践方案又都是不成功的.所以,限制政府规模的问题必须在政府类型的根本变革中才能得到解决,那就是用服务理念取代传统的统治理念和近代以来的管理理念,建立起服务型的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8.
连锁经营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前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知行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企业制度。我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只是近年来出现了快速长的势头,但同发达国家连锁经营企业相比,论从连锁总部的数量、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在着较大差距。从国外连锁经营的经验教训,扩大规模以提高竞争力,是连锁经营企业发的根本;但在扩大规模时,又要看企业是否具规模扩张的条件。因此,对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张的前提条件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流通企连锁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目标及环境分析(一)我国发展连锁经营的目标。国家经贸主任李荣融在全国推进流通…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规模、政府适度规模的相关概念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政府组织具有天然的不断扩张的倾向,当政府规模不断地扩张到超出了社会需求时,必将与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即行政环境)背道而驰,亦会打破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两者间原有的平衡关系,这不仅不益于行政系统的优化,更不能带来良好发展,且迎面而来的负面效应也会不容小觑。因此,只有在建立了政府适度规模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0.
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的主要效能有:科学预防,建立危机预警与监控机制;快速反应,隔离控制危机;多方联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重视专家力量,科学应对危机;总结经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曾明  张光 《江汉论坛》2007,(8):61-64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政府规模偏大,财政赤字严重的现象虽经过1998年严厉的机构改革仍未有根本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县域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规模、公共支出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县域层次上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即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县政的管理成本会递减.因此通过调整县政区划,扩大县域人口规模,有助于提高县政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交易效率、城市规模扩张及未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城市规模决定因素的探索一直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所关注。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水平、交易效率动态改进如何影响城市规模及水平的问题仍存在诸多误解。事实上,二者作用于城市规模决定因素之双方,有利于城市规模扩张,这对建国以来以及今后我国的城市规模政策具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适度政府规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适度政府规模既要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也要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适度政府规模是政府数量和政府质量的统一。由于政府的数量和质量既受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行政客体、科技等因素的制约,又取决于政府理念、政府角色、政府结构、政府运行机制、公务员素质等内在因素,适度政府规模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动态性,衡量政府规模适度性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应从政府作用与政府能力的平衡、政府成本与政府效益的平衡、政府与市场的耦合、政府对资源的合理支配、政府支出的约束、政府结构的合理、政府信用状况来衡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迅速扩张的态势,这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之必然。在这个大前提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因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是研究生教育必须加以正视的一个问题。鉴于此,研究生教育必须与学校发展目标相整合,必须突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因此,必须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全面的质量意识,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机构改革。目前,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改革目标,正在进行第四次机构改革。前三次机构改革均不理想,不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而第四次改革的成效目前还不能作出定论。本文从追求政府规模的合理准则这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前三次机构改革“精简”原则的规范性内涵,以期对第四次机构改革乃至中国行政改革指导原则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合理调整、配置行政权力,恰当运用行政权力是实现和提高政府效能的关键。预防和克服不当行政权力对政府效能的损害需要建立和完善制约与保障机制。中国的行政改革应结合自身行政权力状况及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实现政府效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姬超 《东南学术》2021,(3):144-155
科学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基于发展型国家的理论视角,可构建偏向性政策—经济增长—政府规模扩张的逻辑链条,分析发现:发展型国家的首要目标在于寻求经济增长,政府规模扩张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条件的;在增长初期由于资源极度稀缺,发展型国家只能优先选择少量战略性部门进行偏向性政策扶持,从而快速突破资源约束;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为战略性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共赢创造了条件,激发了社会整体的生产性努力;随着发展程度的提高,逐渐加强的利益冲突产生了调整偏向性政策的需求,以重新分配经济机会或调和社会矛盾.在上述过程中,市场和社会催生政府推出偏向性政策,政府规模扩张伴随着经济增长得以同步实现,基于中国发展经验的2SLS模型检验证实了这一论断.为避免偏向性政策带来过度的社会分化,需适时调整偏向性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热情,避免利益集团的固化.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职能和政府干预范围的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的局限性和效率的微观性特点使市场无法解决社会公平、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等宏观性问题 ,而这些问题对市场机制运行及其效率具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 ,政府职能向社会公平、经济稳定等职能的扩张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职能的扩张意味着政府活动范围突破了公共经济学狭义的市场失效领域 ,政府实施干预的范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从以间接为主向直接、间接手段并行转变 ,国有企业作为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公平、稳定、发展等社会目标的工具越来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7,(1):41-53
本文围绕“为什么有的农民合作社走向了规范的如体现普通成员利益、强调益贫性的发展道路,而有的合作社会主动偏移合作社的本质特征”的问题,以合作社初创形态即元合作社为分析基点,构建了“规模扩张—要素匹配—合作社演进”的研究框架,透过合作社规模扩张的三个驱动力分析了中国合作社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表明:第一,若合作社初始成员即创始成员投资资产专用性较高时,因专用性资产与新增成员要素匹配的需要,这种基于服务规模的扩张能催生出规范的合作社。第二,初始成员为扩大合作社资本规模面向新增成员吸收投资时,这种基于资本扩张的需要亦能催生出规范的合作社。若这两种演化路径前提条件不具备时,合作社易偏移本质特性轨道,这也是国内许多合作社不规范的重要原因。第三,因获取政府补贴的需要,合作社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能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本文研究结论有如下启示:合作社制度选择是市场力量的使然,即使合作社偏离了本质规定性,但在某种情境下这对合作社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妖魔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对政府研发投入规模进行了国际比较。政府研发投入是带动整个国家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实力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研发投入的规模决定了一国的科研投入水平,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科技追赶阶段,更需要政府投入的研发经费的超速增长。而我国目前政府研发投入的强度很低,与我国的经济实力乃至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很不相称。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提高政府研发投入强度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