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北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目的:根据湖北省耕地变化特征分析其驱动力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近50年湖北耕地数量总体递减快,且以旱地减少居多;(2)湖北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失严重,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减少量大;(3)根据湖北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值将影响湖北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为四类空间区域:最优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粮食安全-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区、生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研究结论:采用模糊综合方法可以科学的进行区域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西部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的个案调查 ,认为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的特点突出表现在 :(1)双语现象的普遍性 ;(2 )双语使用的层次性 ;(3)语言使用的类型转化 ;(4 )弱势语言濒危状态的明显化。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致贫因子及扶贫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福建省贫困人口县域分布数据,福建省贫困发生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以东南向西北方向增强的特征,地区间的贫困程度和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不均,尤其在山海之间表现得极为明显。以贫困发生率指标作为贫困人口空间分类依据,将福建省划分为消除贫困区、轻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重度贫困区和贫困重灾区等5个类型贫困区,针对存在贫困问题的区域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轻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重度贫困区和贫困重灾区的主要致贫因子,归纳总结出相应的支出型贫困、战略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产业型贫困等4种贫困类型。据此,基于区域贫困瞄准视角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扶贫路径:(1)完善贫困救助制度,提高风险抵抗能力;(2)发挥区位优势,转变发展战略;(3)全方位多维度切入,构建组合扶贫模式;(4)完善升级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关于亲属制度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笔者在本刊1987年第1期发表的《论亲属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亲属制起源于双系:或者世界上有的地区亲属制起源于双系,有的地区起源于单系(即母系)。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级别婚及其亲属制与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阿注婚及其亲属制分析和比较,认为永宁纳西族亲属制起源于单系。从而确认,亲属制起源于双系或者起源于单系,以各地区而异。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栽培稻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从前多认为起源于印度或中南半岛,也有主张华南说的,近年则以云南起源说最占优势。但不论哪种说法,都沒有充分考虑由考古所发现的大量的史前栽培稻遗存的证据。而要探索栽培稻的起源与早期传播,沒有这些直接的证据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几年以前,我曾依据对30多处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年代、分布、种属分析及其与历史上和现今野生稻的关系的考察,提出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可能是我国栽培稻起源的一个重要中心,  相似文献   

6.
论禅宗的生态美学智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禅宗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缘起论与无我论是它的哲学基础。禅宗生态美学智慧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禅宗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2 )禅宗生命观的生态美学智慧 ;(3)禅宗心性论的生态美学智慧 ;(4 )禅宗认识论的生态美学智慧 ;(5 )禅宗解脱论的生态美学智慧。研究禅宗生态美学智慧 ,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与美学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夏族北上晋南看夏族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族起源诸观点之一的“晋南说”认为夏族起源于山西南部地区,并南下发展。笔者通过对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的分析,认为自夏禹开始至夏王朝灭亡之后,夏族存在着北上进程,而非南下发展。北上进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夏禹后期夏族北上控制晋南,二是帝宁之后夏族重新北上对晋南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三是夏王朝灭亡后部分夏族北上亡徙。如此可证夏族起源于豫西而非晋南  相似文献   

8.
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有四种方法:(1)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2)行为人获取商业秘密的手段是否正当;(3)披露他人商业秘密是否非法;(4)使用他人商业秘密有无合法根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理论,结合目前北京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其聚集区产业类型和空间布局相结合,尝试对形成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明显,主要集中在四环以内,更多地分布在城区北部;(2)创作型集聚区既需要高级创意人才又需要合适的创意环境,其布局偏向于高校或者自然条件合适的区域,通常出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现象;(3)消费型集聚区主要以旅游文化为核心,布局在北京市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色优美、人流量大的地区;(4)复合型集聚区布局在市中心或CBD边缘区,与北京传统的文化生产、消费中心有延续关系;(5)创意产业集聚旧城,促使产业顺利转型,出现"新经济空间",而新区创意集聚区则成为地区经济文化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东亚包括1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1)东盟4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2)新兴工业地区(NIES):韩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省;(3)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此外,东亚还包括有许多小国,例如文莱、柬埔寨和越南等国。 1/4个世纪以来,东亚经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重大国际机构称之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为了深入研究东亚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海南黎族何时迁入海南以及他们是从哪一支民族中分化出来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分别有骆越、西瓯、吴越诸说.在迁入时间上,远的认为是在一万年前,近的认为是三四千年前.综合各个方面的证据,笔者认为,黎族应该是从南越、西瓯一系中迁出,时间上限是6000年,下限是4000年,最大的可能性在距今5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2.
河南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大省,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南北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可以说,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至今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黄河在历史上曾经给河南带来了不少的利益,但到后来,尤其是近代以来,黄河灾害严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交织,给河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距今8 200年至7 4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是我国北方发现的最早的原始农业文化之一。但大地湾一期文化不是中国新石器农业文化的源头,它处于原始农业向"刀耕火种"农业的过渡阶段,仅仅是漫长的农业起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地湾一期文化所在的渭河上游也不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唯一起源地,仅仅是黍作、粟作农业起源地带的一部分。不过,从史前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看,渭河上游应该是西北地区黍、油菜等农作物和羊等家畜的重要培育地;考古亦发现大地湾农业文明向四周传播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楚国的官制自成体系,与中原诸国官制迥然不同,甚至职官名称都异于中原诸国。只有“司马”例外,它是为数不多且与中原诸国职官名称相同的职官之一。因此,研究楚国“司马”的设置、职掌及其属官等情况,对于深入探讨楚国的官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官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黄帝”即“皇帝”,也就是上帝,原为上古三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是虞、夏、商、周时期能追溯到的最远的祖先,也是神话中地位最高的人物。“黄帝”乃是一尊号,其名在卜辞中曰“爱”(王国维释“爱”,不正确)、曰“靠”,后来典籍中或音变为“喾(倍)”;或形讹为“夋”,音变为《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他文献则又音变为“帝舜”。故《山海经》中所言的“黄帝”就是帝俊;其他文献中的“黄帝”则为帝喾或帝舜。黄帝名轩辕或为轩辕氏之说,乃战国时代天文学家之首倡,后被史家接受并写入史书,黄帝与轩辕本无直接关系。黄帝的姓、氏均出于黄帝系中不同部族的传说,故种种各异,固不可以为历史真实。黄帝传说本起源东方.而后随民族之迁徙而散播于四方。  相似文献   

16.
成丰五年,黄河改道,危及运河,使其几失运力,运河区域的优势也就此丧失。与之同时,黄河水患也给这一区域带来了沉重打击。山东巡抚周馥以治河为先导,一方面通过筑埝迁民等措施治河养民,另一方面致力于革新原有漕运体制,以达治河之效,部分实现了对这一区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水经注》在描述黄河大北干流的文字中 ,缺少关于今内蒙古、陕西、山西三省区 2 30 0 0km2 的支流情况。缺失上述记载的原因是 :在北魏、东魏时期 ,该地区为官方划定的军事性质游牧区 ,是军警用马的驯养基地。因此该区未设任何地方行政机构 ,也不属于任何州、镇、郡、县管辖 ,故没有户口数字的记载。从 4世纪 70年代到 6世纪 2 0年代的 15 0年中 ,本区牲畜数量增长近 10倍 ,草原严重超载 ,加之以气候干冷 ,促进了鄂尔多高原的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在长期自然环境选择下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的珍贵基因库,具有高蛋白含量、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繁殖系数等优良特点,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育种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对全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搜集考察基础上,分别从农艺性状、酶水平、基因水平和细胞质水平揭示了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近30年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表明,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野生大豆的种质保护与保存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的遗传资源提供了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青藏高原和南亚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妻多夫制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的婚姻形式,其基础条件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底层出现种姓制度,并出现不分家的私有制观念。文章指出,青藏高原毗邻南亚,历史上这两个区域的一妻多夫制先行后续,空间上连片出现,文化特质亦相同,具有同根关系,因而青藏高原的一妻多夫制很可能来自印度。  相似文献   

20.
《集美学校校歌》于1918年2月开始创作,同年3月发布,其后有过几次修改,今天演唱的《校歌》最早刊登在1933年出版的《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廿周年纪念刊》上。《校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多声部合唱音乐,歌词属于原创作品,其结构与《黄河》的歌词结构基本相同;《校歌》的曲调是精选而来的,与张秀山1913年编配的《黄河》相似,可以溯源到1905年沈心工创作的《黄河》。《校歌》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也时刻激励着集美学子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