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的情况下,选择何种方式对工伤职工进行赔偿,涉及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立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法律适用中存在的立法缺陷进行分析,以及对国外采取的几种模式在比较的基础上,尝试确立工伤赔偿优先原则下的“兼得模式”,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最大保护。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未参保的工伤待遇赔偿,无需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减少一个本不是行政纠纷的工伤认定环节,可以大大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目前,部分高级法院已经就部分未参保的工伤赔偿发文直接受理,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简政放权,使这类工伤认定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3.
用人单位变更企业注册地和经营地,实施股权转让,变更法人代表。在这种情形下,谁是本案工伤认定中的用人单位主体?谁是工伤赔偿责任主体?用人单位主体与工伤赔偿责任主体不一致且工商注册地分属不同工伤保险统筹地区时案件管辖权应如何确定?作者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工伤认定并评定伤残等级以后,工伤赔偿的项目和金额成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这类争议多数表现为劳动者的合理要求被用人单位拒绝,不得不通过仲裁或诉讼渠道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对这类争议的处理程序及原则都已规定得十分明确,实务中也没有很多争议。但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劳动部门已经认定她所受伤害为工伤,单位也应以工伤事由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她却与单位签订了一纸不该签订的协议,正是这纸协议剥夺了她的赔偿权。刘华丽是乳山市某服装有限公司员工。2006年3月的一天,她在车间里搬运机器设备时不慎滑倒摔伤,致使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3000余元。其中,第一次花费9800余元,公司全部予以承  相似文献   

6.
芦山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去年审理了一起工伤伤残待遇赔偿案,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工伤赔偿诉讼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关键——时效。  相似文献   

7.
正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社局多年来不断探索调解仲裁工作新途径,将工伤赔偿工作前移,实现劳动纠纷与工伤争议共化解。在受理工伤待遇赔偿类案件后,通过审理把握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实质性争议,着力从工伤赔偿问题入手,以解决争议、平息纠纷作为目标,充分运用庭外协调、听证  相似文献   

8.
王霞 《劳动世界》2010,(5):62-64
当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大部分受伤的劳动者都选择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一方面,可以避免双方就此事过多纠缠;另一方面,在双方都自愿签订和解协议的情况下,劳动者能较快拿到相应的赔付。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者的伤残等级进行赔付,在劳动者不清楚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赔偿很可能低于法定的赔偿数额。对于这种私了工伤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在实践中仍存有较大分歧。本文拟对私了工伤协议的法律效力进行分析,以期能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咨询台:2011年我入职成都某企业工作,企业一直未为我办理工伤保险。2015年5月在工作中受伤,经医院治疗近两个月后出院一直在家休养。2015年10月底与企业达成工伤待遇协议如下:双方确认于2015年10月底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我各项工伤待遇共计人民币30000元。此后经人指点,我经劳动能力鉴定为9级伤残。听说按9级伤残进行工伤赔偿,其中一次性伤残补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一起职业卫生处罚案的受害人赔偿问题入手,对我国的工伤保险赔偿模式进行了简单探讨。在对现行的国内外工伤保险赔偿模式进行评析后,作者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应实施补充模式以保护工伤受害人利益的观点,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工伤赔偿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一起职业卫生处罚案的受害人赔偿问题入手,对我国的工伤保险赔偿模式进行了简单探讨.在对现行的国内外工伤保险赔偿模式进行评析后,作者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应实施补充模式以保护工伤受害人利益的观点,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工伤赔偿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如何处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争议,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笔者认为,因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保险在法律上是并行不悖的,一个属于私权范畴,一个属于公权范畴,二者性质不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劳动者有权获得双重赔偿。建议,对相关法律进行体系化整合,统一构建工伤救济模式,从而以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律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职权。2004年1月1日实施的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一些重要行政职权进行了新的设置,作出了新的规定。本文对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三种重要行政职权作一  相似文献   

14.
追索工伤医疗费裁决先予执行是否需先经工伤认定,实务中有不同看法,本刊第一期刊登的高德健一文,认为追索工伤医疗费裁决先予执行不需先经工伤认定,笔者有不同观点,现提出与大家商榷。劳动者申请裁决先予执行工伤医疗费,应首先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15.
当前工伤认定和赔偿程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拥有工伤认定的专属行政权。而从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动机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因而应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待遇的情形。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法律授权  相似文献   

16.
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调查核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伤认定的立法精神就是最大可能地保障劳动者因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能获得医疗就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工伤认定的人员在受理工伤认定过程中,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对千差万别的工伤情形作出综合判断。《条例》第19条  相似文献   

17.
最近,渠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成功调解了一起工伤赔偿争议案件,使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双方满意,申请人曹阳不仅领到了14万余元的工伤赔偿费用,而且还得到了被申请人陈林送给的两万元帮助款。  相似文献   

18.
或因顾虑重重丧失维权时机,或因对法律茫然无知而乱闯乱告,跑得身心俱疲,该赔的却没得到。那么,工伤事故发生后如何维权才能少走弯路呢?主动搜集证据最重要【案例】:胡荫到装潢公司做木工,下班途中骑摩托回家被货车撞倒,驾驶员逃逸。交警认定货车驾驶员负事故全部责任。听人说,公司曾给下班途中出事员工按工伤赔偿6万元后,胡荫便要求装潢公司给予赔偿。与装潢公司经过近1年的纠缠后,经人提醒才提出认定工伤,但时间久远,与其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已离开了公司,胡荫没有任何证据证实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工伤认定申请期间的定性直接影响着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超过1年的申请期限后行使权利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基于现行法律规定和相关的时效理论,目前的工伤认定申请期间仅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程序性期限。现行的工伤认定程序存在着诸多弊端,迫使工伤认定程序的变革成为必然。工伤认定申请期间也将因为工伤认定程序的重构而发生质的变化,成为真正的消灭时效。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是否是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的前提?无此前提下工伤职工能否得到救济?作者提出,在目前的法律构架下应通过民事诉讼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