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有商品和商品生产,就有价值规律,商品经济不存在了,价值规律也就不存在了。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还不能不保留商品经济。因此,价值规律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命题,这是对只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又否认存在商品经济的传统理论观念的突破。既然承认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那么,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客观上就要求有一个与由社会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构成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相适应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3.
平均利润率规律更直接地调节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般都认为价值规律是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这种传统观点很值得商榷。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转变为生产价格规律,这时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平均利润……已成为生产的调节器。”我认为这种转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是适用的。单用价值规律,而不用其转化形式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不全面的。价值规律要求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等价交换,这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实践中遇到了以下困难;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确定。二是在市场的交换活  相似文献   

4.
蔡馥生和卓炯同样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分歧在于卓炯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即社会分工,因而到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蔡馥生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除社会分工外,还有私有制,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都会消亡,被发达的产品经济取代.蔡馥生认为卓炯片面夸大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冶方同志在《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一文中说:“时间节约的规律就是价值规律”。我对这一论断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商榷。我个人认为,时间节约规律与价值规律,不是一个规律,而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规律。为什么?第一,它们产生的经济条件不同。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它是商品经济关系的产物,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地方,就有价值规律。它是与商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的计划商品经济,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经济,既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而又不能放任自流变成无政府状态。这就必须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同时,必须改革计划管理,建立适应商品经济的计划体制。恩格斯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于11月6日至13日在安徽巢湖联合召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与会者133人。兹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有争议的观点概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 与会者一致赞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对商品经济的性质,有观点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有若干产品经济的因素,因为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带有直接社会性,指令性计划的存在就表明了这一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是根本对立的,不能共存,因为商品经济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而产品经济则相反,如果两者共存,就等于说它既按价值规律运行,又不按价值规律运行。  相似文献   

8.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凡是有商品生产的地方,价值规律也就存在并发生作用。那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然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就依然会对生产和流通起着作用,包括调节者的作用。现在学术界有许多人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能不能实现有机结合,其关健在于承认不承认计划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能不能自觉地以价值规律为二者结合的不可动摇的客观依据.一、价值规律的本质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必然存在价值规律并起作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要受到价值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中央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概念统一起来,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它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不管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只要还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的价值量仍然是商品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无视价值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以前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因而无所谓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近几年又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国民经济中应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和发展。而传统的经济学是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我们知道,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只有在承认商品经济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价值规律的作用。我们说,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这是针对资本主义的无计划经济而言的。计划经济不是商品经济的对立物,而只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特征,是有计划的商品  相似文献   

13.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阶段。 一、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的萌芽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历史经验,并加以创造和提高,提出了指引中国革命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并进而夺取胜利的井冈山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而发展商品经济就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既再现了当时的国情,又有其经济根据。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商品经济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毛泽东如何论证商品生产的必要性、条件和范围,如何论证价值规律仍然发生作用,如何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及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问题,作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在我国曾长期存在着一种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即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种错误的认识,对我国过去僵化经济模式的形成,“左”的经济政策的发展,起了不良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1979年第四期刘明夫同志所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问题》(下简称《经济形式》)一文,比较集中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一观点,认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来管理好整个国家的生产与流通”。这篇文章也代表了当前不少同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及作用所作基本估计的观点。我以为,这一观点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愿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些看法。《经济形式》是从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经济联系,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问题的。这里的“经济形式”,本来应是指的“经济联系形式”或“交换形式”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经济。其实,商品经济的基本内容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商品经济依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特点都与特定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相联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的性质和地位问题,应从这些方面着眼。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但不排除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存在并得到发展,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具有普遍性。商品经济是相对自然经济而言,它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商品经济,这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客观现实。但是,如何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却一直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出现了各种观点和看法,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持不同观点的人们都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即不同意长期在学术界流行的传统观点: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第二是私有制。这个观点最初出现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而苏联学术界认为这个观点是从《资本论》中概括出来的。由此人们往往把这个观点当作马克思的观点而加以诘难。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价格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恩格斯指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而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的。因此,价格体系是否合理,是关系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全局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问题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布鲁斯较早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必须发展市场关系的重要思想,从而为他提出“分权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比较经济学家霍尔索夫斯基教授在他的《各种经济制度的分析和比较》一书中说,二次大战后,把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学家中当首推波兰的布鲁斯和捷克的奥塔·锡克。西德曼海姆大学的简·奥泽斯基甚至称布鲁斯为东欧经济改革的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