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水所展示的是时间之流中人与宇宙自然的主客关系,反映了个体生命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的痛苦体验。大海则是古人心仪神往并凝结了无数想象力的理想所在,又成为表达人的超现实追求的象征符号。大海意象是在宗教意趣上寄托审美超越理想,流水则充满了国人务实尚朴的日常审美情怀。二者相互联系照应,共同作用于古人人格系统乃至整个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映光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1)
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张映光在几千年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描写自然的作品蔚为大观、浩如烟海。古代文人在它们的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往往渗透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 相似文献
3.
黄雪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比翼鸟”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可谓源远流长,究其源头和原型可追溯至几千年前人们对野兽禽鸟的看法和理解.通过分析“比翼鸟”意象原型的演变,以及它在古代诗歌、传说等文学作品中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我们能够认识该原型的文化来源及意象象征意义形成的原因,并借以诠释“比翼鸟”意象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乃至现代文学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从主题学角度提出意象主题史新命题。意象这一文学的最小元件,在各体文学中延展泛化,对主题、文体、文学思潮、作家情感心态史都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回族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与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2):125-128
当代回族小说营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并形成了月亮意象、土地意象、清水意象等不同系列,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月亮—水—土地”等审美意象在霍达、张承志、石舒清等当代回族作家笔下所具有的深层意蕴,凸显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状态、生存方式、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6.
张海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跨学科比较虽属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但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古代的泛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的传统以及文学和艺术的密切关联,为跨学科比较提供了宽广的用武之地,故自2 0世纪80年代以来得以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现象。倘能结合古代文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对该方法加以变通灵活应用,相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古代文学的整体特性和对具体文学现象作更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阳晓儒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文章分别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史上有关审美意象的理论观点和西方近现代美学家有关审美意象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中西美学家在审美意象这一美学问题的看法,指出中西美学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及存在的差异.认为中西美学家都认为审美意象具有虚幻性的性质,是情与景。形式与情感的有机交融。 相似文献
8.
陈冬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6):101-106
陶渊明之前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花"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意象。到了陶渊明这里,"菊"成了一个特立的审美意象。之后,"菊花"逐步形成了习用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建构过程中,陶渊明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一是"菊"的南方诗学意象建构;二是"菊"的田园旨趣美学建构;三是"菊"的隐逸象征系统建构;四是"菊"的重阳话语建构。陶渊明与菊意象形成了一种符号化和被符号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红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80-82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特点。中国电影艺术家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运用于电影视听时空艺术的创造上,追求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美学风格,为观众营造出既符合民族审美心理,同时又充分体现中国艺术哲学精神的影像之境。 相似文献
10.
田华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44-46
意象是通过记忆和想象对某物的心里表征,处于物体感知与它成为概念思维之间的中介。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是多层次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它的美学价值永远是一个“非稳态系统”。以意象和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如何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翻译才能达到审美再现。 相似文献
11.
吴晓旭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3-114
古代文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直接向读者灌输,而是通过一系列意象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哀怨意象既可以作为文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悲伤情感意念的载体,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所以,这些哀怨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离愁别绪之悲、闺怨相思之苦、征人游子之思、忧国忧民之怨等多个方面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振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79-82
从意象的角度去感受原始艺术不同于从名(理)的角度去读解它。前者必然沉浸于对道的静观,后者必然落实在对事实的发现。从老子无状之状的审美理想静观龙的传说,龙包涵象的内在规定。龙的意象变形与老子“无物之象”的“惚恍”之美在比照中析厘出一种全新的解释学感受。原始艺术的方圆互释的意象转换在与“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的美学标准的比照启迪之中得以静观人道。此种人道觉悟是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特别是理解中国原始艺术的理性向导。 相似文献
13.
李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Z1)
对文学的人民性,最早做出明确解释的是十九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作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萨尔蒂柯夫·谢德林等人。他们虽然只能从民主主义的人道主义出发,去论证文学的人民性,但是他们已经指出,要使文学具有人民性,就必须表现“整个农民生活的内部意义与秩序,平民的思想的特性,他们的世界观的特点”(杜勃罗留波夫)《论断拉乌丁斯基和〈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他们认为,文学上的人民性“不是在民族特性的意义上,而是用在同情人民大众的利益的意义上,而‘人民大众’这个观念则是从等级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14.
林琴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
简·爱和蓓基·夏泼分别是<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主角,本文拟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分析二者在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方面的相同点和在人生追求上的不同点来阐述她们不同的人生追求是如何导致各自不同的命运的. 相似文献
15.
武丽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91-92
以土和水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张炜的审美追求:张炜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和歌唱者;以芦青河为情感的慰藉来实现永恒;以葡萄园抗争现实,归依心灵;人与自然合一,实现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6.
吕汉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本文从文化学和文艺美学角度阐述了赵树理主要受中国俗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入俗美和汪曾祺主要受中国雅文化熏陶而形成的素朴美的审美特色,并考察了这两种美感形态在他们作品中的体现,最后探索了赵、汪二位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形成的过程及其对各自的审美特色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玉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1 郁达夫是在外国文学的浸渍中提起笔来的,诱发其艺术冲动,并激起他创作勇气的是那个“相貌柔和的北国巨人屠格涅夫”。可以说,如果没有外国文学的催促及郁达夫对外国文学博览而形成的广袤的艺术根柢,那么他创作的一切倾向和复杂多方的形态是难以理解的。可是,与这种对外国文学的兼收并包倾向异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郁达夫则采取了坚决斗 相似文献
18.
赵俊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1):93-98
中国当代作家的审美追求经历了功利化、单一化的歧途,新时期转轨,走向真实与悲剧,进而出现多元与无序的审美新态势。这一审美发展的主要历史教训在于作家重功利轻审美;审美追求与读者的隔膜;作家审美理想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审美意象与装饰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姝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483-484
装饰色彩 ,是一门追求审美意象的主观表现性的色彩艺术。装饰色彩的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产生 ,在审美情感的宣泄中得以升华 ,在心物遇合、物我交融的境界中得以表达 ,在精神之色与物质之色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得以体现。审美意象是装饰色彩之魂 ,装饰色彩的意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黄科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27-130
在张爱玲的作品里,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于她托起对物质生活和物质细节描绘的基石是“苍凉”的底蕴。她借助于“现代鬼话”,借助于“在传奇时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的叙述意图及其具体展开,在“日常生活”和“时代的梦魇”之间建立起了有机的现实联系。因此,“苍凉”,与其说是张爱玲出于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不如说是源自她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层感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