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佛教石窟已是举世瞩目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石窟壁画中描绘的众多古代人物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新疆佛教石窟中的龟兹、回鹘、粟特、蒙古、汉民族的服装服饰,从而对以上各民族服饰的整体面貌以及基本特点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疆石窟寺中的音乐造型十分丰富。整体而言,西域石窟寺音乐造型有两大体系:以龟兹为中心的西域体系和以高昌为中心的中国中原体系。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两种体系又有交叉和互相影响。本文结合西域历史和佛教发展史对西域石窟寺中音乐造型的来源、属性、功能和乐器形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族的历史编纂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人将他们从汉族人那里学到的文化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写作风格。蒙古编年史编纂中的汉族历史编纂学因素体现在资料的借用和编纂方法两个方面。这也是蒙、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历史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4.
佛教所倡导的极乐世界同人世间一样,都需要歌舞,极乐世界尤其少不了音乐,乐舞遂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乐舞传入中国在适应本土化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发展吸收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乐舞。须弥山石窟中的乐伎雕刻展现了佛教乐舞对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乐舞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五凉时期,儒学发达,佛教始盛。在河西走廊南部的祁连山中,此时开凿了一些石窟。本文从这些早期石窟的始凿及其功能这一视角出发,对五凉时期的儒学与佛教状况进行了对比考察,认为五凉前期已经有了开凿石窟之事,但多为儒学学者所居,他们著书立说,聚徒授学,从事私学教育,规模可观。后来,随着官方儒学的进一步兴盛,民间私学逐渐从山区向都市转移,儒学遂离开深山,而佛教在五凉后期趁机占据了祁连山一带的石窟,开始了佛教石窟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孔海珍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04-104,108
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辽朝社会生活中渗透着大量佛教因素。辽朝妇女冬季以栝楼涂面,因其颜色金黄与佛像类似,时人谓之“佛妆”。辽人在家庭成员患病或临终时,会念诵佛经、举办道场。辽朝佛诞节庆活动呈现出浓烈的娱乐色彩,并逐渐向世俗节日演变。辽人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受到因果报应观念的深刻影响。考察辽朝社会生活中的佛教因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