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鹏翔 《理论界》2010,(3):83-86
看即是对象。看与认识、逻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象在认识、逻辑概念之外,却在看之内。看通过对象出现,对象则在看中显现。没有看的对象,或者没有对象的看都是不可想象的。康德批判没有看的对象,指斥为不可认识的物自体;同样批判没有对象的看,指斥为不存在的理智直观。有什么样的看就有什么样的对象;反之,有什么样的对象也就有什么样的看。矛盾与悖论产生于看与对象的错位;当我们用对感官对象的看去看一个理智对象时,理智对象与感官对象之间就会发生难解的悖论。存在对象变化了,我们的看也随之变化;反之亦然。对象是由看建构出来的,直观构成自然物及其性质、法则和形式;物的矛盾性也是由直观构成的。直观构成科学知识的精确客观性,并构成以其为标准的科学世界,这一直观特指一种数学化的态度、一种数学的眼光。  相似文献   

2.
<正> 物自体学说在康德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构成康德哲学体系的基础之一,也是我们研究康德哲学的入口。雅可比就曾提出,离开康德物自体就不可能进入康德的体系。但是,由于物自体的含义在康德著作中非常晦涩,以致人们对它作出过各种解释,得出过许多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例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材料的来源,指的是客观物质世界。在我看来,康德确实是主张“感性论”的,理应有一个“感性来源”的问题。但是,康德物自体是感性来源吗?如果物自体是感性来源,  相似文献   

3.
康德提出主体认识的不是纯粹的自然物(物自体),而是主体用时空先天形式和感性材料构成的“经验对象”(现象)。对康德这种从主体角度去规范认识对象,马克思曾给予某种赞赏。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  相似文献   

4.
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我们得知,一切现象都服从于因果规律,但理性不满足这一有条件的知识,它非要上溯因果系列追求一个最初原因。这样它就超越感性界,以物自体为研究对象了,从而必然产生自由与因果的二律背反。康德通过对二律背反的解答,说明理性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是互不相容的:因果律适用于现象界,自由律则适用于本体  相似文献   

5.
谷永新 《北方论丛》2012,(1):133-137
物自体学说是康德批判哲学中最为重要、难解因而最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如何理解感觉材料、外部客观实在内容的来源问题,同时又是关系到如何解决近代西方哲学思维与存在二元对立的问题。费希特取消物自体,他认为,无论是客观外部实在存在,还是主观的思想内容都要从这个先验的能动自我最高原理出发推演出来。谢林意识到费希特取消物自体的局限,提出绝对同一哲学但又陷入了神秘直观。黑格尔看到物自体的积极意义,把物自体和先验自我合并扩展为精神,并成功地解释了物自体的含义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所出现的理性与感性、先验与经验、主体与客体的二者之间的非此即彼的两难对立,以一种更深入的方式体现在康德的哲学里,成为其哲学的鲜明的主题。这就是康德经剥茧抽丝般的分析工作后为我们所还原和昭示出的著名的两个‘物自体”的命题,即《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所谓作方‘先验对象”的“物自体’与作为“先验自我”的“物自体”。前者是感性的来源、基础,是我们从事认识所必须预先地(即“先验地”)设定的认识对象方面的条件;后者是知性的来源、基础,是我们从事认识所必须预先设定的认识主体方面的依据。而“认识…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负的方法是其哲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部分,他认为,只有通过负的方法才能达到哲学的顶点。进而,他认为康德在其哲学中也不自觉地使用了负的方法,如物自体不可知。而在康德看来,物自体不可知,原因在于人类没有智性直观能力。冯友兰则认为,物自体虽不能通过认知方式把握,但可以通过直觉、体悟的方式来达到。我们认为,冯友兰负的方法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内在超越"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当费尔巴哈试图以感性对象与直观拒斥黑格尔哲学的时候,由于陷入对象性关系与直观的方法,这种感性原则并没有贯彻到底,最终导致了自身哲学的矛盾.马克思则通过感性活动,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客体上升到感性主体,为感性注入了自我存在与发展的原动力,将感性活动原则贯穿始终,达到了一种哲学原动力的提升.这种哲学原动力的提升一方面体现在感性自身的完善性与哲学原则的贯彻性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 “物自体”的理论是整个康德哲学的基础,它的含义和内容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康德关于“物自体”的思想。 第一,“物自体”是感性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康德认为,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因为如果不是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即产生了观念,又促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起来,把这些观念加以比较、联结或分开,把感觉印象这样一些粗糙的材料构成关于对象的认识,即经验,我们的认识能力怎样被唤醒,因而活动起来呢?所以,  相似文献   

10.
康德“想象力”概念的思想根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象力是康德根据想象活动这一心理经验,而为具体概念的生成所设定的一种心理能力,但由于想象力虽然被界定为感性与悟性的中介却没有自己的先天规定内容,对于先验逻辑无所贡献,所以,并不是理性批判的有效构成内容.究其始终纠缠康德的直接根源,在于他把普通逻辑学知识作为探究先验逻辑的基础,而形式逻辑中的判断理论以概念为关联对象,具体概念而非感性杂多才是先验范畴的实际作用对象,所以,概念综合是客观演绎的必经环节,然而普通逻辑学没有关于概念的内在结构的逻辑理论.而更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康德在考虑综合的思维形式时漏掉了概念,而仅仅把它归结为判断,从而必然失去对概念综合的逻辑说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芒 《文史哲》2006,1(1):119-125
“智性直观”概念在欧洲大陆理性派那里有其思想来源,康德对该概念的提升和改造在于使之与数学直观割断联系,并赋予了它三层含义一是我们人所不可能具有的一种撇开感官直接直观自在之物的能力,二是作为一种自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直接给出对象的能力,三是作为人的感性直观和知性思维所模仿的“原型”的能力,所有这些含义都只是一种逻辑上不矛盾、事实上对于人来说却不可能的假设。康德的智性直观对德国哲学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马克思到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祖良同志著长文力辨知性、理性非指认识阶段而指思维方法。诚然,思维方法说是有根据的,但认识阶段说并非就是“缺乏历史观点”的杜撰。考之康德、黑格尔,两说均有根据;不仅如此,而且不限于这二义。试为辨说。 (一)知性、理性在康德那里首先是指认识能力 康德对认识论的研究是从对认识能力的考察入手的,所以,知性、理性在他那里首先是指认识能力。 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感性、知性、理性三重划分。 感性即直观,“对象是通过感性而被给予我们的”,“通过我们被对象所激动这种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能力(接受性),叫做感性”。 感性管直观,知性则管思维,“使我们思维感性直观的对象的能力是知性”。知性的范畴为形式和构架,对感性表象进行综合,使之具有规律性的联系,形成现象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物自体探析     
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感性论”中,它是感性的来源;在“知性论”中,它规定了认识的界限;在“理性论”中,它表征着理性追求知识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理想性。  相似文献   

14.
谢礼圣 《理论界》2006,2(10):162-163
直观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康德把直观在很大程度上限定在感性领域,感性直观构成了其论述直观问题的基本视域。他对感性直观分析的基本成果就是感觉和经验的直观。康德对直观进行分析的基本目标指向纯粹直观。康德对直观问题的论述为近现代哲学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基础性概念。它不仅是理论理性的知识论概念 ,更是实践理性的本体性概念 ,二者之间构成了内在张力 ,贯穿于康德哲学的整个体系之中。康德哲学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结合 ,是理性与非理性 (或超理性 )的矛盾统一 ,正是这种张力 ,推动着康德哲学体系的运转 ,而“物自体”是其轴心。康德对“物自体”的设定在于批判先验实在论 ,使人回到现实的经验世界 ,同时启迪人们从经验世界走向理想。而这都必须在实践中达成。康德哲学由此实现了知识与人文价值的结合 ,知识向人文价值的转化和生成 ;从而端正了西方智力思维的运思路径 ,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营造人性的生活世界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区分“对康德物自体的解释”与“对康德物自体的分析”,这是研究康德物自体学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问题。我们把“对康德物自体的解释”规定为用我们通俗的语言复述康德本人对物自体所持的观点,把“对康德物自体的分析”限定为研究者对康德物自体所持的态度。“分析”是“我注六经”的方式,带有研究者的倾向性,而“解释”则应作客观的说明。如果“分析”是我们讲话,则“解释”就是让康德自己讲话。区分这二者,对于一般的哲学体系是“适用”的,而对于康德物自体则更有必要。以往不是把康德物自体说成是“上帝”、“纯粹理性的本质”,就是“实体”、“客观存在”,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把“分析”当作“解释”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以往“对康德物自体的解释”的一个共同出发点,都是一开始就直接断定康德物自体“是什么”,直接断定其有何种性质,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因为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则从未正面讨论过物自体。他说:“我们不是问任何物自身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甚至不是问,按照经验的条件,具体上什么能够出现”  相似文献   

17.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最高范畴,而"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范畴的比较和考察,可以了解他们是如何处理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关系,又是怎样从认识论进入到伦理学的.从这些考察与比较中,可以看出阳明与康德在思考上的某些联系以及二者的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从康德的观点看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艰 《社会科学》2006,7(3):56-66
康德在理性的根源处探讨数学和物理学“是怎样可能的”,《纯粹理性枇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可以分别看作康德的“数学哲学”和“物理学哲学”。康德以“先验的位置论”分别给数学和物理学的可能性基础定位,数学属于验前的感性直观能力,物理学属于验前的知性判断能力。与“逻辑主义”、“形成主义”的数学观不同,康德的“数学哲学”认为数学的对象是验前的感性直观形式,数学概念是从纯粹直观中验前地“构成”的。  相似文献   

19.
"直观"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术语。康德明确说过,概念与直观相互结合才能形成知识的对象。然而,围绕"直观"这一概念却产生了诸多争议。本文认为应从两个主要意义上理解这一概念,即"作为意向活动的直观"与"作为这种活动结果的直观"。同时,本文指出,必须重视康德所提出的独特的"形式直观"概念。借助这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康德的先验论证才能够建立起来,而且它的结论也才具有更大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0.
杜刚  王云鹏 《理论界》2012,(5):74-76
物自体作为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对康德哲学整个体系的建构起着基石的作用,尤其在康德的"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纯批》)这一部巨著中显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康德正是通过对物自体的规定,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体系的批判,进行新的哲学体系的建构,所以正确地把握康德《纯批》中物自体的概念,是理解康德哲学的基础,而《纯批》的研究也必须从认识物自体开始。同时,物自体中也潜在地暗示着康德哲学的缺陷,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对这一点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较好地扬弃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