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儒、释、道的生死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心生死问题,是人类一切文化都无法回避而又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儒、释、道三家文化不仅对此有其各自的理论观点,也有其各自的实践过程。儒家重生轻死,强调有为人生,生当做人杰,死则亦鬼雄;佛家重修炼人生,强调生死轮回,追求“常乐我净”;道家重乐生长生,强调生死自然。儒、释、道三家生死观及其实践,不但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风景线,而且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的生死态度可用“吾心光明,亦复何言”来体现,它表明王阳明以人生使命的完成为获得临终安宁的根本途径,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功”层面;在生死价值上,王阳明认为人的生死只有付诸和践履忠信礼义等道德信念才有价值,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德”层面;在生死超越论上,王阳明以“致良知”为“出生死”之道,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言”层面。总之,王阳明全面、典型地体现了儒家的生死哲学。挖掘和梳理王阳明的生死哲学既有助于对王阳明和儒学研究的深入,更有助于当今生死哲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风水文化与生死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生百年,必有一死,生死问题,是人生中的最大问题.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死,或是自己,或是他人,都会对生死进行一定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形成自己的生死观念,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死品质.  相似文献   

4.
寒山诗歌中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深入思考,较为全面而清晰地展现了寒山子对于自己及人类在生死问题上的灵性追寻和诗意表达。寒山子对于生死问题的灵性探寻是终其一生的,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儒家的得"道"而死,死而无憾;道家的"升仙"不死,长生久视;庄子追求的"齐生死"的精神超越;佛教禅宗"生死不二"的佛禅感悟。  相似文献   

5.
以《庄子·大宗师》为文本,阐述了庄子生死之辩的哲学精神和文化意义。王夫之曾认为庄子主旨在于“详于言死而略于言生”,但其实庄子虽然侧重于甚至执著谈“死”,但并不是鼓励人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而注重对死的感悟和探索,并以此来获得一种完全自然的自由精神,达到对生死的彻底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6.
生死矛盾论     
生死是人在生命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矛盾系统,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生与死的矛盾,因为它是每个有生命的人类个体必定要面对的问题.但生与死的矛盾绝不是生死矛盾的唯一表现形式,生死矛盾还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价值性矛盾、有限与无限的超越性矛盾.认识到生死矛盾的系统性和客观存在性,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在直面死亡中实现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生死一体”与“安之若命”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为出发点,探索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庄子在“无为而为”的自觉意识中将生命历程的个体体验塑造成一个中心圆的世界,生和死是起点和终点的重合,死生成为一体。安之若命是生命得以延续、实现生命之自然价值的无可奈何之举,其最终目的是突破生死而得“道”,超越自我达到无待,实现逍遥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死问题在彝族古典自然哲学中?从本体认识论到辩证法都肯定世间万物包括人类有生死?认为自然界生命乃至人 类的存在?是一个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相依而对立统一?而全人类的生与死观念是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人类社会历 史进程的生活写照和生活缩影?反映和再现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个体生命生与死是灵魂崇拜和祖 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反映和说明了“生是死的前奏?死是生的转折”的生死轮回观? 彝族对人类生死现象的认识?不只有唯心 主义的人类生死观?同时也含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种相互并存?也相互矛盾统一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9.
老子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与其道论密切相关。老子思想涉及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和政治学,“道”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老子那里,“道”具有宇宙发生论和本体形而上学的意义,既是万物发生之始源,又是万物存在之根据,还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以及社会人生的法则和准绳。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万物因而也以自然为本性,社会治理、政治方略和人生行为、道德修养同样以自然为宗旨。在生死问题上,老子强调顺应自然之道,其“贵身”论主张安命自足、柔弱居下以得享天年,反对刻意强为和纵欲争利。老子的生死观追求的是效法天长地久之道,生死任其自然,从而做到“死而不亡者寿”。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重生轻死”、道家的“厌生乐死”、佛家的“生死轮回”观深深影响着第三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他们以对死亡的直面、认同,传达着强烈的对生的关注和思考;以对死亡的想象性体验,表达着对生命本质的观照和认识。“死亡”成了第三代诗人自我认知与个性传达的言说载体。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在孜孜求生的过程里,也不断地追求避死,乃至于渴望永生不巧。古老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等世界各大文明系统都有着不同的企望永生不死的观念和一些实际的操作。从生死哲学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追求的永生,都是通过“死”这一桥梁,唯有中国道教求取的是此“生”此“身”的不巧。这一点与现代“克隆”技术所可能提供的超越死亡之路有相吻合的地方。某种程度的“不死之人”终于要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实现,这确实是21世纪和未来的年代里最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生死,乃人生之大限。自然之法则。“不知生,焉知死”,连孔夫子尚且难以索解,况常人乎?钱钟书在《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中,对生死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论述和探讨。意见精辟、辩证,材料翔实、丰富。本文是对钱钟书文化思想研究的论文之一。出世曰生,离世曰死。在出世与离世之间的数十年则名之曰在世。所谓在世,其实就是渐死。禅家者流悟有渐顿。况之以死,则有渐死、顿死之别,叔本华称之为小死和大死。由于人恋于生而惧于死,宁欲生而不欲死。故宁曰生而不曰死。其实,活着即是死着。生即死。既然生即死,则增年即减年,范石湖诗:“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次论人生短促,人生唯艰。故文学作品中有借酒浇愁以忘忧者,有极时行乐图眼前享受者。有养性全身以保其天年者,有求仙访道以期长生者,有立德、立功、立言企求精神不死者等等。次论追求长生不死之虚妄,转而为寻求死后登仙,升入天堂。然而天堂未必快活。神仙思俗,仙女下凡故事,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连众神之主宙斯也在人间修筑外室香巢。刘禹锡诗;“何享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囊王。”文中有对人所以怕死的原因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对生和死有深刻的阐释,其生死观主要体现在生则重生贵生养生;死则乐死,视之为必然,自然;生死一体,齐同生死等三个方面。庄子的生死观给后人很多启示,能让人们满怀生命的热情,去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对生和死有深刻的阐释,其生死观主要体现在生则重生贵生养生;死则乐死,视之为必然,自然;生死一体,齐同生死等三个方面。庄子的生死观给后人很多启示,能让人们满怀生命的热情,去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自杀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自杀的原因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的文化因素.从日本人对自杀者的宽容、日本人自卑的处世哲学、日本人的"死亡即美"的观念等角度,解读日本人在生死问题上特有的文化心理,即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与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生命教育中涉及三大重点问题:生命困顿问题、生命意义问题和生死问题,推进生命教育是提升学生及全体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凡谈论死亡都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回避忌讳谈论死亡,总想远远的逃离死亡,于是谈死色变,生怕一语成谶。然而宇宙万物,哪个生命能逃脱回到零,回到来处?对于世俗之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事莫过于自身死亡之事了,它是人类一切激情欲望内驱力创造力的发端,也是人间一切不公邪恶的肇源地。生死大于天。因而古今中外那些先哲、先圣,那些文人墨客在谈论人生无法回避的生死问题时,无不表现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死亡对话不像花前月下漫步时向情侣倾吐爱意那样轻松和愉悦,与死亡对话,意味着与死神亲近,并与它同行。…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一书对生死问题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本文着重从“生死之理”“生死之变”“死生无变”“养生顺死”四个方面,对《庄子》生死观中的“变”与“不变”进行剖析。“生死之理”是庄子讨论生死问题的理论依据,即道气论。庄子认为生死本为万物生化之一环,其实质为气化流行过程中的聚与散。以此为基础,庄子进而讨论生死之“变”与“不变”的问题。“变”是对生死这一客观现象所作的描述,生死循环无端,自然而然。“不变”则是庄子根据其“齐物”思想所形成之新的生命认识与态度,死生同一,“无变于己”。这种新的认识和态度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养生”和“顺死”的生命态度与实践方式。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专题论著或教科书里,大都把老子的思想及其特征置于他的“道”之下来加以理解,这样就多少忽略了老子哲学中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内容。我倒是倾向这样认为:老子哲学中的“道”,乃是对于人生存在的生死问题的体悟与思考的结果,也是老子企图对人类的生死行为作一本体、形上探索的产物。一老子向往远古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及其生活,可能不是因为“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缘故,而是因为“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重死而不远徒”的考虑。因为在这样一个鸡犬之声相闻却重死、安土而不喜往来的宁静社会里,可以把人的生命活动固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把死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因素的僵持性结合起来,从而能够避免死亡对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结构、个体生命价值意义的摇撼和振动。倘若人们情愿、乐意把自己的既生之后、将死之前的生命活动限止在一个毫无人为痕迹的自然境界里,人们自然就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相似文献   

20.
生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关切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之主题。方以智在反思与批判基础上会通三教之生死旨趣,提出了"生死之技"与"生死之道"之分野,并从"心通生死"、"生死不二"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向度对"生死之道"进行了深度诠释。方氏关于生死的关切与诠释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生死观的内涵,形成了其特色独具的生死智慧。它不仅对其自身的生命路向的选择影响巨大,而且对当下处于浮躁世风之民众超脱生命困境、考量生死之意义亦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