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人们对鲁迅美学和文艺思想的研究,总是强调其“善”的一面,然而,鲁迅在第一篇文学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就否定了“无邪之说”而推崇“恶魔”。“恶”,是鲁迅弃医从文之后首先看取的。造成对鲁迅“恶”的文学观研究的空白,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恶”的回避,而对“恶”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学风,其对“心”的阐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心物关系中的心应该在这种含义下理解.王阳明用“意之所在”与“明觉之感应”方式来训释“物”,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把“物”放在了心的映照之下.最后,可以看到王阳明学说中的“心”、“物”是以互相彰显的方式存在的,而这个桥梁就是“感通”.心物在互相彰显下存在,二者紧紧不离,既无离心之物,也无离物之心.  相似文献   

3.
兰华 《江淮论坛》2007,(5):116-119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战略理念。它是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新发展和最新要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阴阳三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该哲学观的主旨是天与人应该和谐相处,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逾越或改变自然规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深入探究“天人合一”理念的内涵,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勰“心物交融说”寻源──兼论“比兴”刘则鸣“心物交融说”是王元化对《文心雕龙》的洞见。《文心雕龙·物色》有言:“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王元化指出刘勰以上二语“互文足义”,意谓:“作家一旦进入创作的实践活动,在模写并表现自...  相似文献   

5.
易学视野中的刘勰文学通变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辉 《云梦学刊》2005,26(5):85-87
中国文论史上,刘勰是系统引入易学通变理论以解释文学现象的第一人。从发生学角度看,刘勰的文学通变理论源于易学关于时间运动的学说,经主体思维转换,易学通变理论具有支持文学创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文学传统,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由,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神话及其后来的变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就是一种神话和传统,西方文学中一直流传有关狼的故事,就明显表现了这种关系,我们从小不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某个侧面,对西方文学的一些特征有新的发现。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和文学比较的角度,从中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苏荟敏 《兰州学刊》2005,(4):266-269,223
"心物感应论"和"摹仿说"分别是刘勰和亚里士多德美学观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很多学者对二者在表现与再现、抒情与叙事、意境与典型、和谐与冲突等方面的不同多有论述.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它们不同的哲学基础入手,通过对其艺术起源、创作手法、作品主题的比较分析,看出它们之间的一个本质区别:前者笑纳此岸的心物交融,后者向往彼岸的神人与共.  相似文献   

8.
关于“仁”的早期文学书写,生命内涵是其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从珍爱生命到仁生万物、从仁者寿到道德养生、早期孝道书写三个方面.具体到每个方面,其书写的推进和成熟都有赖于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天人统筹是推进书写的基本路径,而“天”所具有的“生育”“生命力”“好生”(爱生)三大属性,保证了早期“仁”书写的深层贯通,同时也标榜着早期儒家内涵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生态观.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观与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美学思想渊源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念慈 《东岳论丛》2002,23(2):63-66
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观 ,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 ,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 ,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 ,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 ,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诗言志”为切入点探讨刘勰的文学语言观,指出刘勰尽管发现了语言的“物性”,但仍相信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加以挽救,反映了刘勰对文学语言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1.
林春虹 《东岳论丛》2007,(5):110-113
"论"体,古代散文的一种重要文体,在刘勰的文体专章中被置于笔体的第二位,他的系统叙述在古代十分难得。他遵循文体论篇章的一贯方法,对论体文进行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等工作,论述十分到位。同时,刘勰关于论体文散文观的最高理想已经不同于为政教服务的传统散文观,而是转向以体现个体生命价值作为立足点。当然,他也坚守宗经原则,对论体文的社会功能并不忽视。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一种至高境界,它携带着纯朴而浓厚的自然气息,以根深蒂固的形式和无与类比的勇气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底蕴与灵魂;但正如历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样,作为中华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中的利他性存在状况,对于该社会的稳定秩序和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利他的概念构成就成为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条件。有关利他的概念分析,早在该词语被创造之前,就广泛地存在于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教义之中。并且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利他相关研究中,对于利他概念的界定更是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介绍与回顾各种利他概念的界定,可以尝试性地理清利他的传统文化渊源与现代科学概念,界定二者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脉络,为更全面地理解利他这一概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勰“原道”观对编辑的启示在于:编辑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注重文化的社会功用;应当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第五代”及其电影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前后崛起于东方的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作为一种令世人振奋而又困惑的群体文化现象,他们的艺术探索早在1987年张艺谋的《红高梁》弹出第一个商业化音符后,便已逐渐偃旗息鼓而分道扬镳。可是它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一次高度自觉的艺术运动,在中外影坛所激起的石破天惊的反响,却是巨大而久远的。1所谓“第五代”,其实是个界定不很严密的笼统指称。这些青年导演个性迥异,气质殊别,选择题材的兴趣眼光也各不相同,很难规范出划一的创作态势。不过,这个以文革后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毕业生为骨干的导演群体,无论在文化成因、审美理…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文化是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体现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安顿自我身心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丰富的身心安顿之道,能够有效地淡化或消解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倡导回归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在山水、田园中安顿心灵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具有可持续性的消费方式,它通过回归山水、田园,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依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们的外在事功追求与自我德性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给了人们在工作及自我修养中发现人生意义的智慧。在今天,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克服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根源———劳动及消费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法制观是班固的法制思想的核心。班固认为:圣人怀明哲之性,与自然的意志相通,根据人的性情和自然意志设立了礼制和法制,因此礼法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法律的作用在于顺天地、卫王道、禁暴恶、惠百姓和辅助德教。班固的法制思想有其时代基础,更渊源于先秦儒家特别是荀况和西汉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8.
何立强 《船山学刊》2006,(4):108-110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最重要的主题。通过文学,“天人合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具体生动的演绎。  相似文献   

19.
刘勰“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通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具有严密的体系性,"通变"论是全书的一条论文主线.刘勰从文体规格立论,提出了遵循文体名理和驰骋文变之术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他站在尊崇儒家经典的立场上,以经书为"群言之祖",故以"宗经"言"通变",本于经而求乎变."通变"以宗经法古为本,以革新创造为用.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学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兵 《兰州学刊》2005,(4):263-265
文学史观是《文心雕龙》文学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变观是刘勰文学史观的核心。本文以文学本质论为基础,探讨了“通”与“变”的实质,并从认识的角度考察了刘勰对“通变”的把握尺度及其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