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体论及其原则、方法 (一)人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动物。他不满足于动物式的感官享受,向往着精神的崇高与完美;他虽生活在现实中,却始终仰望头上灿烂的星空,寻找普遍的法则;他发现自己和他人的欲念充满着邪恶,便寻觅人的理想状态;他面临终归一死的人生,便渴望不朽世界的出现。这些都深深植根于人的生命和理性之中。人的理性有一种思考整体化的需求:他生于现世,却要探求超世的东西;他身处个别的感性事物和现象,却要寻找某种普遍的本质;他体验到生死的变幻无穷,要探求某种永恒不变的规律。所以才有了基督教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佛教的空等普遍观念。因此,现实与理想、个别与普遍、暂时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是永远困扰着人类生存的问题。换句话说,由于这些关系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存在之中,贯穿于个体生命的一生之中,因此,人不得不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就是一个问题。这正是人的不可理喻性所在,也是人的命运与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一 在对人性的理解上,一个突出观点就是强调的人自然本性,如中国古代的“生之为性”“食色性也”的论调以及当代西方佛洛依德的学说等,都是看重人生来具有的本能欲求,把它看作是人性的一块重要基石。 人来到世上,他的最初存在形式就是一块血肉之躯。他的心脏跳动,血液循环,伸胳膊踢腿,要吃要喝。在这个小生命中,确实具有一系列不学而能的动作,先天而来的欲求,存在着各种本能欲望,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人作为一种存在物也具有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体现在哪里呢?恐怕首先就体现在他的血肉之躯上,体现在这块血肉之躯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上。正是通过这块血肉之躯,人才在大地上扎下了他的物质之根。因此,说到人性时,忽视和抹煞人的物质之根,排斥人的本能欲求,是非常错误的。 当然,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中唯独人有灵,人因这个“灵”而骄傲、而自豪。但是,人的这个灵不是凭空存在的,灵的存在需要以“肉”的存在为前提。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高扬灵、诋毁肉的现象。不说欧洲中世纪宗教的禁欲,就是启蒙运动,高举人类理性的大旗,但对人类肉体的需要却不屑一顾。对于这种偏颇,席勒早就表示过强烈的抗议。他认为,感觉先于意识,人首先是作为感性存在,然后才开始理性活动。既然人生而是一种感性存在,那么,自然创造人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论者往往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希腊哲学分辨为归属“知识论”范式,这同古希腊哲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不无关联。然而,持此论者有所不察的是由柏拉图确立的“让存在之存在(“理念”)同时也作为人之存在之存在的基调,其哲学特质将希腊哲学归属于“理性人学”的范式,希腊人把人的本性建立在人所独具的理性特征之上,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面对人本身指证出人之理性的意义,并通过“知识”这一中介,将“真理世界”与“意见世界”同人的“理性”与“感性”作对应,得出入之两重性规定。希腊智慧在其思辨的理性中,导致“感性”与“超感性”的过度紧张,必然需要被了解和同情,理解与超越,因而,她必然只是通往人学途中的一个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4.
张剑抒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301-302
康德对人的理解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方面。一方面,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与自然物不同,人具有总是试图超越自然的必然性而追求超验本体的性格,人自身具有绝对完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同时还现实地处在时间、空间中,人的生存是有限的,人在现实中总是不完善的。这种人的二重性存在就是康德自由思想理论建构的逻辑前提。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实践理性批判》中主张,作为一个行动者,我应当遵从道德法则的要求。康德思考“我应当做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时,也思考了“我事实上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康德强调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与动…  相似文献   

5.
杨林 《湖南社会科学》2004,3(6):146-149
每一个时代都在改善它的“智慧” ,在当今时代 ,对“智慧”一词的反思应注意它的四个维度 :感性维度 ,法则维度 ,观念维度和人文维度。智慧是一种平衡 ,是结合了理性法则和感性才情 ,将工具理性与人文境界整合起来 ,个性化、观念化的主体智能和社会智性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逻辑在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寿堪 《学术研究》2004,4(4):33-38
“逻辑在先”是西方哲学家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的基本涵义 ,是指从逻辑关系和道理上来阐明思维与存在、一般与个别、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中何者为根本、为前提 ,何者最重要。“逻辑在先”与“时间在先”必须严格区别开来。西方哲学史表明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纷争 ,都是围绕物质与精神、个别与一般、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何者是“逻辑在先”的问题而展开的 ,哲学史上的典型事例得以说明。对“逻辑在先”论 ,应从辩证观点加以具体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理论中的“自然”随着西方思想对内在性理路的开掘而遗失了本源意义上的生长、涌现的意味进而收缩于人的“内在本性”,同时原本最“自然”的作为“生长物”的大自然被逐出了内在性领域而成为纯粹外在的东西。于是,人的本性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教育也缺失了人可把握的对自身深思的尺度而产生诸多教育问题,外在的大自然失去了对人的精神的引导力。而作为“道之象”的自然保持着最高的存在性领悟,连接着天道与人道,指引教育在可游可居的经验性中通向精神的超越性,以其生生不息的特征为教育提供可效法的依据,也以其普遍的精神感染力让教育在人与自然的相遇中直接呈现。  相似文献   

8.
晏辉 《社会科学》2022,(5):11-21
“范式”是所指与被指之间的相互共属和共在,其间存有固定的亲缘性。用以指称被指的概念、话语和逻辑必须与被指的“是其所是”具有对称性;所指在何种程度上澄明着被指,被指就在何种程度上被揭示着。事物法则只有被理性法则澄明着、揭示着,才以被指的方式敞开着、呈现着。“现”与“见”就是相互共属和共在。依照事物法则与理性法则的亲缘关系,价值哲学作为所指必须以理性法则的样式揭示、显现和澄明作为被指的价值世界。价值世界是流动的善,它以“不再是”“正在是”和“尚未是”的样式立在那里,它自在地“所是”着,而作为有意愿、有目的和有理性能力的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是非要有所指于这个充满流动性和生命力的善的世界的,因为创造、分配和享用价值世界是人的宿命,人是价值性的存在物。价值哲学就是人的价值性存在的理论方式。为此,它就必须以“不再是”“正在是”和“尚未是”为指称对象,以断面思维、段落思维和历史思维将其呈现在表象里、把握在意识中。这就是价值哲学把握当代生活世界的三种范式,其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乃是发生学的致思范式。而被价值哲学三种致思范式所把握的当代生活世界,乃是一个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它不但改变着由...  相似文献   

9.
现实·真实·虚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亚里士多德 :“诗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1 普通常识的看法认为 ,感性直观中的东西是最现实的 ,因而也是最真实的 (真的 ) ① 。例如个别的桌子、椅子、个别的方形的东西或圆形的东西都是最现实的 ,因而也是最真实的。按照这种看法 ,凡符合感性直观中的东西的判断就叫做真理 ,或者说这样的判断是真的。例如我说我背后墙上的画挂歪了 ,此话是否真 ?只需转过身去 ,凭感性直观看看现实情况是否符合我的判断 ,就可以证实我的判断是真还是不真。在普通常识看来 ,凡非感性直观中的东西 ,看不见、摸不着 ,都是非现实的 ,因而也就是不真实的 (不真的 …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美学领域越来越宽泛,几乎找不到它的边界了。一个学科要立得住,需要有明确的维度,有不变的内核,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界限。美学的内核就是感性,是感性中的美与丑,因此美学应当回到鲍姆嘉通的“感性学”那里去。唯有从感性这个维度出发,才可以确立美学的牢固地位,才能够明确其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分野。这种审美的感性,可以说是:目击而存,耳听而在,身触而生。不指向这样一种感性维度的,就不能说是美学的。由于美与真、善、想象力、情感等混合在一起,在流行的观点中,往往存在着对于不同层次的混淆,没有区分清楚美与真、美与善、美与艺术、美与想象、美与情感之间的界限,以至于无法说清一些基本的美学问题;而以前述感性维度作为评判的准则,就可以在它们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人的心灵是一个整体,美感与人的整个身心关联在一起,心灵的所有活动几乎都伴随着审美的环节,只要立足于感性这个维度,就可以将美这个环节从整体的活动中区分开来。审美维度的这个“感”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理性,它是理性伸向感性维度的触须,是以感性表现出来的理性,正如理性是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感性。对于上述观点,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美感与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