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睿智公民的一种手段,受到当代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需要的是健全自律的公民,即具有自觉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能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离不开公民教育内部机制与社会制度保障系统的共生整合。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居民身份证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公民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公民的主体性是指公民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这是构建民主政治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它使公民意识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的主体性意识应该包括: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平等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尽管对公民社会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未一致,但中外学者都认可公民社会是个突显个人权利、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具备了自治性、参与性、公开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正是由于公民社会具备了这些特性,说明公民社会的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与公民主体性的内涵相切合的,也使得公民的个体性和自主意识能在公民社会中得以彰显。公民社会的构建促进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界一直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做人”。本文认为,简单地讲“做人”是不够的,关键是“做”什么样的人。在迈向民主化与法治化的今日中国,所谓“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合格的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的兴起在当下中国产生了日益强烈的政治参与要求,现代化与法制化进程加快了这一趋势。人民这一概念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意义巨大,而公民的自主性与人民的整体内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认为两者可以自行融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而只强调其中一个而拒斥另一个的做法在当下也已经不具可行性,更无法化解矛盾。梳理两个范畴的演进,清除对其逻辑起点与理论渊源模糊片面的认识,勾勒出切合实际的良性的政治主体的形象,对当前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民能否成为违宪主体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的功能是规范国家权力 ,一般情况下普通公民不能成为违宪主体。“广义违宪论”将普通公民的一切违法行为都上升为违宪行为 ,实际是将“违宪行为”这一概念庸俗化 ,是宪法价值的贬值。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如普通公民滥用民主权利 ,破坏国家民主制度等 ,则可构成违宪主体。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主要通过视觉表意实践参与到社会生活的转型进程之中,并推动了一种带有显著时代局限性的视觉主体的形成.公民身份既与这一主体形象构成互为表里的逻辑关系,又是深入探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核心议题之一.基于此,对大众文化的视觉主体建构问题进行反思,需要重点回应公民意识的视觉启蒙、公共世界的视觉重建、文化公民身份的视觉形塑等一系列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本土问题.无论对于当代中国人的主体身份建构,还是社会转型的未来走向,这些问题都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任是作为公共权力承载主体的政府与公民权利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它是建立在公民对政府为公民利益服务的动机所作的相关判断基础上的。从公民主体的视角来看,利益诉求是公民信任政府的现实导向,信任信息是公民信任政府的认知依据,信任能力则是公民判断政府可信性的关键。在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三者相互叠合构成了我国政府信任生成的内在逻辑。因此,现代公民的成长与培育也就成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任优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赵淼 《市民》2006,(4):24-25
“3·15”之后,一度沸沸扬扬的“亨氏婴儿米粉含转基因成分”风波,在中国农业部介入调查后,终于有了官方调查结论:亨氏婴儿米粉没问题。然而,为何中国官方检测结果与德国的基因时代公司检测结果截然不同?这仍是一个悬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权利义务主体经历了从人民到公民的嬗变。这一变化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即从政治主体回归到法律主体。体现了社会变化发展与法律进步,既拓展了权利义务主体范围,又充实了权利义务内涵,实现了宪法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权利义务主体的整体性使得人人平等观念有了法理逻辑,同时也为主体的身份识别与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这一进步是历史性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阶段性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及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媒介形态的嬗变,媒介形态的嬗变进而导致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即生产力的发展——媒介形态的变换——表达方式的解放——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传播的历史是一切历史的基础,传播方式的变换必然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当代社会已进入一种全新的现代信息时代,即以自媒体、自出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信息传播时代。它的自主化、便捷化、普泛化和平民化特征给当今的社会民主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同时,也必然给予公民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儒学重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既需要我们对儒家伦理的"前现代性"有充足认识,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儒家伦理的现代性"问题,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儒家"中和位育"伦理观在构建现代公民社会过程中作为一项思想资源的意义.公民社会的这种伦理要求与传统儒家伦理在诸多方面是相颉颃的.因为我们无论怎样拔高传统儒家伦理的"精神价值",无论怎样强调它的超越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儒家伦理是产生于"前现代"的伦理观念,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宗法血缘型社会,这与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民社会是有天壤之别的.  相似文献   

13.
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性追寻的一种表征和必然,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塑造新民可以视为近代中国公民意识启蒙的发轫,纯化人民深刻铭刻着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设计的烙印,回归公民理应成为现代中国公民身份重塑的指向。重新梳理中国公民教育主体的历史演进脉络,或可为现时中国公民教育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性追寻的一种表征和必然,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塑造新民可以视为近代中国公民意识启蒙的发轫,纯化人民深刻铭刻着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设计的烙印,回归公民理应成为现代中国公民身份重塑的指向。重新梳理中国公民教育主体的历史演进脉络,或可为现时中国公民教育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淡薄,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概念与人民群众是不同的政治概念。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公民权是为了确保公民的权利,实现由群众概念到公民概念的转变,由法律规定并予以保障的公民的某种行为;并且通过公民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主客观统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中国社会始终持续着皇权无可替代、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无限地放大集权主义甚至个人独裁,而民众的权利长期被压制。但随着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迅速扩展与共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法治进程得到快速推进,社会上非权力因素的成长与公民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要求我国在传统控制模式中融入社会非权力因素的有效参与以及公民的社会事务自我管理,稳定地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持续的推动力。而公民社会一切实践与发展最终取决于其中的主体——公民的意识、能力、行为等。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社会是由无数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组成。现代公民的培养需要现代公民教育,实施现代公民教育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是宪政法律制度的终极主体。  相似文献   

19.
在写入现代成文宪法之前,公民概念有一个从中世纪通向现代的学术史历程。中世纪城市对公民的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法条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类。这为公民概念通向现代的两种观念传统铺陈了道路,即绝对主义与共和主义。共和观念的传统在前期以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与哈林顿为代表,后期以法国的狄德罗、孟德斯鸠与卢梭为代表,强调积极参与、公共精神与政治责任;布丹首创的绝对观念传统经格劳修斯改造,由霍布斯推向极致,突出消极服从、权利义务与个体自保。劳尔森、洛克、普芬道夫在二者之间寻求调和。公民概念的两种传统在现代国家体系中有不同的汇合方式。法国共和传统的公民经大革命的大众化与民主化洗礼后,最终在宪法上固化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现代概念。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反映在价值观层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社会转型促进了我国公民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本文从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矛盾、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角度分析了我国公民现代公民意识觉醒的根源及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