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TOPSIS法测度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然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多数省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也有少数省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样本期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各区域地区内、地区间差异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超变密度差异和地区内相对差异是整体相对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国及各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收敛态势,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农业保险深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交通条件等因素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收敛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在规模、从业时间、从业结构、从业地域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其表现是:1.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改革以后,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比较明显。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1996年全区农村牧区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牧业人数达95.6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为11.4%;全区农村牧区兼营或经营工业、建筑业、效通运输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和其他各业的户数为24.7万户,占7.9%,按收入主要来源看,非农业户…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具有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村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等特点。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相继出台了诸多领先于全国的政策和举措。但调研发现:浙江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养老需求以居家养老为主,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4.
三、内蒙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一)调整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动速度明显加快。1990年———1995年农村产业结构变动值是1980年———1985年的5.7倍;1990年———1995年粮食作物结构...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后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命绳。继2007年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以来,不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据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浙江农村的社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交通、邮电等基本设施有了显著改善。至1996年未,全省农村已通电的行政村达99.99%,通邮的行政村占9519%,通公路的行政村占7600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工业对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两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村工业所固有的一些弱点逐步暴露出来,其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增长速度明显减缓,1996年全省农村工业总产值(新规定)为508...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得到了明显减轻,涉农负担信访案件逐步减少,农村社会保持稳定。但是,乡、村两级财政收入锐减,乡村两级经费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乡、村两级工作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
SAR模型在省域和县域农民收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各省财政农业人均支出、农村人均用电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农民人均收入空间自回归(SAR)模型。模型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它反映了省际农民收入存在聚集效应;农民人均收入对财政农业人均支出、农村人均用电量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农村用电量是衡量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有效指标。考虑到省际间差异可能太大,文章还对福建省67个县市进行了同样的问题研究,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个体私营一直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但由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发展的帮扶政策,因而个体私营经济在农村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1994年全省有农村个体工商户112.3万户,以后的三年这个数量不增反减,1997年为104.9...  相似文献   

11.
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建设是县(市)一级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课题。云和是浙江省原8个贫困县之一,虽在1996年脱贫,但要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小康迈向现代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改革开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 20年来,云和县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为迈向农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1.经济规模明显扩大。尽管农村经济规模并非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指标,但它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云和县农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全县农业、非农行业总…  相似文献   

12.
农产量抽样调查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科学先进的统计调查方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搞准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数字,帮助各级党政领导了解和掌握农村各方面的情况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农产量抽样调查作为农村抽样凋查三项基本内容之一,在整个农村抽样调查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经过十几年的凋查实践,发现现行农产量抽样调查方法在小样本放样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现行小样本放样方法,多年一成不变,没有作过任何改进,这种方法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难于理解、不易操作也不易初步推算调查地块…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杭州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出现了百业兴旺、繁荣发展的可喜局面。在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雄厚的乡镇。为了进一步认识杭州市乡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差异,发掘乡镇经济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规律.系统地宣传全市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推进全市农村奔小康的步伐,杭州市社会经济评价中心,以1995年度反映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绩的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以最能体现乡镇综合实力并具有系统可比性的经济水平与经济规模、生产条件与…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变化,农民创收步伐明显放慢。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市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市农民收入的现状与构成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 2000年我市农村住户人均总收入为 4526 3元,比上年增长 23 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809 40元,比上年增长 15 5%。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第一产业占 66 4%,第二产业占 11 6%,第三产业占 21 9%。虽然与上年相比,我市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从整个“九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来,呼盟农牧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商品欲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牧区市场的发育。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呼盟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投入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现状,抑制了农村牧区市场...  相似文献   

16.
孟祎旻  刘立国 《山东统计》2007,(5):30-31,24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全市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2月2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2006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已从温饱型逐步向小康型迈进,农村贫困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李显胜 《青海统计》2002,(9):20-21,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平安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950万元,增加值达52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35元。但因全县78%的乡村位于浅脑山地区,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加快发展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19.
赣榆县农村再掀养猪热赣榆县统计局王卫国赣榆县农村的生猪养殖,经过几起几落后,如今又发生了明显变化,养猪户纷纷建猪舍,购苗猪,再掀养猪热。目前,赣榆县农村的猪舍建设与前几年相比变化颇大:一是质量大大提高,多为保温猪舍,由砖石砌成,楼板盖顶,比较坚固;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山西省的农业外资项目的管理工作虽然已经起步,正在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其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缺乏一整套完善的效果分析评价体系。效果评价的缺憾已经给农业外资项目的管理、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引进外资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引进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提高农村外资项目的管理水平,推动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进程。一、经济效果(1)直接经济效果直接经济效果一般都是有形地、直观的,易于分辨和计算的。一个农业项目的直接经济效果主要来自于产量、产值、农业生产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