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著提要     
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期,一种特殊的现代主义,或称宗教自由主义的运动,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得到广泛传播。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力图巩固由于社会与科学进步而被毁坏的宗教阵地。他们认为自己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他们反对传统的基督教教义,企图创立一种无神的宗教,重新论证人道主义思想。P.赫姆斯特里特牧师在《宗教人道主义的实质》一文中说:“美国的人道主义是自由主义基督教与犹太教内部分化的结果。”宗教人道主义奠基者的著作的基本内容是:宗教与人道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关系问题。他们探讨道德的意义与起源、人的自由与责任、生命的  相似文献   

2.
市场的神话以及后发展国家的共同历史[美]K.乔德里建立市场经济是当前一种国际性的趋势,其中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新自由主义作为当前发展经济学中的新正统学派.把经济的停滞与混乱归咎于政府的过分官僚化和过度干预,认为精简政府和市场化才是克服经济危...  相似文献   

3.
今天,对社会党人再也提不出方案表示遗憾是一种合乎礼仪的举止.数年前,同样是这些人曾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非宗教化".尽管如此,当代社会中总有诚恳的人,应该领会这些人讲话的意思.事实上,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尚未受到怀疑.毫无疑问,危机使一些适应经济和社会挑战的组织原则之间重新出现对抗.自由主义声称要使其他调节方式失效.但  相似文献   

4.
范云芳 《唐都学刊》2007,23(5):124-128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古典学派认为自由经济符合"自然秩序",存在"看不见的手";李斯特比喻政府就像"植树者",会在很短的时间营造森林;福利经济学派主张政府只有积极干预经济,才能解决社会福利问题;凯恩斯要求扩张政府职能;新自由主义则要求收缩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新制度学派认为,尽管存在"市场失灵",但政府的过度干预会造成"政府失灵",所以,要在市场和政府之间保持平衡。以上观点对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有的同志把人道主义强调到了不适当的程度,有的甚至超出了一般学术理论问题的范围。一篇抽象宣传人道主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说:“一个怪影在中国知识界徘徊——人道主义的怪影。”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开头语的套用。一百三十五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别开生面地写道:“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怪影”。他们面对旧欧洲的一切反动势力结成的反共神圣同盟,向全世界公开申明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用“共产主义的怪影”,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勃兴和系统而完整地论述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必要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把人道主义也作为一个怪影与  相似文献   

6.
显然,大多数美国人能表面上满中于以一些政治传统因素为其社会福利待遇所作的辩护。其中被最普遍地加以应用的,是对政府、人道主义、新教伦理、尤其是经济个人主义等等的怀疑。在讨论政策问题时,人们会自发地留意这些价值观。这一事实表明,这些价值观对其运用者的意义不是虚幻的。这一结论确证了雷恩和霍兹切尔德的看法,他们断言,人们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成见——古典自由主义的多棱镜来观察世界的。在很多学者看来。这些思想实际上闸明了政治文化,据我们的资料显示,并已在大众中广为传播。然而,我们的发现同时也证明了肯维斯的这一见地:大多数美国人是非思想性的,他们并不使用“自由?、“保守”之  相似文献   

7.
杨逢银 《浙江学刊》2004,(6):190-193
经济自由与社会平等之间的紧张问题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内部一个基本的理论困境和制度设计的困厄.这在价值层面表现为经济自由与社会平等之间的冲突,在制度层面则表现为自律市场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紧张.本文立足于西方自由经济思潮的这一基本困境,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以自律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关系问题为主线,分析了西方经济自由思想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复至新古典自由主义形态演变的三部曲,并总结了其在处理市场与政府之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代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问题》),似乎对人道主义问题的探讨做出了权威性的总结。但是,经过几年来的理论沉思,人们觉得《问题》一文关于人道主义的一些观点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试就《问题》一文的几个观点提出质疑。《问题》一文立论的中心是认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它立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而“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它不能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科学的解释”。就是说,作为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可以接受,作为世界观的人道主义是不可以接受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那么,我们要问:世  相似文献   

9.
一些批评家认为人道主义在美国和世界上是一支重大的力量,人道主义思想和价值标准对于当代世界具有强大的、持续的影响。其实人道主义协会(尤其是北美的协会)都是一些很弱的机构(如美国人道主义者协会已存在40年,却只有3,500人;美国道德联合会已存在100年,只有3,500人;人道主义犹太教协会只有4,000人;宗数人道主义者联谊会,只有300人)。这些机构预算小、成员少,出版物的发行量很小。对它们的重要性我们有时强调  相似文献   

10.
热潮中的冷思考--对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化 《学术交流》2003,(12):116-118
20世纪30年代,新自由主义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现代变种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论的对立面出现。70年代达到复兴并呈现出新的特征。80年代新自由主义对一些主要西方国家的政府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90年代中期以后,新自由主义的一些观点渗入我国经济改革政策,其合理成分对于我们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有价值的,而对其存在的错误还要进行科学的批制。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与中国法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涵盖着人类文明的两大主流文化:一是人道主义文化,二是权利文化。人道主义文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其实质是把人当做人来看待,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有尊严的人;在今天弘扬人道主义文化,还含有恢复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异化了的人的主体性地位之意。权利文化是在近代法治化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就是近代权利文化的经典表述。人道主义文化对应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它为法治提供德性方向的导引;权利文化对应着…  相似文献   

12.
马凌 《唐都学刊》2004,20(3):101-104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伦理学异军突起。它旨在从生态角度重新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从道德伦理角度约束人的行为,值得广泛提倡。然而,部分极端的生态中心论者将生态危机的"精神基础"归罪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则有失偏颇。回顾18世纪西方世界自然观念的演化,启蒙思想中的道德观念被资本主义自利的经济理论所抛弃,在某种意义上,生态危机并非人道主义的僭妄,恰恰相反,是人道主义精神还不够深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的世界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论1945年以后时代的各种确定因素今天已经看不到了,特别是就两个方面而论:一是美国作为最有效的生产者和最繁荣的国家,它曾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处于统治地位,但是今天,这样的情况已经消失了;二是形成国家间相互关系之基础的美苏全面对抗的“冷战”局面已经化为乌有,的确,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为了认识由此而产生的各种预兆,历史上有三个相关的时代值得予以考虑:1945—1990年美国称霸的时代;1789—1989年自由主义作为资  相似文献   

14.
贺生群 《唐都学刊》2007,23(6):58-60
改革开放以来,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人道主义有两种道德含义:作为道德思想的人道主义和作为道德行为的人道主义。把人道主义道德思想转化为人道主义道德行为,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这种转化的实现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和道德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将马克思思想与宗教等同起来,是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著名思想家,如B.罗素、卡尔.洛维特、保罗.蒂利希等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直至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相当影响。其主要内容是夸大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以及对人的理解与宗教(主要是指基督教)的相似之处,以此得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宗教或准宗教的结论,否认马克思哲学的伟大意义。可是,认为以理性为特征的哲学与以信仰为根基的宗教本质有着明显不同;预言并非宗教专利,许多非宗教的思想家也会以预言和信仰的形式谋划未来、给人希望;马克思思想是与现实被压迫人民解放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我们认为共产主义一方面包含世俗性、现实性的无神论色彩;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现实的形上性、理想性,这两种维度的同时存在是马克思思想与宗教区别的最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要了解土耳其今天存在的教育问题,必须上溯到凯末尔主义的改革时期。M.凯末尔在改造土耳其社会的计划中,给学校规定了重要地位:学校在国家的监督下向每一个人提供的教育应该是非宗教的、现代化的和清除了奥斯曼王朝时期经院式糟粕的;学校应该向土耳其人传授西方的技术和思考方式。凯末尔还认为,教育要为另一个目的服务:应该有助于在新土耳其国家的公民中建立起一种共同意识,即年轻共和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与社会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的再发现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新提出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我们认为,一个恰当的市民社会概念能够解决当代的社会分析及社会运动所面临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而言之,这一概念还能说明使民主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计划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当代社会运动在坚持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同时,以不同方式接受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国家-经济三重构架。这些运动还综合了自由主义者们关于个人权利的观点,黑格尔、托克维尔等人关于社会的复合性的观点,涂尔干关于社会团结要素的观点,以及哈贝马斯和阿伦德关于公共领域和政治参与的观点。我们试图论证,与这些运动和观点相关的现代市民社会概念  相似文献   

18.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概念 ,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没有真正的人道可言 ,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我们发扬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而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并没有违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 (一)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1.国外学术界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 国外学术界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的作者诺姆·乔姆斯基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其完成形态则是  相似文献   

20.
英国学者安德鲁·杜伯森 (A .Dobson)在其《绿色政治思想》(GreenPoliticalThought)一书中 ,将生态主义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当代主要意识形态相提并论 ,认为它是在新千年值得重视的崭新的政治意识形态。作者对生态主义与上述意识形态进行比较 ,着重指出了它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其基本观点是 :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盗用生态思想为己用的企图是空想。正如这些意识形态彼此区别一样 ,生态主义也与它们各不相同 ,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一、自由主义与生态主义  杜伯森指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