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景理论与个体决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微观经济学基于"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个体决策严格遵守期望效用模型,从阿莱1953年开始,实验经济学在个体选择与决策方面发现了诸多与期望效用理论不一致的现象,或称之为"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风险决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早在两百多年前,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 damSm ith)就已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他认为经济个体是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此后,“理性人假设”就一直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假设之一。这一假设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具有严格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汤光华 《中国统计》2003,(11):34-35
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许多学科努 力发展的方向,经济学就是其中之一。它应用效用、成本、供给与需求等概念分析人类几乎无所不包的一切行为,不管你是在企业里运筹帷幄,还是在市场上讨价还价,你其实都是一个经济人,都是在进行理性的分析,你总是想通过你的行为实现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A-S模型对税收征纳成本的分析,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石。这种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中的作用。现实经济活动中,税收交易主体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因此结合社会心理学,基于示范人——模仿人模型对A-S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有利于增强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第一假设,“经济人”需要理性思维。“规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元素,不讲规则就难以保障市场活动的正常运行。“为顾客服务”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企业必须理顺与“上帝”的关系。理性思维、规则意识、顾客观念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6.
一、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博弈分析模型构建(一)模型构建的几个前提假定我们首先假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是“理性经济人”,由于行政管辖职能范围的大小不同,导致两者自身的利益追求和所要达到的行政目标也各不相同:(1)一方是中央政府,其目标是实现全国范围的效用最大化(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和社会福利、公共产品供给最大化);一方是地方政府,其目标是获得中  相似文献   

7.
民政部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国离婚的比上年增加12万对,结婚的比上年减少44.1万对,这种现象除了可用统计分析中的“基数”原因解释外,其背后的经济涵义却颇费思量。事实上从2002年新婚姻法实施以来,结婚并未因门槛的降低而出现井喷,相反离婚率却持续走高。用理性的经济学去解剖浪漫的、神圣的婚姻有些不合适,更有些残忍,但是可行。因为现代社会的婚姻几乎都是出于自愿,偏好理论以及理性经济人假设适用于此,同时婚配过程是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由当事人进行选择与竞争的过程,因此,成本收益分析、效用价值分析等原理也就有用武之地。即使是…  相似文献   

8.
杨艳 《统计与决策》2004,(6):119-120
一、现代企业中的代理问题 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随着两权的分离,企业内部就产生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双方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冲突产生时,代理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便产生了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博弈论中一个基本假设是参与人是理性的,即在面临即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这种假设称之为理性选择理论(RCT),是一种仅考虑收益绝对值的理性.文章从收益绝对性和收益相对性两个角度阐述了理性的含义;并在新的理性范畴内重新解释了RCT简单地归结为"非理性"或"高尚品德"的行为;最后讨论了理性与公平、道德的联系和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寻租理论看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中“经济人”、“理性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说的是一个意思,说的是任何人都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文的讨论基于如下假设:人具有有限理性并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就是说只要有机会就会采取收益最大的行为,并且他并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到今后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和后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国有企业的亏损会如此之大(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有1/3明亏,1/3暗亏),以及国有股减持为何成为一种必然,减持多少才合理。诚然,原因是很多的,我这里讨论的是寻租的存在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动态效用函数与消费者均衡原理构建居民消费选择模型,依据我国21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探讨了居民对于效用延期不同的两类商品消费行为是否理性的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对于效用延期较短商品的消费更具理性,消费习惯与价格预期均具显著影响;而对于效用延期较长商品的消费行为在2004年以前比较理性,这种逐渐偏离理性状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期.  相似文献   

1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利益的驱动经济学假定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制度经济学认为个体只有有限理性,因而每个个体都在它所依存的体制下、所允许的有限范围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必然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些  相似文献   

13.
投资项目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进传统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处理随机因素和概率因素方面的不足,以及解决评价主体有限度理性评价决策问题,文章基于不确定性的环境假设和有限理性的人性假设,以评价主体效用为敏感性分析对象,以确定性因素、概率风险性因素、区间风险性因素为分析对象,研究不同风险效用类型评价主体如何进行有限理性敏感性分析决策,试图对传统敏感性方法作有意义的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汤光华 《中国统计》2004,(10):34-35
效用是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理所当然地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发展出来的现代投资学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从消费或收益中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是经济人在进行选择时的目标取向。 统计学家贝努利在1738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风险评估新理论释义》中就提出了效用的概念。他指出:“确定一个项目的价值不能以其价格为基础,而要依照它产出的效用。项目价格只是由项目本身决定的,它在人人面前平等。但是效用取决于评估人的特定环境。因此,毫无疑问,1000元钱收益对一个穷人来说比对一个富翁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诚信经济人"假设与企业诚信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争鸣 《统计与决策》2006,(14):160-161
1“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解读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认为“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促进了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然而如何解释现实中自私的经济主体不顾甚至破坏基本的市场伦理,导致对整个经济产生破坏作用?斯密在《道德情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思维范式,以效用最大化作为价值基础,探寻中国转型期家庭代际转移的主要动机。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家庭代际向上转移中的利他主义动机,还是家庭代际向下转移中的依赖动机,都是基于转移的接受方没有充足的经济资源满足其自身生活需要。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仍不具备条件通过公共转移支付解决庞大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因此,私人转移支付必须发挥作用填补公共转移支付留下的空白。就基于依赖动机的家庭代际向下转移而言,如果成年子女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稳定收入,足以支付其生活成本,自然会减少对父辈的经济依赖。公共政策对于解决社会养老和广大年轻人群入不敷出的困境,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过度经济依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定理表明,惩罚型法律调控能够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和提高处罚力度的方式,有效降低理性行为人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合法行为收益与降低违法行为收益会对理性主体效用产生同样的影响.探讨了合法行为收益差距对理性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收益差距的扩大会提高理性主体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且这种效应对低收入群体最为明显,通过立法司法方式降低收入差距能有效地控制违法犯罪数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建立委托代理问题数学模型,求解了不同成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报酬构成,并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了经济报酬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能力,给出了激励性收入给付形式的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毛刚  朱莲 《统计与决策》2006,(18):16-1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自利偏好、利他偏好和互利偏好的新的理性行为人效用假说.这种广义的效用假说既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又能与主流经济理论相匹配,从而把经济学狭义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方法推演至对行为人整体行为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文章认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