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东亚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使全球经济都受到深刻的影响。邻近东南亚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云南省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这次金融危机对云南的外贸出口结构是一次检验,它表明云南外贸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都存在一...  相似文献   

2.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货币政策——短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巨大,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复苏的曙光逐渐在中国、欧美国家乃至全球显现。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破坏性仍然未能全部消除。理性分析、评判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复苏中的效应,为今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持续多时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毗邻东南亚的中国也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银行业的发展来看,既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深入探讨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1.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加大据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国不少银行为国内企业出口东南亚和韩国而提供的贸易融资,已出现倒帐。这一方面是因为上述国家的企业因危机而陷入财务困境,因而无力支付到期债务,另一…  相似文献   

4.
在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三年,又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无情的金融危机击垮了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从泰国到韩国,东南亚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地区)无疑像经受了一次金融大扫荡。这次金融危机无论从时间、范围上,还是从强度和负作用上,都超过墨西哥金融危机。同时还伴有像百富勤清盘等局部性的金融阵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金融危机接连发生,实令业内人士怵目惊心。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但危机的余波还在侵扰着人们,金融危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人们应当从中汲取教训,减少或杜绝危机…  相似文献   

5.
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国金融危机在给世界金融和实体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人们对这场金融危机进行反思.新自由主义在西方曾经盛行一时,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对金融业的影响首先导致金融监管不断放松,中央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控制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对过度的金融创新几乎失控;其次,美国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与实体经济相对衰落也使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对河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特征。本文首先从两次危机对河北省出口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然后以收入、价格、人民币汇率和外商投资对河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和理论对两次危机影响河北省出口贸易的几个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最终依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启示,以增强河北省出口贸易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97年7月,泰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亚洲及世界,形成了一次大范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仅给亚洲经济,同时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和损失.面对这场危机,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保持人民币不贬值.文章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了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与影响;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特征.本文主要从两次危机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影响程度等方面特征进行比较,吸取经验、教训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兰州学刊》2010,(1):64-67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分析多集中于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力。不可否认,滥用金融衍生工具是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由资本逐利本性和实体经济部门低利润率共同耦合作用下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文章从分析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入手,说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载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必然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只是实体经济矛盾释放的形式,应对危机必须从实体经济入手。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正从最初的次贷领域向全美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蔓延,影响范围逐渐波及全球,中国也不能幸免。尽管吉林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相比沿海地区所受影响较小,但长期的不利因素却不容忽视。在深入分析研究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正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轶  邓洁 《天府新论》2005,(2):59-61
二十多年的经济全球化,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其利弊的争论,直接决定着这一运动今后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具有极大的不合理.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应立足实际,从内外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影响,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发展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对全球经济及人们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对危机根源的认识与把握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以行为金融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就全球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本质与根源,从监管机构与投资者的行为偏差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从监管机制纠正与理性投资行为培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横扫到全世界,覆盖着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给全球的企业造成了大小不等的负面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差而在危机的席卷之下困难重重。在中小企业面临的所有困难中,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提出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要求,是企业所需、经济所需、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史上两次较大金融危机推动了美国、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促成了世界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本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系列连锁震荡反映,世界各国文化产业面临严峻考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深入和扩大,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可能是一次"机遇".文化企业要以诚信为本.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应加强彼此间的对话与合作;加强创新.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来势汹猛,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为H战结束以来之罕见。至今日元仍在贬值,国际投机者不断狙击港元,东南亚、东亚地区货币汇率额波不定,亚洲的整体经济仍在恶化2中,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如何认识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应汲取哪些教训,应得到什么启示,从国家领导人到企业经营者,从理论界到经济金融领域各界人士无不在关注和研究。一、亚洲全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起源于1997年7月间的泰林贬值.表面上看,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货币炒家们…  相似文献   

17.
黄从南 《南方论刊》2010,(6):16-17,10
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给化州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新机遇,提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推动化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去年7月初,从泰国铢开始,东南亚一些国家货币相继贬值,引起这一地区的金融危机。这次因宏观经济的恶化、地区经济特性、金融产业的落后等原因而发生的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亚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们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在当前金融危机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制定怎样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呢.本文对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探讨有助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