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产业。新疆乌鲁木齐市7坊街作为新疆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存在园区规模小、布局不合理、产业链没有完全形成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投资,力求规范化管理,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来促进新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剖析当今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阐述历史街区在现代建筑群落中的地位,及存在与发展的方式。文中具体以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传统保护区研究为例,讨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意义、现状,并初步提出了保护与改造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失配的角度研究城市人居环境,将生态学的健康距离模型引入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为人居环境科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意义。以中国十大城市群的10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健康距离模型以及ArcGIS软件对2013—2017年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人居环境失配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人居环境失配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是失配程度的上升并非等比例增长;城市群人居环境失配度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空间格局,东部较为发达的城市更应注重人居环境的优化;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人居环境失配度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我国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人居环境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起社会经济环境,更应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提高。为缩小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应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群合作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5.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必着力于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城市缺水及水质恶化、城市垃圾、大气污染是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解决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应从切实加强环境立法、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面强化环境法律监督这三个方面来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市边缘区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问题,包括过度依赖外资、生态环境隐患、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违章建筑、房地产开发失衡与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传统文化衰落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调控措施:促进产业结构改造与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加强房地产开发的政府引导,推进边缘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边缘区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要将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要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新政权建立后,面对大城市中工作内容繁杂的状况,为发挥中央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责,在一些城市的区以下试建了居民代表委员会和居民小组.以武汉市江岸区球场街为例,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分为经常性工作和突击性工作两大类;其组织和管理特点主要有以中年女性为主、非赢利性、工作任务繁杂、群众自治性、充分发挥民主精神和接受政府辅导监督.居委会的建立对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并形成市民与政府双向沟通的链条和渠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传统民居保护和改造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各南村调研的基础上,从各南村传统民居现状入手对其保护与改造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乡村传统民居保护及改造策略,为冀中地区乡村传统民居保护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29年汉口特别市建立后,市长刘文岛积极倡导专家治市理念,使市政改革呈现专业化趋势。为实现行政活动专业化,消除行政活动随意性,市政会议针对行政权的配置与运行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公安行政活动专业化正是市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公安局拟定《公安行政大纲》,明确公安行政专业化的基本规划,市政会议进一步颁布市公安局组织细则与相关单行规则,将地方公安行政专业化的诉求寓于法制化的实践之中。通过颁布规范化的系列规则,汉口特别市政府运用城市治理法制化的途径,逐步实现专家治市所设定的行政权运行专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了风景旅游城市概念及其人居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华阴市为例,分析了旅游业与城市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在华阴城区与华山风景区分割的背景下,文章认为旅游业存在着管理割据、资源破环、旅游产品单一、设施落后、旅游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区域联动、城景一体的发展策略,并分析了旅游业的新发展对华阴市人居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选取闻喜县城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空间演进作为切入点,从城市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两个方面,着重总结现代闻喜城市形态演进的功能与格局等特征,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历程中存在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当前闻喜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闻喜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提出建议,进而提出中小城市应通过传承和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手法来进行人居环境营建.  相似文献   

12.
在法治背景下,"吊庄"回族寺坊组织作为移民地区的宗教组织与社会组织,其在凝聚人心、互助救济、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吊庄"回族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寺坊组织这种本土性资源,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也从污染治理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以环境全面改善为导向的管理提升阶段,在此进程中会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起步较早、投入较大、经验较为丰富且成效较为显著的长三角地区为例,阐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多样化内涵及其动态演变,并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范围、治理目标、治理手段5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阐释在乡村振兴与城市化进程的双重影响下,长三角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阶段特征和主要挑战。基于此,新阶段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要促进多元共治,强化需求导向和规划引领,构建上下协同、内外协同、目标协同的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市场参与和科技赋能,形成以权利和责任分担的公平性、公共财政投入的高效性、治理体系的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上海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其形态与门类日新月异,也直接推动了相关城市的更新与演化.这种由产业升级整合城市空间的现象,已成为各级政府、市场主体以及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建设威海路文化传媒街的实证研究,以产业演进与城市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传媒产业集聚、新的空间分布、文化资源利用、管理政策制订等不同层面进行探析,并针对威海路在产业调整中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日古代瓷器的国际竞市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50年代—1690年代——日本乘虚占优;第二阶段:1690年代—1750年代——中国后来居上;第三阶段:1750年代—1780年代——中国独占鳌头,日本退出国际市场。同时从社会背景、政策、贸易、技术等角度探讨了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了日本瓷器在国际竞市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价高、质次、装饰水平不如中国、供应量不稳定、易碎、交货慢、交货中的欺骗行为、翻译人员赚差价等。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及配套资金投入,更需要农民的支持与参与。引导农民充分参与,既是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必要条件,也是改进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基于云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指出引导农民参与是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国家组织动员与个体行为选择的匹配与耦合。摆脱了基本生活压力的农民,参与行为不仅受利益逻辑的驱动,也受到认同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对国家政策理念和人居环境本身的价值认同,重新评估人居环境治理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对乡土秩序和伦理关系的情感认同,重建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建立以认同为核心的农民参与机制,不仅有助于破解实践中“政府干、农民看”的难题,而且有助于农民主体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接受大众的广泛赞誉和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菲的印量在某种意义上昭示了二月河创作的成功.如果深究其创作的奥旨,不难发现,这一切都得力于作家在审美上与民间文化的紧密关联,用市井文化方式和世俗道德来审视生活,其作品的文化意蕴反映出作家对民间自在生活状态和平民审美趣味的尊重与认可.二月河的创作实践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民间"的力量及其之于创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2000年我国开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两个概念,从陌生词汇到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历了整整12年的春秋。这十几年来,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海绵城市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传统的政府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生态文明时代人们的生态利益诉求。强化生态职能,重视绿色政绩,构建适宜海绵城市的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为切入点,以X市海绵城市改造项目为落脚点,探究政府在W路海绵改造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及成因,分别从理念、规划、政策、建设、监管、养护、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府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农村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空心村"的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河南省"空心村"分布广,数量大,占地多,主要有同心圆、多核心、扇形、带(条)状等形态,并呈现出人口与产业结构畸形化、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衰退化、人力资本与技术文化资源流失化等基本特征;"空心村"的生成机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管理制度、自然地理地貌、传统思想文化、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性因素。"空心村"现象是普遍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空心村"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做好宣传、规划、实施、创新、扶持、审批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尽快改革和完善"空心村"治理的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