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经济机制王爱丽所谓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经济机制,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①对妇女地位的影响。它不仅决定着妇女经济地位的高低,也牵制着妇女社会地位其它指标的实现。可以说,在制约妇女社会地位的诸项因...  相似文献   

2.
自从进入父权制社会后,随着妇女地位失势的“世界性失败”,妇女地位下降的总趋势是确定无疑、不可扭转的了。但妇女地位下降的过程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有起伏变化的。如印度的早期佛教时期,婆罗门的正统文化及其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印度妇女的地位又有所提高,她们在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得气度不凡,光彩照人。其表现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2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我国妇女创造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的有利环境和各种机遇,妇女地位继续稳步提高;但另一方面在竞争和效益面前,又使我国妇女面临新的挑战,出现了上学难、就业难、晋升难等阶段性的新问题。这种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深入调查和研究我国妇女的地位现状,探索在改革时期促进妇女发展、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充分发挥妇女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改革时期中国妇女的地位及萌发的新问题妇女地位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饱受压迫、歧视的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了极大的提高,她们既享有了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也享有了某些只为妇女专享的特殊权利。然而,某些西方国家无视这一事实,采用双重标准或以缺乏权威的片面评价指标来中伤、贬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人权,或以维护妇女人权为借口行干涉中国内政之实。对此,作者以确凿的事实和数据进行了驳斥;同时也分析了中国妇女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并且深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她们的社会地位和人权将不断得到改善、保障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何谓“海派”?查遍国内出版的辞书,似乎难以找到应有的诠解;向谙熟“海派”种种的老人们请教,似有“难言之隐”,大多谦恭式淡淡一笑,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事出有因,受“左”的影响,迄今为止,在不少人心目中,“海派”、“海派文化”仍是一个贬意颇浓之词。但凡说到“海派特点”(或曰:特性,特征),便是:十里洋场的旧上海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和奴役之下形成了一种畸型、变态的生活内容、社会心理、文化流派。概言之:商业化,小市民化,买办化(或曰洋奴化)。  相似文献   

6.
程胜利 《社会》2002,(10):25-29
自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 ,国内关于妇女地位和男女平等方面的研究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更趋向正规化和系统化 ,有关的调查和研究也逐渐深入和多样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有关方面还组织了“关于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大型调查。但已有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于妇女地位的定义、指标、男女平等的状况等方面的探讨 ,很少注意妇女现有地位与妇女地位评价及认识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而这也可能正是影响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选择乡镇企业及其产权改革为切入点 ,正是希望通过对山东省乡镇企业职工进行充分的调…  相似文献   

7.
《妇女的社会与法律地位──世界展望》评介刘霓《妇女的社会与法律地位──世界展望》一书从法律角度探讨了社会变革与妇女地位这一问题。该书由普雷格出版公司于1990年出版,作者是美国默西学院副教授W.哈佐,她在该院讲授“妇女与法律”等课程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印度学者戈文德·柯乐尔博士(Dr.Govind Kelkar)所从事的现代中国妇女发展研究的简要评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作为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值得学界关注。柯乐尔博士将中国妇女发展与现代中国的历史社会变迁紧密结合,探求中国社会政治变化对中国妇女地位的影响。她在研究中提出的中国革命与性别政治化观点、她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与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妇女地位的影响以及对亚洲妇女地位变迁的比较研究都有助于我们认识性别在现代中国历史发展以及亚洲社会变迁中的社会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9.
衣凤翱 《阅江学刊》2012,4(2):135-139
海派文化历史地成为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缘起。在中国电影上海影像中,海派文化的商业性、开放性、个性化特质贯穿其间。纵观中国电影史,上海影像与海派文化的特质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曼妙的海派文化"影像志"。上海影像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中的嬗变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2月召开的上海市第五次妇女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对上海妇女地位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对上海妇女地位作了充分的肯定和客观的评估,对上海妇女的未来抱有乐观的信念。以下发表的是部分论文摘要和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1.
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派文化是在西方文化侵淫下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一种歧变,它具有明显的上海区域文化的个性。与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生长起来的晚清上海移民社会,其激烈的生存竞争、侈靡的世风、炽盛的娱乐文化为这种变革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氛围和生长环境,同时又给其以深深的浸染。海派文化的核心是开新蜕旧,从某种意义上说,见异思迁、较少因袭的移民是海派文化滋生的“天然土壤”。海派文化也如多棱镜似地折射出沪地移民的社会习性和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2.
马尼拉“妇女在发展”大会周梅丹1993年11月16日—20日,中国代表70多人由妇联副主席、第一书记黄启女士带队,出席在凯悦饭店召开的亚太地区非政府组织“妇女在发展”大会.这是由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与菲律宾妇女地位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会议。出席会议的...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的改革不但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今天,我国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已使她们较之于传统妇女对于家庭生活有认识上的重大区别,它直接反映了变革时代我国妇女家庭生活的价值取向。本文依据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中国妇女问题调查”济南地区调查结果,对当代中国妇女家庭生活价值取向进行概括的分析,以求对当代中国女性的家庭社会地位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一、在尊敬父母意愿的同时,更多地寻求婚姻上的自主,已成为当代女性婚姻生活的主要取向。婚姻是家庭的起始。…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法国女权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此期较为激进的争取参政权的斗争在使法国妇女获得参政权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但就实际社会效果与潜意识而言 ,反而是一种使法国女权主义运动更多地带有温和色彩的社会意识 ,即“母性主义”社会意识及其社会影响才是这一时期法国妇女地位明显改观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对此期法国妇女地位的演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闫顺玲 《社科纵横》2006,(11):111-114
鲁迅是最关注妇女问题和社会下层妇女命运的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典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呐喊》《彷徨》中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但命运无不凄苦悲惨的女性人物,分析妇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她们的愿望、要求,以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尽管妇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很长一段历史(见Bryson 1992,Jayawardena 1986;Ku-mar1993),国际妇女运动的概念还是最近才出现的,提出这一术语的评论者普遍将其与1975年在国际妇女年举行的联合国会议联系在一起(见Dagenais ahe Piche 1994,Heyzer 1995;and Canadian Woman’Studies 1997)。1975年,墨西哥举办的第一届联合国妇女与发展大会使人们注意到官方缺乏对妇女生活与妇女利益的关注。因此,妇女运动明确提出应将“平等与发展”作为全世界提高妇女地位的目标。与此相关的一项“世界行动计划”列出14条有关“提高妇女受教育机会、改善就业前景、增加平等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和提高福利”的最低目标(Young 1993:25),世界行动计划(Word Plan of Aciton,简称WPA)还要求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机构以提高妇女的地位、承认妇女所做的未得到报酬的工作并且重估传统性别角色,联合国将1976-1985年称做联合国“妇女十年”。  相似文献   

17.
从《史记》看西汉中期以前的妇女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育松 《浙江学刊》2000,(4):115-118
作为反映西汉中期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文献,《史记》为我们了解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妇女地位的概况和变化趋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当时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较高,贞节尚未成为对女性单方面的要求,三从四德也未成为评价女性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春秋中后期至秦汉,随着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对原始遗俗的扫荡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出现了封建社会强化贞节观念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对妇女的歧视继续加深,夫妻关系逐渐与君臣关系相对应,最终被纳入“三纲”中。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从前妇女只在家庭中干粗活,那么,现在她们在社会生产中也被迫干着粗活。”奥内尔的这个意见是对由18个国家的社会学家编写的集体专著第一章的题目。但是,称该书为集体专著不是十分确切的。第一,在书中,作者们是站在不同的世界观立场上来研究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女争取财产权和继承权的斗争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女拥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法律权利,始于民国时期。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毫无法律权利。直到近代,受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解放的呼声渐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她们才提出了享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权利的要求,并为之展开斗争。从五四时期至20...  相似文献   

20.
战后40余年来,随着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她们所承担的角色数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日本妇女首先经历了“专业主妇”时代,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丈夫在外工作,妻子留在家中专门处理家务,照料子女,妇女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