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华平今年47岁,是安徽省方邱湖农场一名管理人员,他承包的800多亩麦豆年年喜获丰收,2004年小麦单产达到了485公斤,大豆单产147公斤,亩纯利达300元的好成绩。他的规模经营在困境中诞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创业路。1997年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价格低迷,农业效益比较差,农场职工种田积极性不高,弃地不包、弃田不管现象加剧,到2001年,全场摞荒地达千余亩,当地资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0日,记者来到长江中的小岛启东市启隆乡仙鹤村,参观了农民李传友的生态农业园。李传友告诉笔者:今年他承包的900亩小麦和啤酒大麦喜获丰收。300亩啤酒大麦平均单产350公斤,600亩小麦平均单产400公斤,夏收共打粮食34.5万公斤。按每公斤小麦1.5元计算,比去年增收了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3.
去年初一口气承包500亩低洼湖田的湖北监利县柘木乡何李村农民李平安,依托农机战胜了旱、涝等灾害,赢得了丰果累累的金秋。目前已向国家交售粮食20万公斤,获纯利12万元。据统计,全乡承包100亩以上的“农场主”有96个,投入农田作业的动力机械有10个品种共836台件。去年这些  相似文献   

4.
东台市五烈镇副业干事张步春,有着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今年他在五烈镇三曹村承包了6亩水面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达226.5公斤,亩平纯收入7000多元,比正常产量高出25%左右,现将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诀窍”总结介绍于后。(一)虾池准备着手早,清污消毒严格。虾池消毒很重要,当年2-3月份就开始备池,清淤消毒,整理上下水道(虾池坡比以1:2.2-2.5为宜),每亩用250公斤石灰水泼浇塘底,暴晒10天后(表层干硬龟裂即可),然后每亩用1公斤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泼浇。一周后,塘底每平  相似文献   

5.
在淮北平原最南端的淮河岸边,有一位依靠科学种田走上致富之路的传奇式人物,他就是阜南县苗集镇孟庄村青年农民张全利。2003年,张全利承包了150亩耕地,他合理布局作物,科学安排茬口,强化技术管理,良种结合良法,在大灾之年获得粮食总产109700公斤,皮棉总产1500公斤,油菜籽总产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射阳县海通镇青年农民杨定海从1983年开始承包荒地,到今年开春已达2010亩,10年累计向国家出售粮食近700万公斤,成为全国著名的“粮王”,曾受到党和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4日,阜阳市政府作出决定,对在农业科技推广中作出贡献的234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颍上县刘集乡胡梢村基干民兵汪德寿便在其中。78年春天,汪德寿在自己承包的洼地上兴建120平方米养鱼池,共养鳝鱼苗400公斤,第二年获利3500元。当年又收购了800公斤鳝鱼苗继续放养。谁知一场暴雨冲破了鱼池,鳝鱼全部跑光。村里有人说:“养鱼是白财,全凭运气,没那个运气,想发财也发不起来。”汪德寿不信这个邪,89年,他把鳝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青年农民圣大兵于今年元月份,通过考察、论证,搜集和掌握致富信息的青年农民圣大兵承包丁村里的两亩荒水沟,实行“莲鱼共养”。他购买了有关技术系列丛书,并到河南等地拜师求教,购500公斤品种莲菜种植在2亩荒水沟内并投放了1000尾鲶鱼。在喂养中除按照丛书上介绍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外。  相似文献   

10.
刘志佳 《小康生活》2005,(11):37-37,64
朱正仓,是肥西县烟墩乡卫前村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自2000年以来,他在承包了20个闲置已久的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有钢架大棚46座,竹木大棚36座,露地48亩,年产值近40万元。今年春天,他又在本县的官亭、江夏店、南分路等乡镇新辟了200多亩大棚瓜菜生产基地,发展松散性大棚瓜菜500多亩,年终可生产特、优、新、无公害瓜菜近万吨。在朱正仓的带动下,周边几千户群众种植瓜菜40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平度市中庄镇李家村有位能人叫李善同。将村里170多亩荒地承包了下来,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一处年纯收入60多万元的综合养殖场,使贫瘠的荒土地变成了“摇钱树”。他今年66岁,他建综合养殖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安徽濉溪县双堆集镇坪堆村青年农民刘连栋,承包老黄沟107亩水面搞养鱼,现已捕鲜鱼15万公斤,纯收入60多万元,成为双堆集的“大富翁”。93年春天。双堆集镇政府把老黄沟107亩水面以每年700元的承包费向外承包,但因这老黄沟水面大,难管理,曾有几人承包养鱼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没有人敢再包,而刘连栋却大胆地承包了这老黄沟。为了讨经取教,他不惜花去3000多元到苏南的大养鱼场进行实地考查学习,又以高薪聘请来养  相似文献   

13.
云南梁河县河西乡农民周金卫,今年36岁,全家7口人,有整半劳动力4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时,他家承包水稻田7.4亩、旱地0.8亩。几年来.生产虽有所发展,但由于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生产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市杨舍镇旺西村农民除国良实行农枚渔结合规模经营生产,将农牧渔导入良性循环轨道,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勤劳致富的典型。91年他承包的29.4亩耕地共生产粮食22.75吨,上市肉鸭九万只,肉猪20头,鱼0.2万斤,茭白0.6万斤,综合经济效益达18万元。他的具体做法是:(一)合理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徐国良将承包的土地划分为种植区、畜牧区、水产区三个小区域。其中:种植区以稻麦  相似文献   

15.
今年37岁的刘安庆,是莱阳照旺庄镇照旺庄村人。曾干过建筑施工、汽车运输,搞过蔬菜购销。来平度之前,正承包着文登的100亩土地种菜。刘安庆说是1998年10月平度在青岛举行的吸引城市资本洽谈会搭的桥,他对旧店镇的几万亩荒山产生了兴趣。已实地考察一番。11月底,他和村支书  相似文献   

16.
农业的发展问题,在我国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九七九年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九八四年,我国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为241公斤,均创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在这以后,我国农业又陷入徘徊局面,特别是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停滞不前,人均占有粮食也由一九八四年的394公斤降到一九八八年的359公斤。进入“七五”计划时期后,农业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靠种植业致富的途径及条件有以下四种: (一)规模经营耕地致富。即由一户农民承包几十亩以上耕地进行规模种植,在决策正确、管理得当、老天帮忙的情况下,依靠规模效益致富。连云港市东海石榴乡石榴村周又宜,95年承包80亩耕地种植水稻,秋熟共收稻谷3.5万公斤,其中  相似文献   

18.
濉溪县双堆集镇郑沟村王圩庄王振龙,用小垄方法连种2年花生,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农民纷纷讨经取教用此方法种花生,今年全镇农民扩种花生达15000多亩。1992年,王振龙获悉用小垄方法种植花生能增产15—20%的信息,当年试种2.5亩,由于他管理得当,秋后竟大大超乎意料地收获126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镇佳富村村民王传余。近几年在镇团委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大胆地承包了本村2组的70亩田。精心耕作,科学管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三年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250吨,获纯利14万余元。不仅使土地潜能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全镇规模型,集约型农业生产提供了示范。80年,高中毕业的王传余,回到了家乡,立志在农村有所怍为。他先后  相似文献   

20.
近日,藁城、辛集传出捷报,在不计收割机的机械收获损失、扣除水分和杂质, 折纯折标后,藁城市宜安村种植石新828品系的15亩示范田,在全生育期浇3水的情况下实收平均亩产为637.9公斤。辛集市马兰农场种植石麦14品种的5亩示范田在全生育期只浇2水的情况下,实收平均亩产为635.93 公斤,双双打破该省1997年创下的小麦平均亩产631.34公斤的纪录。这是河北省利用重点农业技术推广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河北省重点推广了30 项重点农业技术。这些技术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业机械化等各大行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