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语文提出企业技术创新(STIE)应当以环境保护性技术创新、资源节约性技术创新和社会利益性创新为三个侧面和支撑,以创造经济效益为基础,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内广义价值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STIE要领核心过程、影响环境以及推动模式作探索性分析,从成本与收益国角度剖析STIE动力机制及其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对高新区发展的现状和机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市场化理念的基本思路,即从以政府推动为主导过渡到以市场推动为主导,从以政策优惠性支持转变到创造成熟的商务环境,从以政策导向引导技术创新转变到以市场、技术、政府为综合动力导向引导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为立足点,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以及山东省技术创新现状,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丰富和合理配置区域资源、营造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动力的提升等,从而增强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首先从创新形式、政策环境、服务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加入WTO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2016—2020年26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定量检验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三者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寻租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环境绩效,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呈U型关系;环境绩效在绿色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寻租反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同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提出企业在绿色转型的同时,还应减少非生产性投入,遏制国有企业的寻租牟利行为,实现环保和财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安徽、山东等六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河南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构建了以技术创新潜在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实施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四项指标为基础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是提高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志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之源,研究发现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和如何开展技术创新,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条件,还受到竞争对手行为和市场环境的影响。针对研究结论,文章总结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就如何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矛盾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成为解决此矛盾的关键。以2006—2013年中国的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全行业按照污染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研究环境规制在不同污染行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污染密集差异性的存在会造成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不同,其对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轻度污染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分析环境规制对不同污染业造成影响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技术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功不可没,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日益迫切.而环境技术创新则能够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鉴于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文章分别以环境专利授权数、环境技术研发经费衡量环境技术创新产出和环境技术创新投入,运用中国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环境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中国各省区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差异明显,环境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同时指出中国环境专利制度尚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应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的延续性、创新动力机制的持续性、创新过程的能动性、创新战略的适宜性、创新活动的时效性、核心技术的领先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包括以企业为核心的持续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橄榄型的持续技术创新系统结构、"档位战略"型的持续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技术创新目标、螺旋上升的持续技术创新过程、公共政策营造持续技术创新的"效率环境"和人文环境、持续技术创新的评价是一种系统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从河南省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现状出发,我们认为现行产业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优化河南省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环境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技术创新机会具有时效性、平等性和优化性的特点。网络时代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要想在网络时代成功利用技术创新机会,需要以合作创新作为保证,以虚拟技术创新作为先进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技术创新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树立创新观念、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加强企业管理,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难点、成因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5年(1978—2003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很大,主要存在创新主体缺乏,应用需求不旺,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难破的三大难点和资源、资金、体制和观念四大制约因素。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概括提出了“以国家农业科技机构为先导、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化为骨干、农业科技创新专业队伍和农民科技示范户为主力,系统集成创新农业大循环经济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中国特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相应政策措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农业大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培育农业技术创新新型主体、建立新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体系,突破资金制约;完善强化农业技术创新保障体系,优化农业技术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技术创新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终极旨归的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的推进必须实现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通过弘扬生态文化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生态觉悟;要加强政府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生态技术创新体系为生态技术创新营造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对实力不强、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影响尤为严重。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是帮助中小企业渡过严冬的重要法宝。文章试图以全球经济环境及中小企业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框架,指出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必要性、现实性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哈萨克斯坦高度关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它4新项目,阐述了以自然保护隧为依托,在能源类产业环保技术创新中的投资决策方法。在文章结尾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有利于对能源行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决策指导、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时期,地方政府和企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压力。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进步因此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河北省为例,选取2009-2012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通过针对区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重影响分析,得出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出"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激励效应,在区域内表现得不显著,企业规模、投资水平等因素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投资水平,对技术创新产生了间接影响。为此,要求地方政府应当制定适宜的环境保护措施,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来消除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环境规制对环境技术创新影响效果实现的约束条件,进而结合政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及激励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环境质量的事实,引入辅助变量污染排放量,构建环境规制对环境技术创新影响的连续模型。对连续模型化简后得到离散模型。根据离散模型,结合我国环境规制与环境技术创新等历史数据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得出环境规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及实现该影响效果的约束条件,并提出提升环境规制对环境技术创新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三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形势下提出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再阐释,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三个维度论证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并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三维模型;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内核膨胀机理与网络协同机理,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从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具有操作性、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