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动词派生的名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语义丰富多彩,自有特色。可通过联想原动词词根同其他词的横组合关系,结合名词化、具体化、数形和数念的辩证关系来研究和解释这类名词。  相似文献   

2.
来源于同一个根词(Wurzel)的词群(Wortgruppe)构成一个词族(Wortfamilie)。德语中以基本词“schreiben”构成词族的词为abschreiben、verschreiben、unterschreiben、mitschreiben、ausschreiben、uberschreiben,aufschreiben、vorschreiben、beschreiben 和zuschreiben。根据基本词的形态,这个词族中所有的词都能辨认出来,都是由根词“schreiben”派生而来的,而且都是动词,然而每个词的具体含义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3.
清代满语中动词类汉语借词与满语固有词相同,具有构词功能,即在汉语名词或动词后面缀加动词词缀.根据构词特点,满语中动词类汉语借词可分为两类:一是依托于派生词缀的派生动词类借词,二是不依托于派生词缀的非派生动词类借词.其中,派生动词类借词在满语动词类汉语借词中占绝大多数.根据词法上的特征,非派生动词类借词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n或ng辅音结尾的,一类其词干是以元音结尾的,在该类借词中,对n型词干的构拟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具有相关特性的语素变体.  相似文献   

4.
生成语法框架下认为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但在英汉中却有很多违反这一定律的例子,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便成为了一个症结。文章首先综述了近些年四种理论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并指出了各自的问题,最后根据词汇映射和构式压制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认为词库中所有动词都有共性,在词库里时还不能把他们划分为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动词只有在一些特殊语言或特殊构式中表现一些个性,如及物性、非作格性和非宾格性等。此外还认为,"存现构式状态化压制"是那些表面看来是"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派生成存现句中的非宾格动词的基础,即表面看来是"及物动词"原来的逻辑施事被存现构式压制删除,而表面看来是"作格动词"的施事被构式状态化压制成客体,当这些"另类"动词进入地点存现句的句法表达式时,就生成了合格的存现句,表现出非宾格性。  相似文献   

5.
英语短语动词结构复杂,语义丰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语言现象,但是其多义性的形成是遵循我们的认知规律的。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根源于动词和小品词的多义性,动词和小品词的多义性主要由我们对它们本身的意象图式的不同视角焦点和隐喻思维形成的,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分别形成不同的输入空间,两输入空间之间经过有选择性的投射,在整合空间的加工而形成了短语动词的多义性。为了探讨多义性形成的机制,文章以"go up"为例,对其多义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绥德方言中的四十余个击打义单音节动词进行解释,并对有的词作了一点历史溯源。  相似文献   

7.
英汉动词短语省略呈现出相类似的特征,其省略成分的生成与表达存在着两种可能性:语音式删除和逻辑式复制,但这两种解释途径各自受到了省略部位内代词的指称以及省略部位内语迹的挑战。本文在最简方案的框架内对动词短语省略的派生途径给出了统一的解释,解决了语音式删除和逻辑式复制所面临的难题,即在词汇插入前能够得到宽泛解读,词汇插入后得到严格解读。  相似文献   

8.
通过转化法或零位派生法使名词直接用如动词的词叫名—动转类词。在当代英语中,大量的词汇都是通过转化法构成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名—动转类词。可以说,英语中名—动转类词的大量涌现是现代英语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可以营造一种独特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简洁,充分体现了英语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一个2.3亿字的历时语料库为平台,结合统计与词嵌入算法,定量考察近代汉语中13个动量词与动词的组合状况。以宏观视野,展现并解释近代汉语动量词的概貌与特征,服务于汉语史研究与量词教学。首先,综合统计与规则的方法,完成动量词自动识别、自动分词、动量词搭配的动词自动识别等预处理工作。其次,分时段测查各动量格式、各动量词的频率,发现动量词在文言、白话语体中的词频差异悬殊。最后,依照《同义词词林》的语义类体系,考察动量词所修饰的动词的优势和劣势语义类别,发现动词语义类与动词是否受动量词修饰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强制的、概率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崔松虎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3):67-71,128
《杜诗谚解》以庞大的词汇数量为我们提供了15世纪词汇学理论的极其宝贵的资料。据《杜诗谚解》反映,15世纪固有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分为复合式构词法和派生式构词法两大类型。前者通过直接复合和间接复合的方式,产生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副词等词类,复合后的词类属性决定于其后半部词性;后者通过前缀派生和后缀派生的方式,产生派生名词、派生动词、派生形容词、派生副词等词类,派生后的词类属性决定于其后缀性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词义、句法语义和音义匹配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发现上古汉语中存在一些“方式+结果”动词,包括表致死义的“弑”类动词,表断折义的“截、斩、拉”,表分离义的“剖”,表使出义的“抉”,以及通过音变构词派生出的“贯_去、染_去”。这些动词所处的语义场中通常存在一个作为上位词的“致使+结果”动词,且在上古汉语中都没有相配的表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分别是偏重形合和意合的语言。受时间一维性原则的制约,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在某一时间位置如果有多个动词表达相关动作(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就只有一个动词(并列动词除外)具有时体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其他动词则通过名词化或非限定形式来消除与时间信息相关的句法特征;汉语的动词在句法上也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研究发现英汉语中的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的对立在本质上相同,在句法表现上不同。此外,对比分析了英语动词名词化过程的连续统和汉语名动词的相似点,更好地揭示英语-ing分词、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的本质和汉语名动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日语假名属于原始词根词,通过附加词尾的方法派生出新的词汇形成动词群。第一个假名相同的日语动词之间都存在某些语义上的相似性,相同假名越多,其家族相似性越高。把"か"类常用动词按照相交、覆盖、隔断、交换以及咀嚼等语义划分为五个小群,从家族相似性上进行了剖析,发现假名"か"就是"か"类常用动词中承载共同模糊语义的重要部分。尽管"か"类常用动词所表达的意义千差万别,但都与相交以及接触有关。确认相交以及接触就是本类动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并由此推断出所有的"か"类常用动词处在一个模糊的范畴中,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系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词化研究,对英汉语中的动词词化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现代英语和古汉语的动词词化程度较高,但现代汉语的动词词化程度较低;在表达动词的使役关系时,英语和古汉语大多采用了综合型词化表达法,而现代汉语大多依赖分析型的非词化表达;在表达动词的动宾关系时,英语和古汉语动词词化程度很高,现代汉语中的此类单纯动词词化程度低,但现代汉语中的表示动宾关系的复合动词词化程度很高;在表达动词的偏正关系、动补关系时,英语的动词词化程度明显高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复合动词「~込む」中的「込む」可以表达多种语义.本文以《明镜国语辞典》、《大辞林》和《新明解国语辞典》中对结尾词「込む」的意义解释为依据,结合例句,一一考察「~込む」型的复合动词,对所有的「~込む」型的复合动词按结尾词「~込む」表达的意义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的「~込む」型的复合动词的进行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引 言 “到”做为一个词,单独使用是“到达”之意,如:老李昨天到北京。此外,“到”还经常用于某些词之后,如:他说到做到;她早已回到上海了。对于这样使用的“到”,目前有下面几种解释。 一种认为“到”是介词,但一般限于“到”后面的词为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到”与这些时、处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在句中做补语。 另一种解释认为“到”是动词或趋向动词,它用于某一动词之后,充当该动词的补语。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法、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从不同角度对“动词词组”的不连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重新界定了“动词词组”这一概念,并区分了传统语法和悉尼语法对此概念的描述和解释。本文认为“动词词组”由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构成,后者又可以由副词、介词或副词+介词填充;“动词词组”不连续和其他词组中的不连续现象类似,可以在树形图中直接体现;而在系统功能语法范围内,这种不连续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语义重心的后置、信息单位的分布和语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语动词异常丰富多彩,从结构上可分为单词动词与多词动词.多词动词又有双词动词与三词动词之别.我们可以从意义上、结构上以及用替换的方法来判定动词是否为多词动词.  相似文献   

19.
作格动词(反向使役动词)是潜在及物动词,通过非使役化,由原生使役动词转化而来的非宾动词,属于派生的不及物动词.与原生非宾动词不同,非使役化压制了及物动词的外部题元,使其施事角色要么隐形存在,要么显形地成为降级题元,充当介词补语.  相似文献   

20.
词素"化"可以实现形容词或名词的使役化。文章从句法致使的角度,对现代汉语里"X-化"类使役动词的形成提出一个可能的句法解释。在句法致使的视角下,"X-化"类使役动词是核心词X与轻动词Cause和Become句法合成的结果。"化"作为一个轻动词,具有重要的句法意义:它可以充当致使轻动词Caus或起始轻动词Bec,触发相应的句法推导,使"X-化"类动词的使动和自动用法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汉语允许"X-化"类动词在致使和起始结构之间的有序转化,有力证明了文章的推导方案。"X-化"类动词致使能力的散失可以视作去致使化或作格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