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尹勤人口城市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城镇化,也叫城市化。它是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的意思,一个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人口转換过程,一个是就业结构变換的经济发展过程。人们一般讲城镇化,实际上讲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其测量指标有二个,一个是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个是非农业经济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所占比重越大,意味着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城市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必然有亿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其速度和水平如果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或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我国既有五十年代来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个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将移向大西北,而西北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随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和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城市化将是其必然趋势。所谓城市化,是指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人口和经济逐渐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将导致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城市景观的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逼趋势。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发展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主要劳动人口)向非农业或城镇转移。这一点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基本相同。至于农业人口转移的条件、速度和规模必然涉及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规模和容量。这方面,不同的国家是不一致的。或者说不同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是不同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第27条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繁荣,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和新城市的出现将是必然趋势。”本文旨在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加以探讨,主要分析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原因和城市化发展趋势等问题,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老年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然而由于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教育水平以及生育政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各国人口老化的程度是参差不齐的,由此引起的老年问题特点更是不尽相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动影响着经济发展战略,因此,老年人口的变化趋势不仅关系到人口发展本身的战略问题,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老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揭示我国老年问题的基本特点,进而就解决老年问题的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与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演化过程相互交织,共同制约着城市化发展水平。而城市化发展水平又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国经济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已成为当前的一个世界性现象。自从第二次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人口过程中的两大主要倾向,一是人口的迅速增长;二是城市化的加剧。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不仅影响着城乡人口的分布,而且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各国在城市化问题上的对策,对我们进行的四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青岛社会变迁中的城市化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玉珍  尹丽 《东方论坛》2009,(3):107-112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出现了“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相互脱节的现象,青岛市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也存在着质量与水平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人口增长与建设规模不协调、市政建设与社会服务不协调等方面,制约青岛市城市化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地区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矛盾较突出、郊区城市化速度过快、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管理和市政建设投入不足等,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强化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城市人口的素质是提高青岛市城市化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可达到的水平,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受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人口、资源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认识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不仅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加强对甘肃人口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掌握甘肃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对推动全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加速城市化进程又能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足30%,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45%),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75%)[1],加速城市化进程将使我国经济更上一个台阶.目前,我国大城市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贫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住房和交通拥挤等等,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并增加了城市的治理成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呼之欲出.研究如何利用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2],在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利用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均工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Views软件对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工业增加值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的验证,证明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不是唯一动因,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其他经济指标一起影响着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工业,特别是把工业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手段来发展时,要注意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更要注意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相和谐。只有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环境相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城市化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省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各省区(包括直辖市)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分析表明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且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除此之外,各省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因此,各个省区城市化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各省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刍议孙秋云城市,也称为都市、都会,指的是具有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以非农业职业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就称之为城市化或都市化过程。城市的出现是社会劳动分工的...  相似文献   

15.
内生于一定分工与专业化水平和结构的比较优势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分工经济选择是比较优势动态演进的内在因素。本文中,交易成本的变化被视为比较优势转化的重要力量,制度的自发演进与适度构建可以使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得到有效遏制,交易条件与交易效率和制度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来自于分工网络的正效应与投资机制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累积,制度维护功能的发展与完善制约着分工内生演进的速度与结构。基于现有经济条件的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转化将促进区域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并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的科学的概括,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特征,制定和执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过程及其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人口问题,既受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也受其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所制约。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口问题,它在各个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我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流失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流向何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两个规律所决定:一是社会心理规律,这个规律具体表现为"人往高出走";另一个规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我国这个规律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产业之间的差异。这两个规律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三个基本流向:即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社会发展理论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979年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其间必然伴随着人口的转移。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及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加,致使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流动人口犯罪是经济原因、社会环境原因及文化冲突等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一系列自身的特点。基于此,完善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机制和加强流动人口犯罪的惩治机制是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国情,在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坚持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努力建设民主政治是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既制约着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也制约着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保守、僵化、封闭的封建道德伦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加之解放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论的观点看 ,城市化不仅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或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 ,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 ,由于人们对综合效益的追求 ,使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流动集中而产生的人们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转化升级和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 ,是人类社会由低度文明向高度文明的系统进化。这一系统进化包括人的进化、产业的进化、交易方式的进化和生活方式的进化 ,其主要对象是农民 ,其动力是包括农民、城市居民在内的所有居民和社会组织追求的物质和精神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