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 一九三六年十月初,我随红军前方总政治部驻在陕北定边县绍沟沿村。这时正准备同胡宗南打最后一仗,指战员都很忙,没有时间与我交谈,我抢在这个间隙随几个同志去定边县城。别的同志去都有工作,我呢,只是怀着急切的愿望想去看看慕名已久的董老(必武)和成仿吾同志,还有我在上海平民女校的同学钱希君。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二日,是杜国庠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岁月流驶,杜国庠同志离开我们竟如此多年了。然而,我对他的怀念并没有被时光冲淡。在学术史研究工作向新的领域深入的时候,在我回顾过去漫长的战斗历程的时候,晴窗涉笔,或风雨灯前,偶一凝思,杜老的神情风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此亲切,如此可望而不可即啊!倘若人生有所谓“执着”,那么,这种确然不可磨灭的“执着"该是十分可贵的吧。因为这中间凝结着我们在学术战线上并肩战斗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是极其宝贵的。  相似文献   

3.
《汉文学史纲要》这部鲁迅著作,一向不曾为读者所重视。我之读这部书,还是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为了批判四人帮在批儒评法中对鲁迅所进行的肆意歪曲时,才把它浏览一过,觉得里边极多精义卓识,但还没有深读。直到最近,才重新加以仔细的研索,深深感到这部著作,其论述虽限于从先秦到西汉,但它却处处显露出作者的真知灼见,从而为我们树立了研治文学史方面的范例。现借纪念鲁迅先生百周年诞辰之际,来谈谈自己对它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马佩,李振江(河南大学政治系)读了吕国忱同志《悖论本质之吾见——兼与马佩、李振江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吕文”,载《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之后,觉得其中对问题的论述以及对拙作《论悖论的本质》(载《中州学...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一九七七年一月六日, 是我们敬爱的陈军长—— 陈毅同志逝世五周年。 五年的时间虽然短暂, 敬爱的陈军长呀, 我对您深刻的怀念, 久久不能在人前吐露, 这遗憾却无法用文字来补填。  相似文献   

6.
1993年8月13日,我们党的久经考验的老党员、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李培南同志不幸与世长辞,终年88岁。虽然他因年事已高离任我院多年,但他对我院的科研工作仍然一直十分关心,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高度责  相似文献   

7.
陈毅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七年多了。 人民的历史,象长江大河一样,经过一段暂时的曲折,终于又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向东奔流;而我们战斗一生、含恨死去的陈毅同志,也已成为永远受到人民怀念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8.
刘澜波同志是东北军党的工作的主要创始者,是新中国燃料工业、电力工业的优秀领导者之一,为党为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个有理想,有远见,胸襟开阔的人,是个有骨气,有血性,疾恶如仇的人,是个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尽瘁而后已的好同志。光阴荏苒,和澜波相识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一九三○年,我随东北军进关,当时任一‘六师参谋处长,驻防南苑,听说一○五师师长刘多荃有个堂弟叫刘澜波在北京大学读书,是共产党员,但是没见过面。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三年初,东北军经过热河抗战,撤离长城防线。张学良被迫下野出国。我接任六四七团团长后,移驻易县城里,  相似文献   

9.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全国文化界,特别是文艺界都积极进行各种纪念活动。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和上海地下文化活动时期,都间接地和鲁迅先生有某些联系。在解放后五十年代,我曾应严文井同志的约稿,写了一篇简短的纪念文章。值此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之际,我又写了这篇既是纪念又是回忆鲁迅先生的短文以表示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忆念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对唐朝的兴衰史及其文化做过研究,很得些文史学家们“没有见到的话来”。他计划写作的《杨贵妃》,就是力图用文艺的形式展示其部分成果,以为现实服务。因此,鲁迅于一九二四年夏,利用给陕西省“暑期学校”讲中国小说史的机会,在西安做了许多实地考察。这些,不但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值得追念的。  相似文献   

11.
鲁迅涉猎过多种文体,其中以杂文、小说影响最大.但学界有一种倾向,认为鲁迅的后期杂文比早期的小说创作更为重要.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辩,认为鲁迅在"创作"的意义上,一向坚持认为小说和散文是他创作的正宗.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又明显地倾向于推举《呐喊》.《呐喊》在鲁迅文学中所占的地位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 二,当时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 三,现在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推倒了这三座大山,但是还没有完全挖除干净,封建主义残余势力(主要是习惯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没有  相似文献   

13.
谢怀 教授与世长辞了,我感到心中失 栻落了些什么! 论年岁,他长我 11岁,既无师生之份,也无同窗之谊;论工作,从未在一个单位相处,更无同事之情。但 20年来在民商法这一领域内又与他多有交往。他的学识与为人我尊之为师,我习惯称他为“谢老”;他的平等待人精神,我视之为友,有困  相似文献   

14.
诗情的浪涛呵,在胸中翻腾不已,深深地怀念您呵,敬爱的总理!多少次想为您唱支颂歌,思绪万千呀,不知从哪里唱起!去年的今天,我们淌着热泪和您永别,悲痛地呼喊着您呀,总理,总理……祖国的天空呀,一时变得如此沉寂,哀思却如无边的大海奔腾不息……崇山峻岭向您俯首致意,茂密的山林为您庄严肃立。圣洁的花圈呵,摆满了中国的大地,半降的红旗呵,向您行崇高的敬礼!为您奏起哀乐呀,震动了五洲大地,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鲁迅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所作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指出:“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鲁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从事文学活动的三十年中,尤其是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之后,呕心沥血,培养文艺青年,造就文艺新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示:“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指出:自“五四”开始,“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  相似文献   

16.
我叫徐立业,今年68岁了,中共党员。原籍山东枣庄,从小跟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了皖东的半塔镇。这里地处两省(皖,苏)四县(来安、天长、六合、盱眙)交界处,山岭环绕,物产丰富。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便成了我们新四军在皖东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当时新四军的第五支队司令部就设在离半塔不远的冯郢,半塔镇上驻扎了一个教导大队。经常有些上级首长来这里。  相似文献   

17.
发表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非常特殊的小说.它是鲁迅沉默多年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说的发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诞生,标志着现代中国的启蒙者是以一个狂人的形象诞生的,也标志着中国小说叙述开始从"无我"向"有我"转变.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微言大义——重读《狂人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非常特殊的小说。它是鲁迅沉默多年之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小说的发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诞生,标志着现代中国的启蒙者是以一个狂人的形象诞生的,也标志着中国小说叙述开始从“无我”向  相似文献   

19.
1994年9月21日凌晨2点15分,学报主编彭英全同志因心脏病复发导致脑栓塞,不幸逝世。得悉噩耗,剧烈的悲痛猛然向我们袭来,我们震惊万分,我什]悲减欲绝,我们没有料到,最后的离别竟是这样的匆忙,这样的突然。我们默默地坐在编辑部,望着桌上几年来出版的凝聚着彭某全同志。心血和汗水的厚厚的一迭学报,我们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多年来和他在一起工作、战斗的往事,顿时浮现在眼前……。1988年5月,学院为了加强学报的编辑力量,提高学报的质量,决定成立新的编委会,并任命民族研究所所长彭英全同志兼任主编。自此以后,彭英全同志和…  相似文献   

20.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竹内好写作《鲁迅》时的重要参考文献。“竹内鲁迅”的一些批评意见虽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却又有别于中国鲁迅研究的正统观念,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回心”、“挣扎”、“抵抗”的鲁迅形象。它们影响了20世纪日本的鲁迅研究,也为中国的鲁迅研究提供了来自异域的文化批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