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型农业就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的产业。萧山区发展都市型农业已具备了区位、实力、环境等优势,其都市型农业发展主要有科技型、生态型、开发区型、休闲型四种模式,呈现功能齐全,但整体布局散乱;初具规模,但发展潜力不大等特点。建议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完善机制,规模经营等,促进萧山区都市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都市型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都市型农业、农村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农业、农村,其本质是融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最终消除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基本差别.因此,都市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本报告试图从上海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充分兼顾国家对统计的“一般需要”和地方对统计的“特殊需要”的基础上,研究、提  相似文献   

3.
魏永俊 《浙江统计》2008,(10):34-35
都市型工业是指适应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利用都市的生产要素,依托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现代物流等社会资源,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以都市微型工业园区、楼宇经济、社区经济为载体,满足都市特有的市场需求、居民消费需要和环境要求,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的现代绿色工业。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绍兴市越城区都市型工业经济的基本状况,指出发展都市型工业经济的优势,并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两型农业是重点.文章论证了碳税与发展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关系,对我国碳税和税制绿化进行设计,并提出和思考了相关的公序良俗、臻善财政配制和法律安排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影响的保障程度.农业生态安全则包括两重含义, 其一是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未有受到破坏;其二是农业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安全的,即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可提供足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6.
张可  聂阳剑 《统计与决策》2017,(14):118-121
文章通过对比分组的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水环境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是农业面源污染的Granger原因;农村水环境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恶化;环境政策约束下,单位总氮、总磷排放的产出效率有所增长,但生态需氧量(COD)的经济产生并未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各业经济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社会生产活动从以农业生产为主逐步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进程。这是我们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模式中走出来,迈上向现代工业化社会全面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实现工业化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生产价值标准,它要求在GDP中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并超过农业;二是劳动力标准,它要求在整个社会劳动者构成中,从事农业(农林牧渔)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并使农业劳动力比重小于50%。统计资料显示,桐乡市1984年以前还处于农业…  相似文献   

8.
李明亮  李艺 《上海统计》1997,(4):6-9,3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产品的价格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农业主要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调控能否保持其稳定增长,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通过调节供给和需求,从而引导生产.但是由于社会经济非常复杂,导致了价格与生产或供给关系在不同环境中存在多样性.第一种情形,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调控有效,价格是制约生产或供给的主要因素,如果价格上升,则生产快速发展或供给不断增长;第二种情形,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调控反应很迟钝,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调控力度很小;第三种情形,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调控力度呈显著的递增趋势,随着价格的不断涨落,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反应越来越明显;第四种情形,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调控力度呈显著的递减趋势,当价格不断上涨时,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调控力度越来越小,即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调控功能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而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杭州桐庐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对其城市化建设有利条件以及农村人口转移难、小城镇功能较弱等难题的分析,提出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城市;融入"长三角",接轨大都市;处理好建设新农村与城市化的关系;以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建设等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及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龙头企业是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延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和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企业。几年来梅州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为对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有较全面的了解,最近,梅州市统计局、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县级以上主要农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一、粮食生产仍然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众所周知,粮食永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料.因为粮食具有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特殊功能.从而使粮食生产成为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但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2.
金洁源 《上海统计》2000,(10):36-37
改革开放以来,嘉定农业生产结构经过了几次调整,从调整的效果看,以往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目前,经过长期的农业技术革命,嘉定区的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少数品种滞销积压,农业发展已从资源单一约束转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农业还将接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严峻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在这轮调整中,如何以市场为导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和产品升级的战略,建设都市型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13.
王韫 《山东统计》2009,(4):29-30
作为东营市的中心城区,东营区的农业有其较为独特的经济构成,农业虽然在经济总量中仅占0.5%,但承担着中心市区蔬菜和部分副食品供应的重要任务。东营区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城郊型特色农业,实现农业根本转变的途径是坚持以发展中心城区现代农业为目标,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良好机遇,以城郊经济建设为重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走生态、高效、可持续的中心城区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农业投入产出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丽荣  徐翔 《统计与决策》2016,(16):121-124
文章利用全国30个省区1978-2013年的农业生产数据,借助于超越对数函数构建随机前沿模型,估算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发现有偏技术进步和化肥是现阶段各省区农业增长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省区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农业增长的依赖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不仅仅要依赖于先进技术的开发,还应加强熟练运用已有技术;农业发展应采取分区域、分省区、差异型梯度式政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也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格局,但也存在人地比例的紧张关系并未随城市化进程得到改善、代表适应城市化发展需求的种植业产品生产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统筹城乡建设、因地制宜定位农业生产的发展目标、实施土地流转工作等,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徐平 《上海统计》1998,(11):40-42
上海农业企业在90年代进入了迅速发展期,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的大中型农业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对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在加快发展上海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也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为都市型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据农业普查资料,截至1996年,上海拥有大中型农业企业621家,占全市农业企业总数的36.1%;从业人员4.51万人,占全市农业劳动者的5.1%.  相似文献   

17.
农户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经济主体,其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户经济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农户的经营行为及其效果。因此,研究和分析农村住户的经营行为对挖掘现阶段的农村生产潜力,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拟利用农业普查资料对诸暨农村住户的经营行为以及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加以研究,以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住户经营行为。一、农户经营基本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虽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已经既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不符合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规范。所以,探讨以市场化、国际化为要求,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完善我国  相似文献   

19.
郭建民 《统计与决策》2006,(18):132-133
1农业生态力的内涵生态力是2003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测评报告中首先提出的概念,所谓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农业生态力是反映农业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概念,是指生态环境服务于农业生产、向人类提供农产品的能  相似文献   

20.
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好转和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宣传教育活动,彻底转变农牧民落后的传统观念 相对而言,西部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与内地农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生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西部农民无疑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离开他们的自主行动,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西部农牧民群众中广泛宣传生态保护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思路,在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中求发展十分必要。要大力传播环保意识,让广大农牧民从珍爱身边环境开始,不断激发起他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