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世纪正在到来。这不仅需要中国复兴,也需要亚洲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均衡兴起。基于政治文本比较来看,毛泽东更多地从政治角度考量南亚,即使涉及历史文化交往,也主要将南亚放在全世界的集团或阵营中予以权衡;邓小平在政治思考之外,明显增强了经济因素,倾向于从亚洲崛兴和人类发展高度对南亚作总体战略审视;而习近平在政治和经济考虑之外,看上去还加重了亚洲文明和南亚文化的视角。亚洲世纪的到来,不仅具有国际政治变革和亚洲经济强盛意义,也具有亚洲文明复兴和东方智慧崛起意味。亚洲文明振兴和东方文化复兴,应成为亚洲世纪到来的基本量度。迎接亚洲世纪的到来,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需要自觉担负起亚洲文明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一、得天独厚的东南亚发展潜力(一)区位潜力1、东南亚东临太平洋,是环太平洋经济圈中的重要区域;西濒印度洋,在印度洋地区也具有重要地位。东南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联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陆环节。2、东南亚作为东亚的一个组成部分,介于中国印度两大国、东亚南亚两大区域之间。东亚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南亚也富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东南亚是这两大区域的过渡地带。3、东南亚处在亚洲澳洲两大洲之间,是两大洲往来的水陆链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把希望寄托在同亚洲大陆的合作上,提出“融入亚洲”的口号,东南…  相似文献   

3.
华商网络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通商贸易  在古代,中国、西亚、中亚、中东地区与地中海地区之间陆路与海路进行的贸易,在中国人与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等不同民族之间盛行。这种超越国境的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是世界上民族移动与宗教传播的一种“动力泉源”,也是华商网络的形成以及中国人向海外移动的起点。1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丝绸之路”是指以中国为始点,经由西亚与中亚而到达地中海东岸的通商道路。公元前60年,中国汉朝使者张骞最早开拓了以丝绸贸易为中心的向西方的通商道路。其后,这条通商道路发展为丝绸之路。实…  相似文献   

4.
周宁 《人文杂志》2006,1(6):1-10
分析现代印度与日本的中国形象,发现他们表述中国的知识框架与价值立场都是“自我东方化”的,中国形象不过是“去东方化”与“彼此东方化”构筑的文化他者,目的在西方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中确认自己的文明身份。不论日本或印度,都不可能在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外表述中国,也不可能在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之外认同自身;亚洲不同国家的中国形象,不仅意味着该国与中国的双向文化想象关系,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不同东方国家面对西方现代性进行彼此参照、自我确证的三角关系,其中西方现代性具有覆盖性与宰制力量,东方国家在“彼此东方化”中将自身与对方同时置于西方现代性的他者地位;东方的中国形象成为西方的中国形象话语的再生产形式。“东方”或“亚洲”作为表述中国的主体,缺乏知识与价值的自我奠基。东方或亚洲国家在现代性叙事中构筑中国形象,不管是依附西方现代性还是另辟东方现代性,都无法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基础与前提、方向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源于中国的“朱子学”即“道学”曾一度被江户日本接纳为主流意识形态,然而由徂徕学派引领的“脱儒入法”运动却将“道学”高远的形上论尽数拆解,并形成了日本哲学的“化道为术”范式。上述转向与日本古已有之的“实用哲学”传统相关,并曾给其近代化转型提供过某些便利,但同时也暴露出日本文化中“第一哲学”的缺失。而在今天,道术不二、体用一如的“中道”哲学,或将引领人类构建一个融合东西方优长的“新文明体系”,从而推动世界文明走向一个人类共同期待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华文文学,首先是菲律宾多元文学中的重要一元,同时又与中国文学有着密切联系,中菲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久远。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均在菲律宾持续传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侧面探讨中国文学与菲律宾华文文学的关系:(1)从通商贸易、文教传承到文学交流;(2)中国现代文学与菲律宾华文文学;(3)中国古代爱国诗人、诗作与菲律宾。  相似文献   

7.
“买办”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欠发达国家(旧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今为第三世界)的共有现象,但程度不一。百年租界史中,中国特色买办阶层长期存在,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是不能回避的历史真实。中国租界(主要是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近代化,是在外贸洋商侵入的推动下完成的,而不像西方近代化是由欧美本身的产业革命得来的,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由此,买办的生命线首先是受西方列强雇佣的“商”,前者是辅助洋商经营贸易和金融投资;其次的生长点才是“产”即引进科技产业、厂矿实业,以催生民族经济。中国买办阶层在五口通商后逐步发达。到1920年,买办人数超过10万。本文指出一个参照系——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日本租界及买办阶层的嬗变历史作为借鉴,揭露和分析中国买办固有的封闭性、虚荣性、懦弱性,指出这些特性导致大多数买办富豪家族在20世纪繁荣奢华之后,必然走向衰亡。行贿成为洋商打开中国市场的一个潜规则,大量腐败案件与外贸有关。洋商通过商业贿赂,垄断市场、垄断技术。中国的官僚买办为私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严重阻碍了国内的自主技术。我们必须牢记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此外,本文对“买办研究第一人”——PaoKuangYung(包培之即包光镛)做了考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更多的学者是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论述人民币的走势,而较少有人论证人民币亚洲化问题。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人民币亚洲化是人民币国际货币的第一步。所谓“人民币亚洲化”,就是指人民币通过参与亚洲区域的货币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争取成为区域内一个主要货币的过程。人民币亚洲化是中国经济实力的货币表现,也是中国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资源控制力的需要。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中国与亚洲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地缘关系角度,结合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亚洲地区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等因素分析,人民币可以成为亚洲贸易之间的一种结算货币,人民币亚洲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常常采用反倾销方法损害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扩充自己的贸易利益。本文拟就美国的反倾销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互利原则的侵蚀、损害情况作一番剖析,以略见发达国家的反倾销之一斑。一、美国反倾销中的“低于公平价值”的确认机制具有偏私性“低于公平价值”是美国反倾销的一个法定条件和核心概念。按照美国反倾销法的界定“低于公平价值”(P低)是指进口货物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的“美国价格”(P美)低于同一种货物在另一外国的“外国市场价值”(P外)或…  相似文献   

10.
两化融合并不是单一维度上的变量,而是具有“方向(耦合程度)”和“大小(增值能力)”的矢量特征,并且信息化和工业化也是具有矢量特征的。研究发现,2000-2014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不断提升,耦合程度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且增值能力提升更多的是依靠信息化、工业化的带动;但各省市区增值能力的差异性远大于耦合程度的差异性,其区域发展本身的差异性应是重要原因;东部地区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均处于最高水平,中部地区耦合程度低于西部地区,但是增值能力高于西部地区;从两化融合增值能力的动态分解看,工业化、信息化增长所带来的增值效果大于耦合程度提升带来的增值效果,两化融合静态增值能力(I型增值能力)和两化融合横向增值能力(II型、III型增值能力)均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的特征,两化融合纵向增值能力(IV型、V型、VI型增值能力)却呈现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同一水平的态势。未来政策导向应突破静态耦合程度的束缚,全面认识两化融合的双重性质,辩证地看待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地区发展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稻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作文化是以稻作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社会群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实质就是稻作文化。岭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以此为中心,向北跨五岭,过长江,越黄河,直至关外;向西,过横断山脉直至印度;向南经印支直至南洋群岛;向东跨海直至日本九州。稻作文化散布东亚和南亚,岭南是个起点。一、岭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关于稻作的起源,国内外学者有三说:(1)外源说,日本学者把稻谷的粳、粘分为日本型、印度型或印尼型,如加藤茂苞(1928)、松尾孝岭(1952);(2)长江下游说,如安志敏(1984…  相似文献   

12.
自1514年葡萄牙船队到达我国闽、广沿海后,多行不法,引起明政府的警惕并派兵荡击。葡萄牙官方曾多次要求与中国遣使通商,均遭明政府拒绝。但为高额商业利润的驱使及对中国广大市场的垂涎,葡商仍长期活跃于我国闽、广沿海,从事或合法或非法的贸易活动,并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贿赂海道副使汪柏,租借虫豪镜澳作居留之地,“岁输课二万金,地租五百两。”虫豪镜澳由此成为葡商的对华贸易基地。但终明之世,葡商寓居虫豪镜澳并未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只是民间行为而非政治协议,明政府对虫豪镜澳仍行使着绝对主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主权。  相似文献   

13.
胡波 《学术研究》2005,(12):145-14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联合主办的“亚洲与世界文明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9月22—25日在中山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近1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60余人,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上,就“亚洲与世界文明”这一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亚洲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汝信教授认为,亚洲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一直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亚洲的出现也…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     
从事中国沿海与海洋历史的研究,历朝遗留了丰富的资料可供参考。如马欢和费信关于明代航海远征的报告、清代地方名流蓝鼎元、陈伦炯和魏源等人的记叙。现代的学者们同样被中国历史上的航海事迹、国内外海上贸易,以及中国与世界滨海国家之间的日益加强的关系吸引住了。然而,早期的论著强调的是中国缓慢地“对西方的反应”;而新近的学术研究,尤其是中国大陆学者的著作,则重视研究中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及社会发展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本专题的各篇论文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的社会变化。林珍珠(Jan…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开放与东南亚、南亚关系(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研究)第三届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陈铁军由大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和云南省玉溪地区联合举办的中国西南开放与东南亚、南亚关系(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研究)第三届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既存在差异性,也存在共通性。文化的差异性正是文化的互补性所在,它决定了文化的融合模式是一种有差异的融合;而文化的共通性则确立了不同文明的认同支点,使文明融合由求异而趋同。近代中国民权思想就是冲突与融合辩证关系的统一体,它既是民族利益剧烈冲突的产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从“内中外西”——“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中西一体”的演进轨迹,明显昭示了中西方化融合的走向和重大成果。这一过程与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理论恰恰相反,说明历史进步的主流是文明的融合而非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1941年春,日军第一次占领福州.从当时国内外形势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企图等方面分析.其原因除了封锁港口、切断水路交通补给钱之外,还用日本扩大战争的意图有关。在日军南进前,在福州地区进行摸拟登陆实战练兵和建立后方供应基地.这对日本帝国主义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称霸亚洲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行动。现具体谈谈日军发动“福州作战”.第一次占领福州的三个原因。(-)从日军占领广州前后的形结分析,日军封锁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切断沿海水路交通补给钱.是日军占领福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发动…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的“中西比较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的“中西比较观”述论董丛林一、兵戎层面;强弱比较与忧患御侮意识的生发所谓李鸿章的“中西比较观”,是指其人通过对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地理上在东方,时人惯以“东洋”称之的日本也包括在内)的比较而获得的思想认识,包括对有关事物的优劣判定、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百年一词的嬗变──“百科全书”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中国“百科全书”定义问题,通过梳理它的来龙去脉,思考一下中国文化出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很有意义和价值。“百科全书”一词在百年前来到中国,并非“中体”所生,因而词意内涵应该干净,以中国人的聪明,只要认真去看看,给出一个“名正言顺”的定义,应该容易做到;此外,本研究是以文化学为本,一个专用词的膻变过程,就是文化演进的过程,百年一词的膻变过程,就是民族百年文化演进的一种轨迹。(一)百科全书概念传入中国中国和日本古代没有“百科全书”这个概念,而在20世纪的中国读书人,恐怕没有不知道有百科全书的了。但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日本华侨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了初步考察,认为:日本江户幕府初期,在长崎已有华侨从事中日贸易;后来,由于中日两国实行闭关锁国,至18世纪中叶中日贸易式微、华侨经济日趋衰落;从“安政开国”至甲午战前,华侨经济迅速发展,但战后不久,日本颁布限制中国劳工入境的敕令,使华侨经济只能向特定方向发展;两次大战之间,华侨经济地位大为下降;战后初期,华侨经济恢复较快,但仍以贸易和“三刀”行业为主;70年代,传统的华侨经济只有饮食业一枝独秀;80年代,不仅以饮食业、小型贸易、娱乐业以及自由职业和受薪阶层为主,而且在经营管理和设备等方面也已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