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朝贵新探     
肖朝贵新探黄培祺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冲锋陷阵,鞠躬尽碎,死而后己。今天,在研究他的事迹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一个问题,即他为什么仅参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而不参加早已在他家乡活动的各股农民武装斗争?探讨这个问题,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肖朝贵...  相似文献   

2.
李世贤是李秀成的族弟,生于一八三四年,广西藤县新旺村人。一八五一年八月,肖朝贵,韦昌辉所部途经藤县时,李世贤和李秀成一起加入太平军。一八五六年,韦昌辉在天京发动叛乱前,李世贤是太平天国的下级军官,并不知名。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一时出现“国中无将、朝中无人”的局面,李世贤和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经朝臣查选出来助国。从此,李世贤逐步成为后期太平天国的名将,征战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战场上,为后期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对李世贤却很少有过专门研究。有些论著涉及到李世贤时,评价部很高,说他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认为李世贤是独当一面的战将,是和李秀成等秩相同,作用相当的将领。至于李世贤的军事才能,以及他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最后入闽的指导思想等等问题,一般论者多持肯定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具体分析似还欠缺。本文想就上述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3.
<正> 近读《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罗尔纲先生新作《重考"洪宣娇"从何而来》.此文与以前罗先生的《世传太平天国女英雄洪宣娇是怎样来的》(三联1981版《太平天国史丛考甲集》)和罗先生在"重考"文中表彰的钟文典所作《洪宣娇》(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太平天国人物》),都是一个主题:洪宣娇是子虚乌有人物.罗先生的"重考",根据新发现的太平天国官方印书《天兄圣旨》,否定过去流行的肖朝贵原配杨云娇死后续娶洪宣娇的传统说法,是饶有兴味的新说.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历代农民战争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是在一个领导集团的集体领导之下发生的。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到冯云山在广西传教,逐步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袖集团。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与这个领导集团息息相关。过去史学界只注重对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进行个案分析,这种分析虽必不可少但却难窥全豹。笔者试图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仪评述其内部关系。1.在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天国领袖之间逐步确立了一种以洪秀全为首的、带有朴…  相似文献   

5.
最近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江地教授的《清史与近代史论稿》。五十年代初,江地对捻军史领域的拓荒研究,引起中外史学界的重视.连年耕播,已出版有关专著四部.《论稿》则结集了作者明清史、太平天国史、捻军史、农民战争史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论文。在选题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其中或注重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问题,或发掘向为研究者忽视的问题,是《论稿》的一个特色。《论太平天国时期的北方农民起义》首次把其中规模较大、影响全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史论文集》(续集)(下简称续集)是1986年5月举行的两广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这次会议是一次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大多是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会议收到70余篇论文,《续集》收入的31篇文章,大多是围绕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洪秀全思想和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同时也收入涉及到太平天国其它问题的文章。这些论文正如罗尔纲先生在《续集》序文中所说:“都有一定质量,既有新课题披露新成就,也有旧课题做出新成果;有宏观的研究和微观的探索,也有理论的阐述和史学的考  相似文献   

7.
浙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军和会党起义军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晚清文人多所记载。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第3期上就已刊载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文章。从20年代末起,一些浙江学者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其中有陈训慈的《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史学杂志》1929年第2卷第11期)、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清华学报》1935年第10卷第2期)、沈炼之的《太平天国革命前夕的土地问题》(中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陈金清 《江汉论坛》2002,(12):90-91
1999年,萧洪恩先生写出了第一本土家族哲学研究的专著,即《土家族口承文化哲学研究》,其中回答了土家族是否有哲学的问题、土家族哲学的历史问题、土家族主要的口承文化哲学问题等。当时,学术界并没有过多加以重视。最近萧的新作《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我们不得不对土家族哲学,甚至于对萧洪恩先生的土家族哲学研究另眼相看了。一、《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是萧洪恩先生,从而也是整个土家族哲学研究的第二本专著,2002年6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整体研究的角度,对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的心理特征作一个初步探讨,以进一步深化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兴衰成败原因的认识。1从人类的个体来讲,不同的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对于一个基于一定的动机与目的构成的集团来讲,不同的年龄结构则导致不同的心理特征。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的心理特征就与它的年龄结构密切相关。其年龄构成如下表:上表显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成员在创立或参加拜上帝教时的年龄为,洪秀全29岁、杨秀清24岁,萧朝贵26岁,冯云山28岁,韦昌辉25岁,石达开仅16岁,平均年龄不足25岁。至1851年发…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运动始终伴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它以宗教起事,又以宗教立国,与宗教息息相关。按理说,太平天国宗教应是研究重点之一,对此,研究者早已充分注意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有关太平天国宗教研究的成果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或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而太平天国研究一直都在歌颂其“光辉业绩”,对其宗教讳言也是情理中事。1992年,夏春涛博士《太平天国宗教》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此后,他仍然潜心于该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代在英国搜访太平天国文献的前辈学者如萧一山,所获得的材料都来自不列颠博物院东方部即今之英国图书馆东方部;王重民编的《太平天国官书十种》原藏於剑桥大学图书馆,此外他写了《记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文献》、《记普鲁士国立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文献》等报道,使我们得知巴黎、柏林的这些图书馆也收藏有太平天国印书。他们都没有提到过牛津大学藏有太平天国文献。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值此之际,对建国以来40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四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回顾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早已开始了.最先重视太史研究的是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他在为刘成禹撰写的《太平天国战史》所写的序言中,一反封建统治者长期诬蔑太平天国的不实之词,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以后他在不少著作中,又不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罗尔纲.简又文、萧一山、谢兴尧、程演生、王重民、向达  相似文献   

14.
<正> 有清一代,以一八四○年为界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六四四年至一八四○年是清朝前期的历史;一八四○至一九一一年是清朝后期的历史,习惯上属于近代史的研究范围。这里所说的清史,主要是指清代前期,也包括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近年来,清史研究有了较大的开展。就宏观方面来说,业已出版的作为断代史的《简明清史》、《清史简编》等,都是力求从纵的方面探索清代的历史过程,对有清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作综合的阐述。除此之外,一些关于满族社会发展,清代早期历史地位的专文,也属于这类研究领域。而更多的论文则是对一些具体问题或者说微观领域(当然也有不少是大问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开始,波及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太平天国起义后,在南京建立政权,维持十四年的政权,其政权的重要制度——职官的设置和具体情况,最早有清政府的御用文人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较系统地记述了太平天国前期职官的设置、官爵名称、人员的情况等。后来治太平天国史者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太平天国史研究泰斗罗尔纲先生等几代学者的努力,先后出版的专著有郦纯的《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等,此外,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萧一山的《清代  相似文献   

16.
天父下凡     
一、托梦和下凡太平天国所采取的宗教形式,洪秀全是上帝托梦,杨秀清是上帝下凡,萧朝贵是耶稣下凡。基督教信奉上帝、耶稣,从来没有托梦或下凡一说,洪秀全、杨秀清搞的这一套把戏不是洋货。托梦之说,我国古已有之。殷高宗以梦得傅说;周文王以梦得吕尚;江淹梦失去五色羊,“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李白梦笔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正史、野史上这种荒诞记  相似文献   

17.
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1925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特另班,1923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太平天国史料工作,并负责太平天国纪念馆筹建。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为一级研究员。先后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40多种,发表论文400多篇,研究涉及太平天国各个领域,重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史纲》、《湘军兵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金石萃编校补》、《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太平天国史》等,观点独到,史料翔实,对太平天国研究起到开拓与奠基的作用,在史学界有重大影响。其治学方法是:“断不盲从,断不轻信,去伪存真,实事求是。”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评价《太平天国》时说:“它不止在著名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史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新的材料不断发现和应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看法;二,过去较为薄弱的专题有所加强,如太平天国革命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本文不拟对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情况作全面概述,仅就这些新的情况略作介绍。新材料不断发现和应用在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材料不断发现和整理。这些新材料包括文字、实物和口碑几种类型。在文字资料方面。1980年发现的有关太平天国北伐的史料,其中有林凤祥、李开芳、黄峰及其他北伐军将士的供词;洪秀全、杨秀清、罗亚贵等人联名给北京城内刘氏兄弟的书信;以及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被俘押解北京的奏摺等。其内容丰富,对研究太平天国北伐、评价北伐军主要领导人功过诸方面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文物》1980年第2期)1981年发现的太平天国诰谕三件,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维约军纪、执法如山和公举乡官、巩固基层政权的情况,这对研究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19.
<正> 应广东省历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和暨南大学历史系的邀请,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孔飞立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教授专程来穗,八月六日在省社会科学院作学术报告,受到广东省历史学界的热烈欢迎.孔飞文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清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他着重介绍了美国汉学家研究清史的近况和研究清史的方法,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清史的分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乡绅在中国的作用;宗族势力及宗教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等等.对于清史研究的方法问题,孔教授也作了全面的介绍,如区域性研究,对历史进行多元性的考察与分析等等.孔教授还阐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深刻见解,引起了与会同行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0.
建国40多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辛亥革命史、太平天国史、戊戌变法史以及洋务运动史等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应如何突破?尤其是怎样选择突破口?这是摆在广大史学工作者面前必须回答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1981年,刘大年首先撰文进行探讨,提出“从经济史突破说”。他指出:关于突破口“可以有各种回答。例如说,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钻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高理论水平;或者说,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加强专题研究。无疑地,这些都是正确的回答。”但他认为:目前应该划定“研究中最薄弱、最繁难、而又最重要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作为突破口。(《光明日报》1981.2.17) 刘大年的看法抓住了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突破这个关键性问题,并且提出了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