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法学界对"S+VP+的(+NP)"结构中"的"字的词性有四种意见:(1)结构助词;(2)语气词和结构助词;(3)时体助词;(4)语气词。这四种看法各有局限。"S+VP+的(+NP)"实际上是一个同形结构,其中的"的"不是同一个"的",而是三个不同的"的"。当"S+VP+的(+NP)"为偏正结构(包括"的"字结构)时,其中的"的"是结构助词;当为主谓结构时,有两种情况:常处动宾之间且不可省去的"的"是时体助词;处于句末且可省去的"的"是语气词。  相似文献   

2.
我们把"有"后带单音节动词以及主谓、动宾、状中、中补、连谓、兼语等谓词性结构统称为"有+VP"结构。关于"有+VP"中"有"究竟应该属于什么词性,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大致有四种观点,分别是"动词""、助动词"、"副词"和"体助词"。我们认为,"有"在这种结构中还不能看作成熟的"体助词"。另外的三种提法分歧的原因在于分别处于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动词说"和"副词说"并无实质不同。"助动词"是"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我们认为"助动词"的提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醒世姻缘传》中"动+将"格式类型,分别为"动+将+趋向动词、形容词+将+趋向动词、动词+将+动词、动词(形)+不+将+趋向动词、动词+不+将+宾语+趋向动词"。这五种结构类型中,"将"已经虚化为一个结构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延续,趋向动词或表趋向或已虚化。今天,"动+将"结构已经走向衰亡,但可在方言中发现其踪迹。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的"动+将+趋"格式一直被看作动补式,其实它偶尔也用作连动式.作为连动式,格式中的"动"和"趋"在语义上都指向施事,其中"趋"表示位移活动而"动"表示伴随活动,"将"是表持续的动态助词,相当于表持续态的"着".明清时期,连动式"动+将+趋"逐渐被"动+着+趋"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湖南境内湘语“V+X+N(L)”的结构形式共有四种:“V+在+N(L)”、“V+到+N(L)”,“V+体貌助词+N(L)”和“V+体貌助词+在+N(L)”。“V+体貌助词+在+N(L)”的来源于六朝时期就已常见的“(S-P)在NL”结构。  相似文献   

6.
"则已"最初有两种使用情况:一是连词"则"与副词"已"的连用,一是连词"则"与动词"已"的连用。第二种使用情况的句法类型有三种:A单词+则已,B短语+则已,C小句+则已。助词"则已"的形成与B、C式相关。C式在汉代就已出现,"则已"可看作助词,清代C式例句增多,助词"则已"成熟。隐喻机制、句法位置、韵律和谐及较高的使用频率是其成词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里"V+个+X"结构的使用比较普遍,本文用句法关系的知识来分析"x"在两种情况下"个"的词性:为宾语时,"个"做名量词或动量词或调节音节的助词,这中间我们还采用了替换的方法;为补语时,"个"的词性是相当于"得"的结构助词.  相似文献   

8.
关于助词“他个”的来源, 有学者认为它来源于双宾语结构“V+他(间接宾语)+(一)个+ N(P)(直接宾语)”中“他(一)个”的虚化, 笔者认为这一结论还可以商榷。从语言的历时演变来看, 助词“他个”的来源其实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化的, 即它实际来源于领属性结构、复指性结构和双宾语结构中的“他+一/这/那个”的凝固与虚化。换言之, 语气助词“他个”的最终形成实际是这三种结构历时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A式“处所+V+受事”←→B式“受事+V+处所”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的一个语义小类。要想实现句法可逆,其中的处所格在语义上必须表示位移“终点”并能成为合格的供用物,其中的V必须是具有“附着”义的置放动词。另外,添加动态助词后,A式“处所+V着/了+受事”既可以看作是供用句,也可以看作是存现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构式"吃他三个苹果"结构的两个子类,A式和B式具有同形非同构的特点。A式是汉语双及物构式的一个子类,表"取得义",属于广义的致使范畴;B式变异为"V他+QM+NP"构式,和汉语"V了+QM+NP"构式范畴共有某些语用特征。从量词的同一性来分析,B式又包含了三个同构多义的子类。  相似文献   

11.
浅议“数+形+量+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组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结构嵌入状态形容词,就变成了"数词+形容词+量词+名词"结构,本文将试着讨论此结构语形、语义、语值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V 到 NP"进行句法分析,并对其中的"到"做出词性判断,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V 到︱NP","到"是动词,作动词的补语;另一种是"V <到 NP>","到"是介词,与"NP"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的补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根据其中这个"NP"的具体内容来做出判断和分析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关于现代汉语"不+NP"和"很+NP"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比较,说明二者都具有强化语义的作用,是两个意义相对的结构,但是在使用中具有不对称性.文章还对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对称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V+N+的+O”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N+的+O结构有甲、乙、丙三种格式,其句法来源是V+(N+的+O)、N+(V+O)和(V+O)+N.甲式为V+O的自然扩展式,N是领属定语;乙式和丙式为N强制性地裂割V+O并插入其中而造成的离散式,N是准定语.为了满足语用需要,N从主语位移至定语位,N+(V+O)变换成乙式; N从宾语位移入定语位,丙式成为被抑制格式(V+O)+N的一种自由的补偿形式.对同一语义结构的不同句法形式进行选择,是语用平面的核心内容;同义句式维持着语义平面动核与题元关系的大同,体现着语用平面不同交际需求的小异.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现代汉语“动 出 宾 来”中的动词的特点存在着一些使人误解、笼统的说法。我们考察后发现:一方面,此格式中动词音节的多少对动词的选择有很强的制约性,另一方面,此格式中动词的语义特点也对动词的选择有很强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6.
能同时进入"SL+A(表度量衡的数量短语+形容词)"和"A+SL(形容词+表度量衡的数量短语)"结构的形容词有"重、高、长、宽、深、厚、粗"7个."SL+A"结构在句中作定语、谓语、补语、宾语、主语;"A+SL"结构在句中作定语、谓语、主语.两种结构可以相互转换,但"SL+A"比"A+SL"的使用更加灵活、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7.
"There be NP PP"和"NP1有NP2"分别是英汉语中表示静态存在句的典型结构,意思是"某处有某物/人".两者有许多共性,并具有对应性.但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都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考察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尤其是存在处所的名词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总结异同,并将结果运用于英汉互译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日语里“NP1 格助词 の NP2”中格助词的显陷模式可分为必须无形化、转化为其他格助词、必须保留、可省略四类,其制约机制可求助于“格的阶层性”理论,即在“格的阶层”中处于上位的格助词必须或容易无形化。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视角看"整(个)+N"和"全+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区分“全”和“整”的词义,详细分析“全”和“整(个)”各自所修饰的名词类别及其离散性、完形性特征,以及“整(个) N”和“全 N”的表意侧重点及不同的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句法学、语义学相关理论探讨作为准成事标记的"V出"与成事成分的搭配及其同现动词的情况,并与典型成事标记"V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准成事标记"V出"与成事的搭配能力相当强,可以与制成成事、认选成事、形成成事、自成成事四类成事搭配,但"出"都不是强制性语法标志,而典型成事标记"V成"则可与制成成事、变成成事两类结果性最强、最具原型性的成事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