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了“大人国”、“小人国”的精彩故事,殊不知这种“大人国”、“小人国”的传说,不仅西方有,而且中国也有,在《山海经》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臂。有小人国,名靖人。”《海外东经》:“大人国在其北,为大人,坐而削船。”《大荒北经》:“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漦姓,黍食。”《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大  相似文献   

2.
"女儿国"的传说与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今 《河北学刊》2008,28(3):61-66
传说中的"女儿国"、"女子国"在正史中也有记录。"海东""女国"和"西方""女国",以及"剑南西山羌女国"、"东女国"、剑南"女国"、南海"女人国",都被理解为保留明显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文化存在。在"女国"之中,一种是"有女自王"的"女国",一种是"产男不举,致国中纯女无男"的"女国"。关于"女国"风习,《隋书》所谓"其俗贵妇人,轻丈夫",《旧唐书》所谓"俗重妇人而轻丈夫",以及《新唐书.西域列传上.东女》所谓"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子从母姓","以女为君……官在外者,率男子为之;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均体现出女权的独尊。历史上的"女国"一切入浴怀孕、窥井生子以及"以蛇为夫"、"以猿为夫"、"以鬼为夫"等传说,其实源自于母系氏族时代形成的女子不交合而孕的神话,体现了世系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的群婚时代的社会现实。《山海经》中的"女子国"、"丈夫国"以及《淮南子》中的"女子民,丈夫民"的隔离,应当与原始时期"生产上的性禁忌"有关。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中原处于大动荡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而此时的西域亦是各地方政权相互兼并,民族大交会大融合时期.中原虽然对西域的管理较薄弱,但却从未中断.而西域各地方政权也从不自外于中原,仍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联系.这些联系可以从曹魏西晋在西域的管理;十六国时期前秦和河西地方政权同西域的关系;北魏及南朝各政权同西域的密切联系三个方面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衣物疏起初只是简单的随葬品清单,至迟在三国时期发展出了"署名"类衣物疏。其后由于南北分裂,河西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衣物疏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文本格式的衣物疏。河西地区将衣物疏与过所文书杂糅,并融入了一些其他文书的因素,在十六国时期形成了"过所"类衣物疏;南方地区的衣物疏则进一步加强对所有权的强调,并在南朝时演变为"死人移书"。在当时丝绸之路河南道兴盛的大背景下,十六国时期南方与河西地区的衣物疏存在着一定的交流,高昌地区的衣物疏此时受河西地区影响较大;南北朝时,南方地区与西域通过吐谷浑河南国直接联系,高昌衣物疏受到了南朝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蕤  车昌洋 《西域研究》2024,(1):127-137
宋代的地缘关系影响到中原士人对西域地区的记录和书写,对宋人笔记中西域信息状况的考察是洞察宋代西域地区的重要视角。宋人笔记重点关注了西域地区的僧侣往来、佛教传播、物产异闻、于阗美玉、地理形胜等物象,既有对当朝史实的记载,也有对前朝旧事的回忆,对这些史料的梳理不仅扩大了宋代西域的史料视野,还弥补了正史未能详载的缺憾。在记录手法上,宋代士人继承了历代仕宦文人关于西域书写的基本传统,并在记述立意上体现出“蕃处中国”的文化追求与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吴洪琳  张梓轩 《西域研究》2023,(2):16-25+170
素和氏应来自于史书所载“勿吉”傍之“素和国”,非鲜卑檀石槐之支裔,林宝之所以有如此记载,是他将檀石槐联盟中三部之一的鲜卑大人素利误为素和;而且白部与素和氏也没有关系;十六国北朝时期主要活动着三支和氏,分别改自素和氏、来自汝南郡和峤,以及来自河西或西域地区;而与和士开相关的几方墓志,都将其族源与“金山”联系在一起,不论金山是今阿尔泰山还是河西地区,总之和士开一族应该来自于河西或西域地区,正好契合了史载其先为“西域商胡”,而非“本姓素和”,之所以出现“本姓素和”的原因,是与和士开同僚所说的和士开“素有和氏之庶孽”有关。  相似文献   

7.
九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以后,原属回鹘汗国所有的西域形势发生剧变,天山以北的部分地区一度曾为黠戛斯汗国所攻占,天山以南地区则一度陷没於吐蕃。不久,两迁的回鹘与西突厥的余部相联合,在原来唐朝安西都护府的东部地区建立了安西回鹘国。因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在龟兹国的首都,所以,后来又称安西回鹘国为龟兹回鹘国。此后二百多年中间,西域动荡不安,龟兹回鹘几经迁移。十三世纪初,蒙古勃兴,成吉思汗派兵经营西域,击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了唐初西域的政治经济状况。首先指出,唐朝为了平定西突厥弓月部落、疏勒国和吐蕃联兵侵扰于阗国的变乱,组建了以西州所属折冲府卫士为主力的“西域道行军”,并取得了平乱战事的胜利。接着论述,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西域流通着波斯萨珊银币、唐朝生产的白练和铸造的“开元通宝”铜钱,并且探讨了这些货币与市场商品的比价。  相似文献   

9.
在银河系里,曾经有一个奇怪星球。奇怪星球上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小人国,另一个是巨人国。不知为什么,小人国的人最高不到50厘米,而巨人国的人平均身高却在3米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原与西域的亲缘西域,从最初的发生就是一个宏大概念。它是在中原与草原即西汉与匈奴的长期战略对峙中出现的"第三方"。匈奴冒顿单于在公元前176年致信给汉文帝,告诉汉朝匈奴已经打败月氏,包括楼兰、乌孙二十六国,而这个功劳是右贤王取得的。右贤王所居之地,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汉朝当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得不屈服于匈奴的压力,对于匈奴人的炫耀,也只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纪年可由《史记.鲁世家》及《十二诸侯年表》所见的鲁国纪年上溯到西周初年。推求西周王年,现存鲁国纪年仍是最基本、最可靠的参照系统。以鲁国纪年与西周王年贯通考证,可为西周史及鲁国史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具体而可信的年代框架。  相似文献   

12.
释“传说”——兼探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青万 《文史哲》2002,(5):124-127
在殷墟甲骨文字中 ,保留了一些关于上古结绳记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分析可知 ,在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中 ,有专人负责结绳和记忆结绳中所记之内容 ,并将其不断地“传说”给他人 ;在该记忆者年老之后 ,还必须将自己所管理的结绳和结绳中所记录的内容“传说”给自己的继任人。这应是“传说”一词的原始义。这样的“传说”不仅并非“无可征信的传闻” ,而且还应具有“信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文 《学术探索》2013,(5):46-50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使得云南成为历史上民族迁徙的理想地,哀牢国族属的识别也因多源的族群而迷雾重重,传统哀牢族属研究存在种种误区,历史人类学从主位客位视角,底层大众视角,注重口传神话、民族文献及民族田野等入手进行深度描述的办法,能弥补传统研究所面临的文献缺失和缺乏民族自观所带来的话语失真。  相似文献   

14.
诸葛靓之父诸葛诞因司马氏征其入洛阳而在扬州举事,并派长史带其小儿子诸葛靓等往东吴请救兵。后诸葛诞败亡,而诸葛靓留在东吴为官。他曾任右将军,在吴亡前已经升为大司马。诸葛靓本人在德、才方面应有过人之处。孙皓即位后不久,诸葛靓参与平定施但之乱,后来还曾与丁奉一起率军北伐。西晋灭吴之役中,孙皓派张悌、诸葛靓等率军渡江,欲以主动进攻改变被动局面,但此役孙吴军队大败。吴亡后,诸葛靓先藏于其姊琅邪王妃家中,后回到故乡,并始终拒绝出仕。他与嵇绍二人在仕隐问题上的抉择与在忠孝问题上的抉择是相联系的:或以仕显忠,或以隐明孝。诸葛靓并不能说是孝而非忠者,他出仕于东吴期间对该政权是忠诚的,而他对西晋政权并无效忠义务。  相似文献   

15.
高翠元 《兰州学刊》2005,(6):270-272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6.
端木蕻良的小说采用了一种立足于生活而又超越庸常生活的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加上作者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刻哲思,从而使其笔下的乱世英雄传奇、家族历史传奇、战争流浪传奇和浪漫爱情传奇闪现出与众不同的神采,充满了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将印第安原住民的神奇体验形象化类似,《西游记》第六回文本真实再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的物质性现实和精神生活.与魔幻现实主义忠实记录印第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形象思维不同,《西游记》并没有简单记录被当时僵化的正统思想浸润过的民俗传说,而是将故弄玄虚的神奇事件和模糊呆板的神话形象根据凡俗的市民生活习俗作戏剧化处理,从而获得一种戏说民俗现实和传说的效果.这是一种将神魔传说戏剧化、凡俗化的风格,其调侃和戏谑口吻体现了明朝中后期市民阶层追求正常“人欲”的思潮对正统的理性“禁欲”思想的渗入性解构.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至汉初的典籍中,禹是一位造福于民的治水英雄和人间君王。在纬书中,禹由凡人转变成充满神奇怪异色彩的受命圣王,从受命治水到受天赐、受天书,再到受舜,禅都是出自天命。纬书中的禹形象对后世史著和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吴越春秋》中禹出生、得天书、遇九尾白狐等情节都源自纬书,《博物志》等志怪小说多采用纬书中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林海雪原》的现代传奇与写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年代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与中国极其丰厚的传奇文学传统有很深的联系,它的文本结构、叙事方式、人物设计明显发生了向中国民间武侠、传奇小说传统审美口味上的倾斜与仿制,是现代革命的逻辑和传统传奇文学逻辑之间达成的妥协;由于《林海雪原》负载着政治宣传和非政治的娱乐两个功能,因此,对叙事文本的战争描写本着真与虚相结合的方法;《林海雪原》在文革中被改编成京剧《智取威虎山》,在基本保留原作传奇性背景的基础上,增强了现代革命京剧表演性成份,不过,为把《智》剧修改的更有"阶级性",原作中的江湖游侠的传奇色彩被换成充满阶级仇恨的内容,经过内容和程式的转换,传奇性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真正结合起来。总之,从小说到样板戏,传奇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楚国对西南地区的经营主要体现在启濮、对巴地的侵逼、对蜀地的经营、对夜朗的占领和庄蹻入滇等诸多行动上;楚国在经营西南地区的过程中,采用了诸多不同方式,如战争、移民、监管、直接管理和变服从俗等;这些经营方式的有效运用,对西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