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1.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是一种新闻性题材的电视专题访问,也是电视新闻作深度报道的形式。新闻访谈作为一种广播电视新闻体裁,有别于别的基于互动的电视节目,如“脱口秀”(talk show)、电视辩论(debate)等。新闻访谈节目主要  相似文献   

2.
以报道加评论的形式播报新闻,是当下电视新闻播报呈现出的新态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以媒介生态变局为背景,目前已经呈现出以凤凰卫视、央视新闻频道和城市电视台三方为代表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它既是电视对媒介生态变局的应对,也是新闻立台理念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与电视民生新闻的红透半边天相对照,一度倍受青睐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却日渐式微。文章在对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现状做出较为深刻的反思之后,提出了一些摆脱窘迫、寻求突围的策略,并试图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未来走向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与前瞻。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点是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且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与述评结合型两大类。从新闻传播过程本体角度分析,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主要发挥着信息发布与信息中介、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控制现场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新闻评论节目中,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5.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 ,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它是新闻评论进入电视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也使新闻评论类节目成为大众文本。电视画面是新闻评论节目信度和效度的第一支撑力。电视画面以具体诠释抽象 ;以视听信息演现文字概念 ;以细节场面实证结论的观点……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与展现 ,使得新闻评论体裁这个昔日的“阳春白雪” ,开始属于平民百姓。可见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外电视新闻的大家族中,调查性报道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同时又是最有难度的。对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两个典型栏目CBS《60分钟》和CCTV《新闻调查》,运用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两种研究方法,通过节目形态、节目运作、新闻理念、话语空间等各个方面的比较,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发现问题,揭示本质,进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电视调查新闻理论,为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包括提高其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此外 ,电视新闻记者还应当注重并树立平民意识。所谓平民意识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就是为百姓拍新闻 ,为百姓作节目的意识。电视新闻记者要有平民意识 ,这首先是由新闻传播规律和电视新闻的特点决定的。新闻的生命存在于传播过程之中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受众接收了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目的。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传播媒介电视 ,它的生命力是由观众决定的。如果电视新闻记者制作的节目老百姓不爱看 ,那么 ,这种电视新闻就无法实现其价值。其次 ,电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评论节目。它们站在时代的潮头,颂扬文明新风,鞭挞陋习邪气,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电视评论不是靠抽象说理去反映评论现实,而是靠摄取活生生的可视画面形象,用具体的形象事实去传播新闻事件,阐述自己的观点的。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或电视片中的一个片种,同样是运用镜头艺术手段达到讲道理,发表言论的作用,它需要摄影、录音、录像、编辑、照明、播音、音乐、音响等等的密切合作。在构成电视评论的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画面和解说词。解说词是以画面的需…  相似文献   

9.
信度与效度是衡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标准。电视新闻评论表现形态上通俗易懂的吸引力、平等交流的亲和力、“两面提示”说理的征服力以及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舆论的爆发力,有力地推进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效度的实现;但同时,电视画面的多义性、歧义性和浅表性也成为电视新闻评论效度实现的某种障碍。  相似文献   

10.
《焦点访谈》作为中国电视过评性节目,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种共性的东西,就是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追求语言的口语化,即他们大量使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口语的句子结构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它的灵活、自然、亲切又决定了它特殊的语言功能。述评性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理所当然要选用口语化语言。  相似文献   

11.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新形式以它的独特优势在电视新闻中独树一帜,成为当今电视新闻的亮点,为众多的观众注目。其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从视听形式中感受文化韵味、从播报内容展现文化韵味、从主持人评报彰显文化韵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消息类新闻方面.如何迎接挑战,怎样才能制作出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精品,这是电视媒体当前所面临的难题.笔者试图从电视画面与听觉因素的关系和新闻传播价值的特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制作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精品的一些方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以其特有的形象性,从报纸、广播新闻中脱胎而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它象磁石一样把亿万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然而,人们也越来越感到国内的多数电视新闻节目,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存在着题材上的雷同化,内容上的概念化,形式上的程式化,表现上的平面化,一句话,就是比较呆板。如何让电视新闻活起来,成为摆在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工具使用的一种文体,一种手段。如何认识和把握它的特点,写好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很有必要加以探讨。 新闻评论的概念 要探讨新闻评论的特点,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评论。 那末,什么是新闻评论呢?对此,说法很不一致。解放前,我国出版的一些新闻学理论和业务的书,对于报纸上的评论,仅是一般地提及,作一些解释,没有下过定义,更没有对新闻评论进行专门的论述。比如,1933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由郭步陶编写的《编辑与评论》一书,对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是以无线电波传送视频信息和声频信息的形象新闻,它包括录像新闻、录像访谈、电视现场报道、电视专题报道等形式。作为新闻媒介,它以真实性和时效性为其特征。其中,真实性作为电视新闻的生命,是一个似乎浅显却并非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历来被重视,却没有充分深入讨论的问题。1 一切含有再现性文本的真实性,都在于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就电视来说,无论是新闻片、记录片还是艺术片都是如此。然而,真实有物理真实和心理真实,有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有自然主义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等等。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有其自…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激烈竞争,如何制作高品质的教育电视新闻节目,是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获奖教育电视节目《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为例,探讨对教育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媒介技术和电视文化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在电视观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已由"今日的消息今日报道"转向了"现在的消息现在播报"。从目前的主要新闻媒体和各大电视台最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电视直播节目越来越多,不管是娱乐节目还是访谈节目、晚会,都说明了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也只有实现了直播也才能更加符合观众对信息的需求。本文针对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的趋势,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存在于各种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意见性信息传播进行多维度的学理性分析,提出电视新闻舆论场这一新概念,探讨电视评论的运行机理、内在规律和话语空间,由此推论出:舆论场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进入了评论时代,并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社会共振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视节目的编排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节目播出阶段、栏目化阶段、板块模式阶段,大体遵循着节目由松散到紧凑、信息由分散到集群化的发展过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作为信息集群化节目编排的方式之一,它首要的和赖以成名的特点就是采用“杂志性”的编排方式.以松散而又相互呼应的板块结构形式,营造新的整体概念。在内容上有了更大的张力.覆盖面更深更广,赋予了电视新闻节目独有的综合魅力。同时,评论的主观性特征也为主持人的演播方式与新闻内容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评论对弱势群体话语空间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随机性的简短评论,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以关注“民生”为宗旨,关心百姓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采取“主持”的方式来播报新闻,对新闻事件做出点评,由于这些特点,它往往被视为大众传媒时期普通民众话语权的代言人。民生新闻评论具有充分接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但它在为这一群体构建公共空间时仍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即:新闻点评只停留在事实的表象,不能真正为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言;对政府公务行为横加指责,评价不当;过分娱乐化,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想要真正为弱势群体搭建起话语空间,民生新闻评论还需要把握和调整好自己的视角,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切忌对公众事件进行娱乐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