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两步描述"山寨"语义演变的过程.首先是"山寨"本义及其初期的语义演变,然后是当代"山寨"新义及其语义内涵的拓展.语言学角度下探究"山寨"流行的原因为:现有词汇系统中的词语空位造就"山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山寨"在"山寨X"语模中有强大的构词能力,语义内涵也具备可拓展性和可变性;"山寨"作为一语言模因成功被使用者不断复制、类推和传播开去.以上"山寨"流行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新词新语的发展演变也可能体现在句法上.  相似文献   

2.
"山寨"是2008年度热词之一,使用频率高、指称范围广。通过对"山寨"语境内涵进行分析,并对五个具代表性的"山寨"族词进行探讨和试译,提出"山寨"语义是多层面的;英译"山寨"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而不能一概用shanzhai来表达。  相似文献   

3.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女"语义场内"女"词族:ma21ma21tie55"女人"、piu35"女孩"、a21ie55"母亲",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女"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4.
"山寨X"新词的诞生,是认知主体体验现实表征,形成心理表征,实现语言表征的过程。伴随着"山寨"语素的去范畴化和"X"语素的泛化,"山寨"由词汇地位降格为一个构词语素。"山寨X"构式的多产性与"山寨"语素语义的差异性缘于认知心理、认知方式和语言本身对语言模因的驱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一两年来流行热语"山寨"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与社会公众的诠释相互参证的方法,推衍出"山寨"一词在新义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试图挖掘隐藏在新鲜语言事实背后的语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一两年来流行热语“山寨”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与社会公众的诠释相互参证的方法,推衍出“山寨”一词在新义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试图挖掘隐藏在新鲜语言事实背后的语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山寨"一词的来源,并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山寨"族词语的语义特点,认为"山寨"族词一般是通过语义引申、语义扩张、语义泛化、语义转移这几种方式派生而来的,其发展前景应由大众接受程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小三角”理论对于语言现象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运用该理论对语法事实进行多角度研究,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相关语法现象。研究以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理论为指导,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对“X派”词族进行分析。语表形式方面,“X派”的语表形式主要表现在音节和词性两个层面。语里意义方面,“X”的内部结构关系多样,以动宾和偏正关系为主,在句中可以担任主语和宾语;“X派”的语义内涵主要由“X”决定,“派”的语义处于逐渐虚化的状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泛化性,使得“X派”词族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语用价值方面,“X派”词族的使用可以形成注意焦点,凸显主观性,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表现出积极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她经济"等"她X"族词为例探讨其由来、构词意义和特点。结合"她X"的内部结构特征、语义演变和语用特点等方面的表现,探讨"她经济"对基本构词语素义的影响,"她X"的语义指向的变化以及所折射的社会语用心里。  相似文献   

10.
"一族"是个类后缀。类后缀"一族"在发展中存在着逆向语法化现象。"一族"逆向语法化的过程是由类后缀独立为词,再由词发展为短语。"一族"的逆向语法化是由于语言内部动因所致,并以适合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形式和语义为条件。  相似文献   

11.
"诗化小说"构建了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符号系统,其内在的价值规约在于诗性的人生意义,形态上则表现为歌唱性的语言节奏、意象性的空间想象、超越性的隐喻意义等多元旨向。一定程度上,这形成了小说语言向深层意义运动和达成诗学机制,而探讨、辨识这一问题,对于认清"诗化小说"乃至现代小说语言的维度,深化、丰富现代小说形式研究的人文深广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意义”和“当下语言”都不是自明的概念。“意义”不是事物和人的自然状态,“意义”在历史中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意义”往往是一种“当下语言”,将能用“当下语言”诉说的东西建构为“意义”。“当下语言”即被当下通约为可交流性的语言状态,因而对于“意义”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建构作用。在当下建构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理念中,人文科学、文学、哲学、语言等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塑造时代之“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反"最早使用于音学领域是佛教译经中用汉语音二合对译梵文音,进而作为专门的二合注音术语;"切"最早用于论说语音时是"精确、确切"的意思,中唐以后其使用义变化相当于"反";此后,"反""切"皆是"二合"注音术语,不再有分别。  相似文献   

15.
"的"是汉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汉语语法总结"的"的使用方法有十几条,然而还是不完全准确。"的"使用与否,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于语言的节奏,在学习时,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来学习。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让学习者去体会,因为该诗的节奏性很强。通过背诵这首诗,建立"的"字用法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的"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对王有三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的内容与编次进行了全新的分析评价,认为王有三先生所编的《中国善本书提要》治学严谨,学术性极强,其对敦煌学、蒙学的研究极富价值,给后学者极大的启示,并指出王有三先生研究中的辨真伪功夫和勤奋的治学态度,是学界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小词"与"词小"不属同一范畴。"小词"属形式美学范畴,"词小"属道德美学范畴。"小词"依词体短小而生出,注重的是形式,成为词体文学的专有名词,极少含有贬意;"词小"由词的内容而论,注重的是伦理道德,是时人对词体文学蔑视的表现。二者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8.
汪道伦 《南都学坛》2002,22(3):51-54
“情不情”“情情”是情榜对宝黛二人具有结论性的评语。脂砚斋也认为宝玉有“情极之毒” ,此评不确 ,应予以辨正。因钗麝非宝玉情之所钟 ,而情之独钟是黛玉。弃钗麝为僧是宝玉的情极之变 ,亦是一种“情极之情” ,而非“情极之毒”。情不情的核心是儿女真情。宝玉对黛玉、晴雯之情就是天然情性去私净欲后的无瑕真情。“情不情”与“情情”不能分开 ,宝黛二人均可说是“情情”。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新人为宗旨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对于这门课程,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模范意识,要有广博的知识,对教材的整体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有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要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加强语言和形体语言的表现力,以此来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独居一席。其以独具个性的笔墨体现了中国文人灵魂深处自觉的责任感和心灵的感悟,富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