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元人编修的<辽史>、<金史>中,有大量的关于"阻卜"或"阻(革业美)"的记载,而自唐朝开始直至明清时期出现在史料中的"鞑靼"这一名称,却并未出现在<辽史>、<金史>中.近代以来,学者们对"阻卜"问题做了大量考证工作,认为阻卜既是鞑靼的别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历史语言学与北方民族文化习俗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阻卜"的语源、语义问题很有意义."阻卜"为契丹、蒙古语中的方位词jüü或jegün(东),其语义为"左",按照突厥蒙古语系部族的方位习惯来看,jübü或jegün指中原传统的方向"北".辽金史中出现的"阻卜"一词是处在北方的各部族的泛称.  相似文献   

2.
1950年9月,我来到吉大港辖区的一个穆格人村庄;接连好几天,我看到那些妇女每天早晨将和尚们吃的食物送往寺庙;在午休时间,我听到节拍分明的锣声伴随着祈祷声和儿童吟诵缅甸识字课本的声音。基荣位于村庄的边缘,在一座树木繁茂的小山丘顶上。这座小山丘同西藏画家喜欢在远景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小山丘一样。在山丘脚下有一座杰迪(jédi),亦即宝塔:在这个贫穷的村庄里,它简化成一个圆形的土建筑物,在一块用竹篱笆围成的四方形圈地内,分  相似文献   

3.
在蒙古文报刊史上,清末吉林省出刊的《蒙话报》(Mongγol üge-ün bodorol)因创刊早、出刊时间较长而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1986年,我在编著《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内蒙古图书馆印行,1987年)时曾为该刊写过约400字的提要。就目前所知,这大概是国内对该报的首次介绍。1999年12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蒙古文报刊简史》(Mongγol sonin sedkül-ün teüken toimo,蒙文),内中关于《蒙话报》的篇幅达27页之多,而且利用了蒙古国学者德力克先生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该刊的了解。但同时,一些说法也使我产生了疑问。承特…  相似文献   

4.
爱ài人rén者zhě,人rén恒hén爱ài之zhī;敬jìn人rén者zhě,人rén恒hén敬jìn之zhī。——《孟mèn子zǐ》注解:爱护别人的人,人们就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就会尊敬他。想得到别人的爱护和尊敬,先要去爱护和尊敬别人。滕(tén)文公没做国君之前,有一次碰上孟子,对孟子报怨说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dài)。孟子说:“您要善良,对人要友好,那么这些想法也就不存在了。”两人分手后,滕文公觉得孟子的话有些讲不通,就又跑去找孟子。孟子见滕文公来了,说:“你一定是怀疑我的话。这就像吃药一样,药可以治病,但人们总是怀疑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离家出走     
7岁时,有一天,我在学校和人打了一架,因为有个同学取笑我那“千疮(chuāng)百孔”的裤子。我把他给揍了一顿。我当时就清楚,在学校惹(rě)了麻烦,家里就会有更多的麻烦等着我。没错,回家后父亲就狠狠地训了我一顿,不许我吃晚饭,把我撵(niǎn)回我的房间里,要我好好反省。我心里觉得这太不公平了,便宣布我要离家出走!父亲从房间出去后一会又回来了,拿来一个手提箱。他说得让我带上足够的衣服,这很重要。出乎我的意料,别的小孩都成功地威胁说要离家出走。可是到我这里怎么就不灵呢?我决定不让步,径(jìng)自朝门走去。当我离开的时候,妈妈喊到…  相似文献   

6.
挤车记     
今天,在老家过完节,我和奶奶、妈妈、姨妈一起从乡下返回县城。“乖乖,这么多人呀!”一进站,我就发现等车的人黑压压的一片,个个大包小包的,呼啦啦地向一辆刚进站的客车涌去。看来这一班车是搭不上了,我们只好同许多失望的人一起等下一班。“车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们又麻利地提起行李,迎面向客车冲去。车还没停稳,我已迅速冲到车门边,看着车上的人不断往下走,我瞅准一个空隙(xì),像泥鳅(qūi)一样从人缝中挤上了车。这时,我发现早有人翻窗而入,捷(jéi)足先登占了不少位子,我刚为奶奶抢到一个座位,车厢一下子就塞满了人。我、妈妈和姨…  相似文献   

7.
王喆 《新少年》2012,(10):33
假期里的一天,妈妈有急事,不能送我去补课班,我只得自己去补课了。临行前,妈妈一再嘱咐我:"别坐错车了,记住,要坐‘252’!"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公交车站,等啊等,"252"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就是不来。等"252"的乘客越来越多了,我一看  相似文献   

8.
绘画步骤1.用记号笔画出抱吉它唱歌的小鸟。2.用黄色装饰(shì)小鸟的全身。3.用橘(jú)红色画嘴唇和勾线,用棕色画脚。4.用棕色涂好吉它的色彩,再在背景中画上一些串红,为整个画面增色。我是一只小小鸟  相似文献   

9.
清代天山以南维吾尔社会的"燕齐"制度来自in(dj)ü制度,in(dj)ü一词当起源于突厥语,而13-14世纪波斯与高昌畏兀儿地区的in(dj)ü制度则于蒙古入侵有直接关系."燕齐"制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熊对人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熊爸爸带他到猴叔叔家去玩。小熊行了个礼说:“猴叔叔,您好!”“啊,好孩子!”猴叔叔很高兴,拿出一串香蕉和三个大橘(jú)子说,“吃吧,吃吧!”“橘子真甜呀!”小熊刚吃了一瓣(bàn)儿就想起了妈妈。他悄悄地把剩下的橘子都装进了衣兜(dōu)里。他们要回家了,出门的时候,熊爸爸发现小熊的衣兜鼓(gǔ)鼓的,就说“:你这兜里装着什么呀?我看看。”当熊爸爸把小熊兜里的橘子掏出来的时候,小熊的脸红了,他忙解释(jiěshì)说:“我不是要自己吃,我是要拿回去给妈妈吃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猴叔叔夸奖…  相似文献   

11.
平谷是北京东北面的一个远郊县,县城距京约七十公里。平谷方言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于本县及北邻兴隆(属河北)的大部地区、西邻密云(属北京)的一小部分地区。平谷方言是京郊各县方言中唯一不属于北京官话,而属于北方官话的(参见《方言》1986.4.241—252),而且是北京附近的北方官话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这在语音、  相似文献   

12.
暑假期间,我、妈妈和表弟到云龙湖畔(pàn)的卧龙山去游玩。山又高又陡,远看像一条龙卧在那里。我想:卧龙山由此而得名吧!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上去还是比较容易的,一路苍松翠柏,鸟鸣不绝,加上刚下完雨,空气格外清新,我们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山顶。站在山上俯(fǔ)瞰(kàn)明镜般的云龙湖时,我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休息片刻之后,我们准备下山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起起伏伏的消失在远方,另一条显然是通往山下的“捷(jié)径(jìng)”。所以我们选择了第二条路下山。开始路很平坦,我们走得比较顺利,但后面越来越难走了…  相似文献   

13.
汉语拼音只是一种拼音字母,不是记音的音标.由于人为因素与语音环境的影响,一些韵母的书写形式与实际读音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未经专门训练的持方言者容易把普通话的韵母发走样,这些韵母主要是:a、ua、ia、ai、uai、an、uan、ao、iao、ang、iang、uang、ian、üan、er、舌尖前元音-i[ ]与舌尖后元音-i[ ]、ei、ie、üe,音节bo、po、mo、fo中的o,iou、uei、uen、ong、iong、in、ün等.  相似文献   

14.
花猫与老鼠     
花猫是捕(bǔ)鼠(shǔ)能手,老鼠们恨(hèn)透(tòu)了花猫。所以,几只老鼠聚(jù)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他。小老鼠哭丧着脸说:“这只花猫神出鬼没,时常我们刚露头,他就发现了,逃跑慢些就会被抓住,十分危(wēi)险。”大老鼠捋(lǚ)着胡须,说:“别怕!经过观察  相似文献   

15.
戈尔德施泰因(К.Γолъдштейн)于1939年引进科学的这一术语(即自我实现——译者注),在我的《动因和人》一书中,只是在比较特殊和有限的意义上加以运用。戈尔德施泰因把自我完善列为人的一种欲望,即列为在实际上是潜在的一种趋势。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也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这种需要的特殊的形式,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说法往往不同。对一个人来说,这可能是希望遗传父母双亲好的素养;对另  相似文献   

16.
看焰火     
5月10日这一天,是我们学校建校两周年的好日子。晚上,我们在操场上观看了大型焰火晚会,这些焰火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瀑布,有的像银蛇,有的像灯笼……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最令我难忘的是像星星一样的焰火。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焰火在空中开了花,像五颜六色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shuò),过了一会,“星星”从空中飘落下来,就像下了一场彩色的“流星雨”,真漂亮!同学们高兴地跳啊,笑啊,叫啊,纷纷伸出双手去接,大家多么希望这些“星星”能落到自己手上呀!焰火晚会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整个学校都沉浸(jìn)在欢乐的海洋中!指导教师钱慧珍看焰火$…  相似文献   

17.
籍与藉两字形近,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有时都读作(jí, 疏忽大意将两字错用了,不仅不能准确达意,甚至会把意思说反了.请看例句:当时我唯一的慰籍(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就是英国浪漫诗人雪莱的两句诗: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第三版《春归燕园》)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词组的内涵 话语中有若干不同结构关系的表达单位,其中常见的类属有词组结构。词组是词的组合,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词组内涵。 词的组合虽用连接方式表现,可连接在一起的词并不就是词组。连接,作为一种形式是以先后次序排列而成;连接是序列向题。有的词与另一词并列呈连接形式,如boran yam ur(风雨),yildin yia(年年);有的词嵌在另一词之前或后也呈连接形式,如wiyi xunqilik(咦这点儿),wakit yil(时间年)。这些连接形式都不同于词组的首要词与次要词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图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totem)一词源自奥吉布瓦(北美东部大湖区)的阿尔衮琴部落语的o toteman,原义大致为“他是我的一个亲戚”。其组成是:第三人称前缀,词首o~-;防止元音结合的插入字母-t-;物主代词-m;第三人称后缀-am;代表自我与一个男性或女性之间的亲戚的-ote-。这样,便从自我的世代层次来限定了外婚群体。换句话说,表示了同母而不能相互婚配的兄弟与姐妹间的一种血亲关系。1917年由一位英国商人和译员将这一词引入英语,但在描述时却将这一群体(氏族)名称混淆为以动物形式出现的保护神。而这两者在奥吉布瓦人的概念中是界限分明的。延及十九世纪中叶,一位旅行者才记录了个人保护神“尼哥伊姆斯”(nigoimes),它不同于图腾一词是十分清楚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出了一本书,叫《羽·泉之泉静静地流胡海泉·诗与写真》,那里面的照片,是对于我成长轨迹的一次粗略的浏览,是我平凡生活最最朴素的写真,毫无修饰。我珍爱着这一份平凡。重读我这些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创作出的千余首诗中选出的诗稿(百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