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代通俗文学大家,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出白话短篇小说集子的凌濛初,他能去从事“壮夫不为”、士绅鄙薄的小说创作,将创作视野投向现实人生、人情日用,描写平凡世界里的芸芸众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对小说有着独到的见解与不同流俗、有别于封建冬烘者的比较正确比较客观的看法。在凌濛初的小说理论中,涉及小说写实、描写人情世态,小说自娱娱人,小说审美教育、形象教育等诸多内容。本文拟就其理论建树与局限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从“二拍”的书名、序言、小引以及小说中的议论可以看出,尚奇是凌初小说理论的核心内容,凌初主张小说写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的新奇之事,反对写耳目之外的荒诞不经之事,凌濛初的尚奇观在小说批评史上极富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凌濛初认为“二拍”是一部奇书,“二拍”的新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题材的新奇,其次是情节的新奇,再次是观念的新奇。  相似文献   

4.
凌濛初的新贡献──“二拍”平议王枝忠列宁的下面这段话常被人们引用:“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评经济浪漫主义》)这确乎是历史地唯物地评断历史人物功过的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解读凌延喜的<拜月亭传奇跋>入手,结合凌氏家族刻书的实际情况及凌濛初评点<西厢记><琵琶记>的体例,指出凌濛初不可能是朱墨本<幽闺记>的评点者.又通过对<南音三籁>与朱墨本<幽闺记>的比勘,并联系明代曲坛的状况,论定凌濛初不是朱墨本<幽闺记>的评点者.进而从三个方面对凌延喜<拜月亭传奇跋>所言凌濛初得到沈璟手抄本一事的真实性提出怀疑.  相似文献   

6.
《幽闺记》的评点者为凌初《幽闺记》批语中录有沈氏论评十条 ,皆以“词隐生曰”注明 ,但其他批语的作者为谁 ,在批语及凌延喜跋中均未提及。《王立承题记》曰 :“是书虽延喜所编刻 ,然评语实多出于初成之手。原跋谓家仲父得之词隐生抄本 ,而末折尾曲‘中郎兔颖端溪砚 ,阙处完成断处连 ,从此人家尽可搬’。《琵琶记·凡例》谓非君美之旧。此本虽未删削 ,但仍存初成语于其上 ,是其证也。”按 :“郎”字当为“山”之误。查凌初《琵琶记·凡例》 ,有如下之言 :“今世所行古曲 ,皆受改窜之冤。观《拜月亭》末折云 :‘中山兔颖端溪砚 ,断处完…  相似文献   

7.
唐代小说与唐诗是同时共生的文体,有着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而必然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如初盛唐时期的小说就借鉴着诗歌的精神,在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内容、融诗入小说等文体与艺术表现特征、诗人组成小说创作群体等方面,都与唐代诗歌发生了密切关系,与诗歌共同掀起了初盛唐的文学革新运动,为唐代小说的发展和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宽犁 《人文杂志》2020,(11):49-57
山岳河流是理解中国古代文明极其重要的元素,华夏民族与秦岭这片土地形成经济、政治、文化和审美等多重人地关系。作为中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水岭,秦岭开启南北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文明,也因此产生华夏文明才有的南北意识和文化,形成分裂或统一的疆域区划。秦岭是一个大生态区域,在经历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再到当代生态文明转型之际,当前正在构建"天然""共享""绿色"的新文明范式,从而保证国土空间生态资源合理适度开发,华夏文明永赓续。秦岭还是华夏古文明源地、历史文化基因源地、宗教文化源地,秀美壮丽山水使秦岭山水文化绽放奇光异彩,从而展现出一轴华夏文明史中最具民族神韵的斑斓画卷。  相似文献   

9.
明初文学,界于元末文学与盛明文学之间,作为过渡阶段,有着重教化而轻审美的特征,但其文学理论和创作都有一定历史贡献.开国帝王朱元璋在元末明初的文风嬗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他通过以儒治国、倡导质朴文风、改造士人精神风貌和自身创作垂范,有力促进明初雅正文风的回归,但其实行残酷文化专制,晚年偏爱颂世文风,阻断了元末人文复兴思潮,又导致文风出现向台阁体过渡倾向,他于元末明初文学可谓功过参半.  相似文献   

10.
王永强 《兰州学刊》2004,(4):173-17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强劲势头。从经济法角度分析 ,这是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政府失灵”是主要原因。作为社会实质公平的经济法 ,调整个人收入差距是其当然之责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效果欠佳。未来经济法之完善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进路 ,以人为本 ,关注弱势群体 ,保障各阶层、各区域共享发展成果 ,以此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与城市文明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与城市文明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艺术是区别城市与乡村的一个重要尺度,对审美与艺术的态度折射出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在文明模式上的差别,作为城市文明更高发展成果的当代都市文明对艺术本身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艺术之城"是一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艺术活动为实践中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对于当代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的初刻者、确切的时代背景与主旨,一直为学术界所争论.本文拟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初步研究,并得出结论:初刻者为董其昌,确切历史背景为明嘉靖十一年壬辰至二十六年丁未,主旨为武松打虎杀嫂.  相似文献   

13.
公元7世纪,有四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诗人,史称“初唐四杰”。他们不算孟学史上的大人物,但同样吸吮过孟子的思想营养,体察过孟子的生命情怀,为后人留下一组朴实无华的孟学史片段。四杰之中,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公元650—6767)可能年龄最小,且英年早逝,却排名第一,成就高于其他三人。《王子安集》有两篇文章提到孟子: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不预设立场的学者之一。作为 2 0世纪初的学术大师和思想先觉 ,其旗帜鲜明又不无偏激的反孔言论成为五四“打倒孔家店”的先声 ;由考证经学史学到考证诸子之书 ,再到研究诸子学说思想 ,直至贬低经学 ,抬高诸子 ,其意义和影响已远远超出学术本身 ,不仅为继起者研究经学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立场和向度 ,更颠覆了儒学独尊的既成格局 ,敲响了文化专制主义的丧钟 ,实开近代思想解放的先声 ;太炎标举“应物之论 ,以齐文野为究极”的核心论旨 ,主张文化多元的思想 ,直到 2 0世纪末 ,才显示出独特的价值 ;他提出的“俱分进化论”是一个极具思想穿透力和原创性的命题 ,为人们重新审视社会的演进、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向度  相似文献   

15.
1794年,朝鲜正祖时期学界领袖洪良浩第二次来华,主动结识乾嘉学界领袖、礼部尚书纪晓岚.初次见面,他们并未交谈.随后洪良浩派其子带着诗文稿前往纪晓岚宅拜访.纪晓岚热情接待,并为其诗文集写序,评价极高,从此奠定他们交往的基础.1782年洪良浩首次来华之时,就接受了“北学”思想,上书国王,提出北学“六条”,将朝鲜北学思想推向实践.他主动与纪晓岚交往,既是这种北学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乾嘉时期的中朝关系十分融洽.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晏阳初发起的“博士之乡”,是在平民教育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一场波澜壮阔、意义深远的教育运动。本文拟对这场运动作一简要介绍。走出象牙塔,奉献报国心在各种思潮汹涌澎湃的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平民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潮。1926年底,陶行知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第一位“博士”走出了高楼深院,穿上了布衣草鞋,来到了偏僻的乡村。继之而后的1929年,以晏阳初为召集人物、以“博士”为代号的知识分子,来到个离北平300余里淳朴的定县乡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及其对20 世纪初中国戏曲变革的影响。指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样式、题材、人物、情节与冲突、语言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革新,这既影响和规定了本世纪初中国戏曲发展的总体风貌和历史走向,也留下了值得认真总结、深入反思的实践经验和创作教训。他的戏曲创作与他在文学理论、散文、诗词、小说等方面的成就一道,构成了梁启超这座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高峰,这座高峰承前启后,对20 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至今犹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俊 《兰州学刊》2007,(10):173-174,214
关于苏轼与道潜初会的问题,学界有徐州说和密州说,且一直以徐州说为主导.搜检辩析相关材料,可以充分证明二人在熙宁年间初会于杭州.  相似文献   

19.
谋略初论     
谋略初论刘国建席勒曾说过,谋略和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课题。谋略作为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在波诡云谲的政治舞台,还是在刀光剑影的沙场;无论是在神秘的外交战线,还是在由那“看不见的手”所差遣的经济王国,乃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几乎在社会生活的每一处都...  相似文献   

20.
雅俗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和俗是一对内涵丰富的审美范畴。在文学批评中常常用来作评判标准之一,至今在文艺评论中也屡见不鲜。评论中往往涉及到雅俗的问题,对雅和俗的评价存在相当分歧。鉴于有些文章对雅和俗丰富内涵和外延尚缺少深入了解,对雅俗概念的使用过于轻率简单,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雅者俗之反也。刘勰说:“雅俗异势”(《定势》)。古人往往对举而论之。雅和俗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体裁、语言、思想内容。严羽《沧浪诗话》云:“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按现代分类,句、字、韵属于语言范畴,严羽所分亦即上述三个方面。下面我们就由此探讨雅和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