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慎子曰:忠未足以救乱代,而适足以重非,何以识其然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桀有忠臣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六亲不和有孝慈),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国家昏乱有忠臣)。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反忠也。京房论议,与石显有隙,及京房被黜为魏郡太守,忧惧上书曰:臣弟子姚平谓臣曰:房可谓小忠,未可谓大忠,何者?昔秦时,赵高用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高威自此成,秦之乱,正先趣之。今臣得出守郡,唯陛下毋使臣当正先之死,为姚平所笑,由此而观之,夫正先之所谓忠,乃促秦祸,忠何益哉?  相似文献   

2.
忠奸之辩     
如果在中国众多皇帝中排定名次的话,唐太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毛泽东曾要各级干部学习《贞观政要》。 唐太宗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唐太宗李世民清除奸臣。太宗问道:“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良忠臣,你知道谁是奸佞之臣吗?” “臣请陛下假装发怒,以此试验群臣。如果谁能不怕陛下的震怒,仍敢直言进谏,就是忠正之臣;如果只是顺从陛下旨意,一味阿谀奉  相似文献   

3.
《秘书之友》2010,(10):8-8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勤政清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虽然身居相位,却廉洁奉公,晚年他曾上表后主刘禅,这便是著名的《自表后主》,其中写道:“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相似文献   

4.
官痞绝学     
正道分正邪,官有好坏。宋神宗朝的邓绾,官瘾甚大,官秩颇高,以官痞绝学贻笑于世。科举得中"礼部第一"的邓绾,熙宁三年冬出任甘肃宁州通判,地位仅次于知州。此人"极其佞谀",好抱权力大腿。彼时王安石执宰、推行变法,邓绾就上书言事、大拍马屁:"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以臣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天下皆然。诚不世之良法,愿勿移于浮议而坚行之。"颂神宗为商汤、武王般圣君,捧王安石为伊尹、吕  相似文献   

5.
据宋史记载,宋孝宗曾抱怨伏节死义之臣难得。右文殿修撰张栻回答:"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若平时不能犯颜敢谏,他日何望其伏节死义?"意思是说,这样的臣子当从犯颜敢谏之人中去找。一个人如果平时连冒犯上司提意见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危难时刻舍生取义呢?孝宗又说难得办事之臣,张栻回答:"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不是这样的人。"办事之臣好懂,那么,何谓晓事之臣呢?  相似文献   

6.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求清除朝中奸臣.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太宗非常重视,亲自接见上书人.问他:“我所使用的大臣都是经过反复考查的忠贤之士,你知道谁是奸臣?”上书人说:“小人不在朝中,自然也不知道谁奸谁忠,但小人有一妙方,只要陛下一试,谁奸谁忠便泾渭分明了。”太宗问:“什么妙方?”上书人答:“陛下与众臣讨论问题时,故意坚持一种错误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晏子春秋》有语: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晏子作为齐国的国相,每天上朝时,总是弊车驽马,车辆、马匹与职务十分不相称,看见令人觉得寒酸。一次,齐景公问他是不是俸禄太少,不够使用?晏子回答说,陛下恩赐的薪俸,不但足以养活臣下父、母、子三族众多家人,连诸亲好友也多多少少能照顾得到,所以,"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后  相似文献   

8.
防邪之道     
桓范《世要论》曰: 臣有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可不虞之以诈乎? 用人之难,人心之险诈,有些人小事忠得很,但他是借此达到另外一个  相似文献   

9.
立小忠以售大不忠 臣有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可不虑之以诈乎?  相似文献   

10.
<正>"郎潜白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汉武帝刘彻退朝后,偶然来到郎中令官署,看到里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官。武帝带着几分好奇问老者:"你是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得到升迁?"老者低声回应道:"陛下,臣姓颜名泗,在文帝时就入宫为郎,至今已历三世。文帝主政欣赏文臣,而我喜武少文;到了景帝时,他重视任用年长的臣属,而我当时相对年轻;等到陛下君临天下,又倾向起用年轻后生,而我已年近迟暮。"听完颜泗一番陈述,武帝暗动恻隐之  相似文献   

11.
读懂忠诚     
正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其《四言铭系述》中说:"尽心于人曰忠。"忠诚,就是对人真诚,没有二心。忠诚,代表着忠实、诚信和服从,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忠诚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没有相互间的忠诚,就难有相互间的信任,更难有国家之治、家庭之睦、同志之情。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韩非子"为人臣不忠,当死",到东汉经学家  相似文献   

12.
<正>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我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思想与主张,既是社会治理中的最基本准则,又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之一。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似文献   

13.
河之洲     
闽主曦(王延曦)嫁其女,取班簿阅视之,朝士有不贺者十二人,皆杖之于朝堂。以御史中丞刘赞不举劾,亦将杖之,赞义不受辱,欲自杀。谏议大夫郑元弼谏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中丞仪官百僚,岂宜加之棰楚!”曦正色曰:“卿欲效魏征邪?”元弼曰:“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曦怒稍解,乃释赞。赞竟以忧卒。闽主王延曦因朝中有些官员在其女出嫁之时未送贺礼,就“杖之于朝堂”。御史大夫刘赞又因没有举报、制裁这些大臣也将同样“杖之”,这本身已说明闽主的专横暴戾。谏议大夫郑元弼在这种情况下敢于逆上而谏,不仅有勇而且有谋。当闽主变了脸色,质问…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鄂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20课。全文共用了二十三个“以”字,其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句的“以”字怎样讲解?有些参考书解释为介词“因为”,我们认为此解不尽妥当,宜解释为动词“认为(以为)”。
  首先,从词语的组合结构看,“以”作动词“认为”讲,充当句中的动词谓语,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构成一个否定型的谓语格式,“不”字否定动词“以”字,否定的对象具体明确,所带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臣卑鄙”。这样理解,使得句子结构完整,层次明了,意义确切。如果将“以”字解释为介词“因为”,那“不”所否定的对象没有着落,句子的语意也不知所云了。  相似文献   

15.
居高位者乃三重之仆役,帝王或国 家之臣,荣名之奴,事业之婢也。因此不论其人身、行动、时间,皆无自由可言。追逐权力,而失自由,有治人之权,而无律己之力,此种欲望诚可怪也。  相似文献   

16.
吴旻 《决策探索》2007,(10):32-33
一、传统诚信与当代诚信 诚信是道德观念,它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含义不同,互训互释. "诚",主要指人真实无欺的品行和做人原则.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在传统道德中的含义就是:诚实无妄,人己不欺.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关于"三顾茅庐"的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是易中天先生依据《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等史书记载所推测的"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的说法,抑或是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里关于"三顾茅庐"的详尽描述,都肯定"三顾茅庐"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三顾茅庐"已被人们定义为重用人才、礼贤下士的千古经典。但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为了赢得领导者信任而进行的政治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刘备为了凸显领导艺术、集聚人才而精心准备的一场大戏。二者的博弈,才是"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下面,笔者逐一分析之。  相似文献   

18.
读史,见唐玄宗与其侍臣有如下对话: 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答: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显见,正是由于李隆基在统治前期忧国忧民、殚精竭虑,甘于以自身之  相似文献   

19.
史载,大唐开元盛期,唐玄宗与其侍臣有段对话。臣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玄宗曰:“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李隆基所说的“天下肥”、“为社稷”,当然是指“国强民富”,他是否有这么高的境界姑且不论,但他所说作官的原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制举取士.姜公辅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后以进士身份参加制举考试,因对策文章卓异,夺得第一名,成为状元,被授予左拾遗之职.同年又召为翰林学士,仕历之顺速在唐代翰林学士中极为少见.因其才高且具器识,每逢觐见则奏禀详明、多获采纳,深得德宗赏识.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泾原兵变",德宗无奈仓皇出逃,就在干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姜公辅以社稷为重,马前进谏,事见《旧唐书》卷一三八《列传第八十八·姜公辅》载:朱泚尝为泾原帅,得士心.昨以朱滔叛,坐夺兵权,泚尝忧愤不得志.不如使人捕之,使陪銮驾,忽群凶立之,必遗国患.臣顷会陈奏,陛下苟不能坦怀待之,则杀之,养兽自贻其患,悔且无益.遗憾的是德宗作为最高统治者、最终决策者,并未重视姜公辅的建议,其实姜公辅一再坚持自己对时局的分析和自己的看法,事见《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七十七·姜公辅》载: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卢杞日:"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公辅日:"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