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业弹性测算方法的选择及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分析了各种计算GDP就业弹性的方法,认为采用双对数计量模型是测算就业弹性的最好方法。用双对数模型,按可比价格,测算了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及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作用的弹性系数,指出其相关的政策含义。对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模型严格的检验程序,是本文所注重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了各种计算GDP就业弹性的方法,认为采用双对数计量模型是测算就业弹性的最好方法.用双对数模型,按可比价格,测算了我国经济总量增长及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作用的弹性系数,指出其相关的政策含义.对估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模型严格的检验程序,是本文所注重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就业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增长与就业背离的原因何在 ?本文认为 ,我国在 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GDP就业弹性下降 ,而GDP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在于 :对GDP的高增长贡献最大的投资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低。因此 ,要提高GDP就业弹性 ,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要调整投资结构 ,加大向就业弹性系数高的行业和产业投资的力度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4.
从总量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分析武汉市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1992年为时间分界,对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就业GDP弹性进行测算,验证了武汉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向同步。目前,武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吸纳第一、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对第三产业2005-2008年的就业人数分析预测,为未来4年武汉市就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加快经济增长是实现有效就业持续增加的关键。GDP增长就业即增长,在新疆这一点尤为显著。所以,要解决新疆的就业问题,提高有效就业率,就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对劳动力有较高容量的第三产业,从而提高就业的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相关数据表明,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长期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是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工业产值增长的就业弹性最高,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就业弹性虽在下降,但也保持较高水平,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农业排斥就业,而且趋势加强。因此,扩大就业、优化就业结构,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7.
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低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偏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我国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正相关的,但是不显著。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其提出了如何扩大就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迁与就业弹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需要优化.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及就业弹性角度分析,我国应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有利于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异,但总体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经济增长可以带动就业率的相应提高。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进行定量的研究,分析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互动模式,并提出解决我省就业增长的途径,对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参照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国际标准模式,辽宁第二产业结构比例明显偏高,但相形之下,第二产业解决就业人数的比例却明显偏低,其2001—2009年期间的平均就业弹性甚至出现了负值,即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就业非但没有实现同比增长,反而出现了负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第二产业的特点,有所侧重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增长应该同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既要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又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在社会保障的试点省份,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吉林省,研究社会保障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着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社会保障弹性系数可以反映“十五”期间吉林省社会保障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应程度,进而依据弹性值探讨吉林省社会保障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规律性,最终为“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中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和实际GDP数据,并结合国际比较,通过计算实际GDP就业弹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及其内部16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今后我国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如果没有较大的转制、提质、创新,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的能力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就业规模与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状况的相对变化作纵向考察与分析,旨在透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为促进女性平等就业寻求良策。研究发现,转型期,女性就业率下降的同时就业领域扩大,职业结构优化,这一变化形成了女性群体不同方向的社会流动,一部分城乡女性实现了向上的职业流动,而另一部分则因就业难等被边缘化。同时,转型期的就业困难对20~44岁城镇女性的影响更严重,农村女性的发展机会明显不足。据此,在促进公平就业中,社会不仅应关注女大学生就业,还应充分注意生育期女性和子女年幼女性的就业以及农村女性的平等就业机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1978年-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了计量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总量生产函数基本符合C-D生产函数的形式,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产出弹性分别为0.65和0.35.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日益面临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多层次就业压力,这无疑给城镇化与城乡就业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实证研究发现:1971-2012年虽然中国城镇化与就业的协调性比较高,但城镇化与就业的协调性指数波动幅度比较大,同时就业增长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这已成为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一大难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户籍政策的束缚。为了有效促进城镇化与就业的协调性,必须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平等化,缩小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就业困难已经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下岗职工、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能否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局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经验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围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并没能带来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近年来,投资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小且明显趋于减弱。从结构的层面看,在三次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具有显著的就业拉动效应;而在城乡各类经济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则更有利于促进就业。从各类形式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贡献度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与设备购置投资都具有明显的就业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对有关税收就业效应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我国的现状,尝试建立一个税收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流转税高配置结构加重了税收超额负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益,不利于正确处理不同利益主体的分配关系,容易引起经济的扭曲。应通过重视和完善所得税增收以及把生产型增值税改变为消费型增值税等途径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税收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