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臻 《职业》2013,(7):36-37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梁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我们来看看他的魔幻世界对职场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宋臻 《职业》2013,(4):42-44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第一位诺奖得主,莫言在2012年站在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巅峰。而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莫言的作品中细致深沉的描绘了一个叫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以及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莫言的作品中尝尝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所以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个性鲜明、色彩浓厚,带有极致的夸张。在其代表作《红高粱》一书中,就创作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余占鳌、戴凤莲以及罗汉大叔。本文就和大家一起赏析一下这些人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脊梁     
吴洪群 《老年人》2013,(1):14-1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读者想到他的作品大多是《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但我想到的却是他的《天堂蒜薹之歌》。十多年前我偶然淘到这部小说,读得荡气回肠,至今不忘。  相似文献   

5.
杨巍  徐今 《现代交际》2014,(8):83-84
《檀香刑》的创作是莫言对中国传统小说复归与西方现代文学元素融合尝试的典范作品。有别于莫言一系列作品,《檀香刑》摒弃纯粹的西方元素和现代色彩,旨在复归中国古典小说。传奇式的故事建构、中国戏曲元素的引入与中国式的隐喻构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作品中所呈现的中国式悲天悯人与隐含的对国民性思考也使《檀香刑》较莫言其他作品更为厚重。本文拟从《檀香刑》的文本隐喻、小说对中国传奇手法与西方技巧的融合以及莫言式小说写作的特征入手,解析《檀香刑》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及莫言式的文学审美。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小说处处体现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角度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有时空描写的反复错乱与场景的变化,有夸张荒诞的想象描写,有异想天开的隐喻、象征,等等。莫言的作品不仅带有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更是充分融合了中国的鬼神文化、乡土情怀,创造出了全新的中国化的魔幻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7.
莫言小说善于运用色彩,描写感觉,他借用超常的色彩搭配和色彩变异来传递作家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以色彩透视出其对生命、生活、世态万象的奇特感悟。莫言早期的两部作品《红高粱》、《红蝗》中色彩丰富,特别是"红"作为转达作品主题和作家感情的色彩意象大放光彩。本文试论莫言作品中色彩词所承载的象征和深刻意蕴,探究莫言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8.
莫言,用他独特的文笔去解读历史,建立了一个以"东北高密乡"为主题的文学王国。《生死疲劳》是一部民间史诗,借鉴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叙事形式,以动物的独特视角反应了20世纪5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的乡村巨变。从《红高粱》到《生死疲劳》,莫言显示了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他在不断的变换叙事风格,成为新历史小说作家中极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何小青 《老年人》2012,(12):20-22
2012年10月11日,我国作家莫言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中国首位、世界上第109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对于他的作品,"诺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得知获奖消息,莫言"惊奇并惶恐"着。他对外界表示":这不会改变我的写作风格。我过去怎么写,现在还会怎么写。过去我是什么样的人,今后我还是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英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之前对其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翻译为基础,分析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本中归化与异化的应用,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莫言通过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农村生活、历史场景和现代理念有机的融为一体,并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之后引发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和深入研讨。近几年,在中国的文坛上更是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地影响。莫言的文学作品能够获此殊荣不仅仅代表他本人的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也标志着中国文学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是中国文学时代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本文就旨在分析莫言作品的相关评论,以期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作为其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桥梁,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学翻译的重点研究不可避免地从语言分析的阶段发展到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上。2012年,莫言为成中国内地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丰乳肥臀》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莫言颇为喜爱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的序中说:"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本文试从日本佛教大学教授吉田富夫翻译的《丰乳肥臀》和莫言的原作《丰乳肥臀》的文本对比出发,结合深入讨论分析日译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当代世界独领风骚。其代表作品是享誉世界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百年孤独》。本文浅析胡安·鲁尔福一部作品《佩德罗·帕拉莫》中所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它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也是该流派的代表作。本文针对所有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的爱好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使得大家更深刻的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文章主题的加深和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漫画世界"长大 自池维岗会说话起,他父亲就买来大量漫画书,每天给他讲有趣的故事。渐渐地,他对漫画产生了依赖性,少一天不听漫画故事,就吃不下饭。随着年龄的增长,池维岗越来越喜欢漫画。读中学时,他成了彻头彻尾的漫画迷,80%的课外读物都是漫画。在他家的书柜里,《丁丁历险记》《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灌篮高手》《西游记》等漫画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5.
莫言,山东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长篇小说《红高梁》、《丰乳肥臀》等。2003年初,他的女儿管笑笑以一本笔调冷峻的《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从此中国文坛又“诞生”一对父女兵。  相似文献   

16.
吴惠淑 《现代交际》2010,(12):86-86,85
《源氏物语》这部小说所体现出的超越现实、追求无限的思想倾向是受到当时宗教思想影响的;对伦理道德的推崇,突出了文学载道教化劝善惩恶的功能;在表现出"物哀"特点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对自然山水情趣。可以说,这部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日本文学在平安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吴迪 《现代交际》2012,(4):95+94
王建中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他将现代的作曲手法同古典钢琴创作及中国传统民族化创作手法融为一体。王建中的作品每一句、每个节奏,甚至每个音符都能表达出其作品的亲切力,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内涵以及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都表现出钢琴艺术和中国民族特色音乐相结合的很强的作曲底蕴和内心浓厚的艺术价值。本文着重论述了《云南民歌五首》中的《猜调》的创作特征和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18.
<正>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盛于60-70年代,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达到巅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作家在吸收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创作出大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陕西作家贾平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这种写作方式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视角分析了《废都》中的魔幻意象表达,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表达路径。一、贾平凹与《废都》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9.
我刚识字便开始翻看曹禺作品(《北京人》里关于棺材的那些台词,使我幼小的心灵感到不安);那时,我不识"禺"字,便称之为"曹偶"。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战略先生”的大前研一拥有很多称号。《金融时报》称其为“日本惟一成功的管理学大师”。《经济学人》杂志将他列为世界五大管理学大师之一。大前至今所著作品已超过100部,大多是关于商业和社会政治的分析。他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外交事务》等著名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战略师思想》、《三角力量》、《超越国界》、《无边界的世界》、《民族国家的终结》、《看不见的大陆》等著作畅销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